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来源:爱够旅游网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养心殿正中悬挂着雍正皇帝亲手书写的匾额“中正仁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端庄典雅,丰腴饱满,运笔稳健,笔力遒劲,有欲凌驾雄强的气概。 B . 用笔跌宕,用墨酣畅,潇洒飘逸,气脉一贯,将灵秀与古朴融为一体。

C .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D . “仁”的思想来自于儒家,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21分)

2. (21分)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甲)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

第 1 页 共 10 页

下列各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C .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D . 衡/乃穿壁/引其光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主人怪(责怪),问衡 B . 好之者不如乐(乐趣)之者愿(希望)得主人书遍读之 C . 三十而立(独立做事情)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偿) D . “饭疏食饮水 (热水)太丘舍去(离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衡乃穿壁引其光( 于是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B . 匡衡勤学而无烛 (表顺接,就)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接,却) C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指学习) 下车引之(他,指元方)

D . 以书映光而读(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 (4)

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赞叹颜回品德高尚,是因为他有安贫乐道的节操,身处贫困,却专注于做学问,自得其乐。 B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慨叹,规劝人们要珍惜时间。

C .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勤奋刻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看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D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对不义之财的鄙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说六十岁时听力有变化了,七十岁时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了。

(5)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9八上·大兴安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这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都有人说长dào短,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指手huà脚。无论你做得多好,总有人说你不好,不管你有多对,总有人说你不对。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做人难,难称千人心,难调

第 2 页 共 10 页

众人口。所以怎么开心,怎么活。“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取悦别人不如好好善待自己。

(1) 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难称千人心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dào

说长________短

huà

指手________脚 ________ 难调众人口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 请按提示填写出空缺的句子。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⑵________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⑶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⑷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句子是“ ________ , ________ 。”

⑸杏花专列拉开了2015年吐鲁番旅游的序幕,当地百姓兴高采烈火,喜迎八方宾客,正如《论语》中所说“ ________ , ________ ” 。

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 (1分) 请排列下面的句序,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话。

①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 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②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③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④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排列序号为:_______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

6. (1分) (2019八下·天台期末) 大部分汉字以形表义。下面是“止”“步”“走”“奔”的金文字形,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你的探究结果。 止 步 走 奔 止,象形字,形如一只脚,有停止的意思,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步,会意字,形如两只脚,两止为一步,表示行走,如:“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走,________字,________,如“双兔傍地走”。

第 3 页 共 10 页

奔,会意字,上面是跑动的人,下面是三只脚,意为疾步快跑,如“屠乃奔倚其下”。

七、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0分)

7. (5分) (2019九上·慈溪期末) 从下面两小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1)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不少故事成为文化创作的典故题材,有的还成了常用的成语。请选择下列成语中的一个,结合原著内容解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A.割席断交 B.难兄难弟 C.七步成诗 D.望梅止渴

(2) 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写“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楹联,概括了《聊斋志异》在讽刺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请选择下列故事中的一篇,结合原著内容阐述其讽刺意义。

A.《骂鸭》 B.《促织》 C.《劳山道士》 D.《梦狼》

8. (5分) (2016七上·瑞安期中) 阅读下列《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应内容。 《朝花夕拾》语段 人物 “我”对他们的情感 ________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范爱农 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________ 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衍太太 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⒁都震悚⒂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________ 尊敬怀念 ________ 震悚与感激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封底呈现】

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如果童年的岁月真有一条河陪伴,哪怕只是一条小小的河,那必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河畔会发生多少故事呢?

图书策划:陈效东 杨佃青 责任编辑:陈天中 特约编辑:颜小鹏 书名题字:赵丽宏 图书插画:万 芾

第 4 页 共 10 页

定价:25.00 元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辑荐语】

《童年河》是赵丽宏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是一本适合慢读、慢品的书。 它用诗一般恬静的语言,散文一样温和的节奏,讲述了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男孩的成长故事。主人公雪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淳朴的乡下,像一滴透明的小雨点,被投进了大都会的喧嚣里。大上海的复杂与纷扰如同洪水一般汹涌袭来,雪弟用一双怯生生的眼睛看见了拥堵的码头、狭长的弄堂、窄小的房间,人力车夫挥汗如雨的石板道,霓虹灯修理工以身殉国的房顶……

【后记选摘】

写这篇小说,感觉时光仿佛随着文字倒流半个世纪,使我又回到少年时代,回到早已过去的那个遥远年代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写作过程中,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心颤,甚至流泪。 我的同辈人,读这样的小说,也许会心生共鸣,因为他们熟悉那个时代。现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小说。因为,不管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发生多大的变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会变的,譬如亲情,譬如友谊,譬如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新手,面对读者,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我写惯了散文,写小说难免多了一点散文的笔调和气息。我想,散文的散淡和自由,散文的自然和真切,应该不会对小说有什么损伤,小说的写法,其实也是自由而不拘一格的。 我感谢画家万芾, 为我的小说精心创作了插图。 她对小说的时代和情境是熟悉的, 她的插图,很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场景,也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 赵丽宏(作家)

【书评撷英】

评论一: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

评论二:《童年河》这本书字数不多,然而细节密密麻麻,就像绣花一样,既美丽又妥帖。25个章节故事并不曲折,有些篇章甚至就是诗化的散文,意境非常优美。作者写细节时,展现出他散文叙事时情真意挚的特点。画家万芾根据情节精心创作了 14 幅工笔画,与赵丽宏的文字相得益彰。

——孔明珠(评论家) (1)

阅读上述“图书介绍”的相关材料,判断表格中的描述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

序号 ① ② ③

描述 判断 《童年河》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书名由赵丽宏题写, 插图由万芾创作。 《童年河》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上海为背景,讲述了男孩雪弟的成长故事。 《童年河》具有情节曲折、情感真挚、语言诗化等特点。 第 5 页 共 10 页

(2)

根据材料,说说赵丽宏创作《童年河》的意图。 (3)

如果《童年河》再版,比较现有的“编辑荐语”和“书评撷英”中的两则评论,你认为这三个材料哪个更适合做再版的“编辑荐语”?说说你的理由。

10. (13分) (2017八上·黔南期末) 于都县闻,回答问题 植物不失眠 乔娟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的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选自网络,有删改)

(1) 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2) 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 (3) 第⑤段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 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5)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第 6 页 共 10 页

A . 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 . 夜间气温低,容易产生露水,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叶片更容易受到伤害。

C . 在夜晚,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是否进入睡眠而造成的。 D . 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九、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1. (5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依据“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发挥想象,做一段景物描写。(40字左右) (2)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歌咏了松柏 的“本性”,表达了 的情怀。

十、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写法借鉴】这首诗充满童趣的想象,比如“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使童趣更浓。

【片段仿写】如果你也有一艘载梦的船,你将放进怎样的梦?发挥大胆的想象,把你的梦想写下来。(100字左右)

十一、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梦在我心中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鱼问大鱼:“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能保证安全呢?”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他们说,那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的,一般的鱼儿都经不住那样的诱惑。”小鱼说。

“这种想法完全错误。”大鱼说,“最光鲜、最具诱惑力的里面最有可能裹着一只害人的钓钩!”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21分)

2-1、 2-2、 2-3、 2-4、 2-5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3-1、

3-2、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4-1、

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1、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

6-1、

七、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0分)

7-1

第 8 页 共 10 页

7-2

8-1、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1、9-2、9-3、10-1、10-2

10-3、10-4、

第 9 页 共 10 页

10-5、

九、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1-1、11-2、

十、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十一、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