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相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来源:爱够旅游网
科技创新与应用I 2o12 ̄10月(中) 建筑科学 相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李路行 祁金霞 (河南豫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建筑深基坑支护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岩土工程问题,尤其对于相邻建筑深基坑支护而言,其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 和稳定问题,又包含了变形问题,同时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本文就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位移 第二排土钉施加预应力50kN,横向加1道钢梁(20a槽钢)作反 l工程实例  某门诊病房综合楼工程占地面积3960.2m ,总建筑面积 力梁。57366.3m2,其中地下7920.4m ,地上49445.9m 主体为框架一剪力墙 3施工计划 3.1工程正式开始后,首先进行定位测量工作,测放主要控制轴 结构,基础形式为梁板式筏形基础。主体结构长93.4m,宽42.4m,主 体高度76.80m。基底标高为一12.5m。 1.1工程难点分析 基坑四周均有正在使用的建筑,最近的建筑距基坑边缘仅1.5~ 3,0m。基坑施工正值雨季,雨水天气较多,给支护工作带来较大困 难。 1.2工程地质情况 岩土工程勘察显示,该区地层特征为: ①杂填土,杂色~黄褐色,稍密,不均匀,层底平均深度1.23m;② 粉质黏土,黄褐一褐黄色,中压缩性,层底平均深度2.33m;③粉土,褐 黄色一浅黄色,中压缩性,层底平均深度5.78m;④粉土,褐黄一浅黄 色,中压缩性,底层平均深度7.27;⑤粉细砂,浅黄一灰白色,层底平 均深度9.45m;⑥中砂,浅黄一灰白色,稍密一中密,稍湿,层底平均深 度12.67m;⑦粉质黏土,褐色一褐红色,中压缩性,局部夹粉细砂层,层 底平均深度14.24m;⑧粉质黏土,灰黄一浅灰色,中压缩性,底层平均 深度17.17m;⑨粉质黏土,褐黄色,中压缩性,层底平均深度19.20m。 1-3工程特点 1.3.1基坑护坡深度较大,距相邻建筑太近。基坑开挖必须确保 基坑及周边建筑安全,控制噪音、尘土。 1.3.2砂层厚度大,必须防止砂层坍塌。 1.3.3施工过程要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材料、设备堆放,保 持场地卫生,加强消防保卫工作,严防发生火灾。 2护坡方案 2.1东、西坡采用护坡措施 东、西两侧为6层俯19.8m)砖混结构建筑,基础埋深为3.15m。 护坡桩桩径600mm,桩间距1200mm,桩顶标高一1.9m,桩长14.5m, 嵌固深度3.9m。配筋:主筋均配1020( ̄2级钢通长14.5m1,桩临空面 下侧设置加强筋320(9.om),加劲箍16@2000mm,螺旋箍筋 6.5@200,桩数31根。 第一道锚杆:位于一4.9m,锚孔q ̄150@2400mm,长L=21.5m,配筋 3q ̄20,腰梁2根20a槽钢。锚杆设计拉力300kN,预应力210Kn;第二 道锚杆:位于一9.40m,锚孔150@1200mm,长L=15.0m,配筋132,腰 梁2根20a槽钢。锚杆设计拉力250kN,预应力180kN;桩顶冠梁:宽 度700mm,高350mm;冠梁配筋:主筋6‘P18,箍筋‘P6.5@150。 为减少基坑砂层地段产生流砂现象,砂层段在钢筋混凝土护坡 桩之间挂24#钢丝网,抹10ram厚的1:2水泥砂浆。 2.2南、北坡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 南、北侧为6层(19.8m)砖混结构建筑,基础埋深为3.15m,南侧 为一层放射室(放置重约lot设备),基础埋深为2m。两侧放坡坡度 按1:0.2考虑放坡;锚杆倾角为l5。±5。;锚孔孑L径 ̄o]OOmm。 南坡锚杆横向共设置66排,第一、二、三、四排,横向问距1.3m, 其他排横向间距为1.5m;锚杆竖向位置:一2.Om、一3.2m、一4.4m、一 5.6m、-6.8m、-8.Om、-9.2m、一10.5m、一11.8m。 锚杆长度:自上而下长度分别为9.Ore、12.Om、11.0m、9.Om、 8.Ore、7.Om、6.Ore、5.Om、4.Om;锚杆钢筋:二、三、四排为2‘p16,其他排 为1‘p16。 北坡横向共设置66排土钉,第一、二、三、四排,土钉横向间距 为1.3m,其他排土钉横向间距为1.5m;土钉竖向位置:一2.0m、一3.2m、 一4.4m、一5.6m、一6.8m、一8.0m、一9.2m、一10.5m、一11.8m;土钉长度:自上 而下长度分别为9,0m、11.0m、10.0m、8.0m、7.0m、6.0m、5.0m、4.0m、 3.0m。 两侧锚杆注浆为纯水泥浆,水灰比0.4~0.6。挂网为6.5@200x 200;喷射砼:厚度为lOOmm。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不大于5mm): 水=1:2:2;加强筋用14钢筋,锚杆与加强筋焊接。 — 240—— 线、护坡桩桩位。施工时对地下障碍物提前探测并采取措施进行避 让或清障,确保顺利施工。 3.2护坡桩支护场地开挖至桩顶标高并放出护坡桩桩位,开始 护坡桩施工,其他部位开始土方挖运和土钉墙施工。护坡桩桩身龄 期超过7d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开挖。 3_3土方开挖时首先开挖支护工作面,随挖随护至槽底。 3.4分项工程全部完成后向相关方申请工程验收,移交给后续 施工方后进行清场、撤场。 4支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1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土质较松散而发生局部土体不稳定时, 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视土质情况减小土方开挖深度;②可在土方开挖后立即喷射 一层40ram厚砂浆或混凝土,再进行土钉施工;③若不稳定土体已塌 落,视塌落土体大小用编织袋或草袋等物体装土填充密实后,挂钢 筋网或进行压力灌浆,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2施工过程中边坡出水而影响坡体稳定时采取的措施 首先了解施工场区周边地下管线(上、下水、污水、雨水及消防 等1是否有渗漏现象,及时切断水源并进行补漏和堵截。开挖过程中 如遇坡面潮湿,则应预留泄水孔,面层背部应插入长度为400~ 600mm的六分塑料水管,其外端伸出面层与坡面角度为45。,以便 排出积水。 4.3防止砂层坍塌的措施 针对砂层易坍塌的特点,设计时将上部土层按1:0.1放坡,砂层 及以下按1:0.3放坡。施工时土方开挖至砂层应减小开挖深度,必要 时每步开挖80~lOOcm,同时开挖不能一步到位,须先预留50~ 100cm厚的土体进行保护,按照先成孔、注浆、再清坡、挂网、后喷射 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如遇砂层特别干、散时,边清坡边向 坡面喷洒水泥浆护面。锚杆成孔后迅速下放锚筋并注浆,防止锚孔 坍塌。如遇坍孔严重,随锚筋下注浆管向孑L内注浆,以保证锚体质 量。 4.4成孑L过程中遇缩颈、塌孔现象,可采用以下措施解决 ①成孑L后立即下土钉并随即注浆;②已缩颈的土钉子L应二次成 孑L以保证孔径;若二次成孑L无法保证孑L径,应在相邻处补孔;③若现 场地层情况与原勘察结果有较大出入,缩径、塌孔严重而无法用洛 阳铲成孔,可采用钢管作土钉打人土体并灌注水泥浆;④杆件要下 到设计深度,如遇塌孔而未能下到设计深度,需拔出杆件,掏孑L后再 重新下放杆件。 4.5土钉墙支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①由于地质条件、施工的复杂性,基坑各边坡地坪标高不一致, 基坑深度也不同,边坡土钉的实际排数、长度和间距应根据实际情 况做相应调整;②因地下障碍物而无法按设计孔位或设计长度进行 成孔施工,可适当调整土钉入射角度、间距和位置,以避开地下障碍 物。当土钉间距调整幅度超过500mm,或成孑L深度比原设计深少 2000mm以上时,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③如遇 地下有防空洞,防空洞的处置应根据洞的走向而定。当防空洞的走 向与坡面垂直时,应采用2道370mm厚砖墙封堵,墙间用混凝土填 实,最外面的砖墙应保证与坡面平齐;当防空洞的走向与坡面平行 时,因锚杆不能成孑L,须调整,将锚杆调至防空洞顶及防空洞底板 下,并采用加长、加密措施。 5结语 本工程实践证明:相邻建筑的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质量,只要 从场地勘察、邻近建筑基础埋深、场地地质、水文等调查开始,对开 挖、支护及降水等进行详细合理的方案设计,严格控制开挖顺序、每 建筑科学 2o12 ̄1o月(中)I科技创新与应用 谈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 余运钦 (深圳市华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67) 摘要: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施工工艺、工程结构、水文地质、建筑材料和施工管理等多方 面。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才学和结构力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是很多有独立能力的部分综合而成的,因此,不 管是结构的设计还是组织方面都要从整体性考虑。各个部分不但要有单独工作的能力也要协调配合,保证稳定工作和节约花销。 关键词:建筑基坑;基坑支护;安全性 基坑在进行修筑时为了获得安全稳定杜绝塌陷事故的出现,需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但是开挖完 要用支护方法来完成基坑的修建,本文对目前深基坑存在的支护隐 成后,土体本身的处于动态的,可以理解为从紧密到松散的过程,随 患提出分析,说明深基坑支护需要注意的工作内容,杜绝隐患。 着时间推移,土体不再具备很高的硬度,并发生变形,因此,设计也 l问题的提出 不可仅考虑静态条件。 对基坑进行修筑时,为了保证工程进行的安全,杜绝塌方问题, 3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需要支护来辅助建筑基坑的修建。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 3.1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开挖掘深度、降排水 深基坑支护设计仍然有计算精确度的问题需要解决,尚处在经 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 验的探索和解决阶段,这个情况不仅在国内,国外也缺少合适的计 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 算方法。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 这几年高层建筑的需要越来越大,这对深基坑支护工艺的形成 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 和展开有促进意义。不过,目前城市建筑存在空间资源有限的状态, 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可以发现深基坑支护方法不可以再依赖过 一些基坑边距的建筑只有几米到几十米的距离,给作业带来不便。 去的结构荷载的方式用于设计,最好要以施工监测作为设计方面的 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 主导内容,这个也是设计原理需要着重研究的内容。 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使得一些 3-2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基坑建设很容易发生事故,引发经济后果,所以,深基坑支护在安全 设计人员目前普遍使用的权限平衡原理是比较简便可用性较 的保证上应特别注意。 高的方法,经常将这一计算结果作为实用依据。不过这一设计在深 2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基坑支护中的应用不够全面,只能反映强度需要而在刚度上参考价 2.1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值极低。造成的结果就是支护结构导致的变形导致事故频发,根据 深基坑支护工艺承受的重量的多少和它的安全有直接关系,不 上述情况,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将变形标准的计算方法,地面重力的 过因为地质状况的不稳定,想要获得精准的压力值还不容易,至今 确定以及对平面应变方式的转化着重进行科学研究。 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 3_3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常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完成深基坑的开挖工作后,对于水分含量,粘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 聚力和内摩擦角三个数值控制较难把握,因此结构支护的实际需求 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果 也不容易算出。 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设计的可行性,则避免了操作再返工造成的经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 费巨额浪费。所以,现场试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从前的工 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 作积累下来的测试结果,能够给相似工程做好铺垫,在理论上也给 擦角值相差5o,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 新的计算方式的出现带来机会。 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 3.4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 2.2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孑L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 深基坑支护结构完成设计以前需要对土成分进行分析,获得较 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 可行的受力指标,考虑到节约造价和避免工作低效,需要,钻孑L取样 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 工作不能钻出太多的孔。这可能造成土壤取样代表性不强。但是,地 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 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 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 2.3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外侧向内侧位移的程 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个因素会让结构更加复杂。因此, 度一般是两边小而中间大,深基坑的出现稳定性不高几率较大的也 新的支护结构力学计算理论需要被研究出来,成为这项工作十分突 是在长边的中间位置,这就能够可以证明深基坑挖掘有空问差异 出的问题之一。 性,从前的支护结构仅仅以二维方法来考察问题。这种考察方式适 参考文献 用在形状细长的情况,而在形状类似于四方者获得的计算结果不算 f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适用。因此在没有处理空间各种活动之前需要考虑首先对支护方式 1999. 调节之后再进行应变假设设计,这样开挖的准确性就更高。 【2】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2.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出版社.1998 现在,深基坑支护在设计结构时仍然要考虑极限平衡,不过支 护结构所面对的力并不是唯一的,工程实践可以得出,一些支护结 构用上述理论进行安全系数的确定,虽然理论上很稳定很安全,不 过破坏情况时有发生。一些文护结构虽然稳定性不好,无法满跫规 范中的标准,却很容易在实际工程中获得认可。 步开挖深度、预应力锚杆角度控制、张拉等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边坡 【2]李安勇.降水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建设 位移以及邻近建筑的沉降倾斜监测;积极采取质量预控措施等,完 育,2008,(03):34—36. 全可以保证建筑深基坑施工的工程质量和邻近建筑、市政管线安 作者简介:李路45-(1981一),男,河南郑州人,助理工程师,本科, 全。 研究方向:土建施工。 参考文献 祁金霞(1983一)-g-,河南郑州人,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工 【1】杨健.浅议土和结构的相互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10,(S2):603—604. 程造价。 一24l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