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JournalofNursingScienceOct.2015V01.30No.19重庆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现状的质性研究胡丽1,赵庆华1,喻秀丽2,童立纺2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现状。方法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重庆市11家养老机构的11名管理者进行研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2个主题:缺乏统一的护理分级标准及专业评估人员;护理分级应用不规范。结论重庆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无统一标准,应探索统一的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标准,规范护理分级制度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及其管理。关键词: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护理员;质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5.19.008AqualitativeresearchonnursinggradingsysteminnursinghomesinChongqingtoHuLi,ZhaoQinghua,YuXiuli,TongCollege,Chongqing400016,ChinaLi如ng.NursingDepartment,TheNo.1HospitalAffiliatedChongqingMedicalAbstract:0bjectiveconductedtoToinvestigatethenursinggradingsysteminnursinghomesinChongqing.MethodsAqualitativestudywasinterviewed11managersform11nursinghomesinChongqing.Thedatawerecollectedthroughin—depth,face—to—aface,semi—structuredinterviewsandanalyzedusingColaizzimethod.ResultsTwothemeswereextracted:lackofofnursinggradingsystemandsionaunifiedstandardprofessionalevaluatorsteam,theapplicationofnursinggradingsystemwerestandardized.Conclu—ThestatusofnursinggradingsystemofnursinghomesinChongqingischaotic.Weshouldexploreandunifythenursinggra_dingstandardsofnursinghomes,andregulatetheapplicationandmanagement.Keywords:nursinghomes;nursinggradingsystem;nursingassistant;qualitativeresearch养老机构分级护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等级护理的分级和护理要求,是护理人员对人住老年人采取护理措施的依据,也是养老机构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安全起着直接的影响[1。2]。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针对养老机构护理分级制度的国家政策,本研究通过深入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及管理现状,总结目前护理分级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问题所在,以期为养老机构护理分级制度的规范、统一提供思路,为完善护理分级相关管理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5年3~5月选取11家于重庆市民政局注册登记1年及以上养老机构的11名管理者。访谈人数遵循信息饱和原则[3],当资料重复出现,不再有新的、重要主题出现时,即结束访谈。受访对象资料见表1。有6所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核定床位100~522张,实际收住老年人43~338人。1.2方法1.2.1资料收集对受访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根据预调查结果制定正式访谈提纲,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护理部2.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400016)主要内容包括:贵院是否有护理分级标准,如有,依据是什么;贵院对入住老年人的分级评估是由哪些人进行的;贵院各等级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您认为各等级照护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什么;在您的管理过程中护理分级工作遇到过哪些问题;您认为您院目前的护理分级制度尚存在不足之处吗,具体在哪些方面。访谈前向访谈对象介绍本次访谈的目的及意义等,承诺对所有个人资料保密,取得访谈对象的理解及同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征求访谈对象同意进行录音,同时结合笔录的方式记录。每次访谈20~60rain,访谈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问题的调整,同时对获得的重要观点进行深入了解。表1受访老年机构管理者一般资料胡丽:女,硕士在读,护师通信作者:赵庆华,qh20063@163.coin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建设项目(财社[2010]305号);重庆市渝中区科委软科学项目(20140135)收稿:2015一06—29;修回:2015—07—301.2.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24h内将录音内容转化为文字,并按M1~M11依次编码每个访谈记录。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4I。同一份资料由2名研究者分别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万方数据护理学杂志2015年10月第30卷第19期较,归纳主题。2结果2.1主题一:缺乏统一的护理分级标准及专业评估人员2.1.1标准自己制定11例管理者均表示,养老院的护理分级标准都由本院制定。M1:“我们的照护等级分为自理、介助、介护、全护1、全护2、特护,是由我们医护团队以及管理团队依据老年人自理能力、需要照护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而最终成形的。”M2:“我院护理分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5个等级,一级为最轻,依次往上加重,是根据入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制定,主要还是看他们的自理能力。”M5:“我院的护理分级为自理、一级、二级、特级,是先制定护理内容,例如一级护理包括哪些项目,二级护理包括哪些内容,然后根据老年人需要哪些护理内容、符合哪一个等级,来划分老年人属于哪个护理等级。”M7:“主要分为自理、半护、全护、介助,介助是介于自理与半护之间的。主要是依据收费标准来制定分级,会看老年人符合我们收费项目里的哪种情况。”2.1.2无固定专业评估人员受访的11名管理者都指出有负责评估的人员或部门,但均不是专业评估人员。M5:“有专门的医务室,主要由医务办公室的医生评估。”M7:“评估是由管理人员做的”。M8:“护理分级评估主要是由我院接待室的接待人员完成。”2.2主题二:护理分级应用及管理不规范2.2.1根据家属意见进行调整护理分级在具体应用时,部分家属会因为费用等原因而对分级护理提出异议,9名管理者指出会考虑家属的意见进行修改调整。M2:“养老院本来社会性很强,要面对老年人,也要面对他们的家属,个别家属会因为某些问题对我们的评级不同意,比如说我们评为三级,他们觉得是二级,那我们会先按照二级进行护理,再评估是否可行。”M5:“我院入住前都会对老年人进行试住,对老年人进行评估时也会考虑家属的意见,比如,我们评出来老年人是二级,但是家属认为是一级,那我们在试住时就按一级进行,如果试住下来确实不行,我们会跟家属继续沟通。”M7:“我们在进行分级护理时,当然也会根据家属的要求来分级,会尽量满足家属的要求。”2.2.2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为主8名受访者表示,在具体分级护理内容上的关注重点在于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M3:“人住我院的老年人,有很多是因为家里儿女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到了养老院之后,我们主要还是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等。”MIO:“肯定是要解决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难,例如老年人不能做什么,我们就要帮助他们解决。”2.2.3分级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护理措施是否实万方数据・9・施到位直接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护理员素质普遍偏低,未经过专业培训,年龄偏高,流动性大,影响等级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以及实施效果。M2:“虽然我们制定有具体措施,但是在执行上还是会有问题,例如我们要求早、中、晚给老年人擦背,护理员可能会去,但是在实施上可能就没有那么精细,制定的措施也未能完全执行。”M8:“护理员主要是按我们制定的内容去做,但是也有时会比较懒散,例如没有给老年人勤换衣服、被套等,再比如,我们要求2h给老年人翻身,但有时可能会延迟30~60rain。”2.2.4缺乏规范的分级护理效果评价标准10名管理者提到对护理效果的评估主要是依靠管理人员或者医生查房为主,带有经验性及主观性。M2:“我们有查房制度,而且是不同部门都要查,每次查完之后会将发现的问题反馈汇总,然后改进,还要进行记录。”M5:“我们每天都会查房,主要是监督老年人的生活护理,看看老年人该换的床单换了没有,房间有没有什么设施有问题之类的。”2.2.5分级护理需得到家属同意在护理分级的管理工作中,有6名受访者认为家属的沟通是主要难点之一。M1:“家属的沟通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比如说,我们会对老年人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在评估时可能老年人会由于身体等原因,导致护理级别提高,这个时候很多家属就不同意,因为级别提高了收费就相应提高了,在她们看来老年人并没有问题,不需要提高护理级别。”M4:“我们不仅要让老年人得到很好的照顾,同时也要做到让家属满意,有时在很多细节上家属有不同的要求,当然我们也要不断改进,还要积极与家属沟通协商。”M11:“老年人方面还好,主要还是家属的沟通上可能会存在问题。”3讨论3.1需规范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标准及评估机制3.1.1探索、建立统一的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标准国家卫计委于2014年发布了《护理分级》行业标准,但此标准针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并不适用于养老机构。有研究指出,养老机构分级护理较乱,实际分级护理与老年人自理能力没有很好匹配[5]。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各养老机构的护理分级不统一,制定标准笼统、模糊,对各等级护理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也不尽相同,养老机构间护理服务差异大,机构中入住老年人的护理质量不能得到很好保障。鉴于此,我们需要探索统一、科学的护理分级标准,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一方面可规范养老机构的分级护理现状,统一养老机构护理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养老机构间的良性竞争,为养老事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3.1.2培养专业的护理分级评估人员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护理分级评估,是决定老年人护理等级以及后续的护理内容的基础[6]。除根据养老机构分级・10・护理标准之外,进行评估的人员的专业性也非要重要,是影响老年人与其实际分级是否很好匹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评估无固定的专业人员,评估者文化及专业差距大,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应注重培养专业的评估人员,由固定的专业人员对老年人进行人院分级护理评估,随后还应由专业的评估人员对老年人实施动态评估,密切关注老年人阶段性的各项变化,并且对分级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对护理服务质量起到监督的作用。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慢性病是老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7{]。有研究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可达80%以上,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9]。同时,由于慢性病及离家等多种因素影响,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0I。有调查发现,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照护需求高于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照护需求n¨。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个体差异大,在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护理的同时,需关注老年人本身存在的各种慢性疾病带来的风险以及心理健康危险因素,因此,在分级护理时,根据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保障养护安全的关键。护理员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具体分级护理措施基本由护理员完成,对老年人护理服务质量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引。有学者指出,更高水平的护理人员将提高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口3‘1“。本研究显示,重庆市护理员目前普遍存在素质低、年龄偏高、流动性大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护理员的不稳定,亦不利于养老机构的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应重视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离职意愿[1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护理员的工资待遇,养老机构也应适当根据护理员所护理老年人的护理等级而提高工资待遇。同时,还要重视对在职护理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护理能力,从而保证能圆满完成护理任务,提高护理质量。而护理员难以招到高学历人员,目前可通过民政学校或者职业高中等途径,进行学校“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还可以与一些中等护理院校合作进行定向培养,扩大养老护理队伍,并提高队伍素质‘16|。3.2.3制定规范的分级护理过程及效果评价标准有学者指出,护理过程及效果是影响养老机构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17|。目前,重庆市养老机构的分级护理过程及效果评价带有经验性及主观性,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应探索统一的过程及效果评价标准,并将万方数据JournalofNursingScienceOct.2015V01.30No.19其量化,方便实施,可起到对实施过程的监督,有利于提高分级护理质量。3.3提高护理分级社会认知性,提升家属接受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分级护理制度应用过程当中,家属的接受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因为护理分级的收费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家属对分级护理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统一护理分级制度,做到养老机构间护理分级公开透明,提高社会民众对养老机构实施护理分级的认知。养老机构也应加强对家属及老年人的宣教,向家属讲解护理分级的目的,以及各个等级护理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解释这样做的必要性及优点,得到家属的理解,提高家属接受度。4小结目前重庆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一方面缺乏统一的护理分级标准及专业评估人员,各机构护理分级及评估存在主观性及经验性等问题;另一方面缺乏规范的应用及管理制度,不利于养老机构分级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亟需探索统一的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标准及评估评价制度,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相关部门也应重视对养老机构护理分级应用及管理的规范,加大政策支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稳定养老队伍,保证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此外,养老机构也应加大对护理分级制度的宣传,提高社会认知性,为养老机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3陈亚梅,施雁.对我国分级护理制度现状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839—831.[2]卢慧芳,王惠珍,高枉琳.养老机构中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4-6.[3]潘绥铭,姚星亮,黄盈盈.论定性调查的人数问题:是“代表性”还是“代表什么”的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0(4):108—115.[4]ColaizziP.Psychologicalresearchasthephenomenologistviewsit[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78:48—71.[5]杜兆辉,凡芸.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上海医药,2013,34(4):21-23.[6]童立纺,赵庆华,肖明朝.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护理学杂志,2015,30(5):87—90.[7]LoboAdeJ,SantosL,GomesS.Levelofdependencyandqualityoflifeofelderly[J].RevBrasEnferm,2014,67(6):913-919.[8]ZanocchiM,MaeroB,NicolaE,eta1.Chronicpaininasampleofnursinghomeresidents:prevalence,charac—teristics,influenceonqualityoflife(QoL)[J].ArchGerontolGeriatr,2008,47(1):12l128.[9]孙丽娜,化前珍,陈长生,等.西安市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5-8.(下转第19页)3.2提高养老机构分级护理质量3.2.1不局限于生活护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3.2.2稳定护理员队伍,提升护理员素质护理学杂志2015年10月第30卷第19期件[17I,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且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61.264%,高于一般量表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40%以上的要求L18。,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3.3量表信度分析信度是检验量表可靠程度的重要心理学测量指标。本研究整个量表的Cronbach707598一16.[8]ChlebowyDO,HoodS,LaJoiebarrierstoAS.Facilitatorsandur—self-managementoftype2diabetesamongbanAfricanAmericanadults:focusgroupDiabetesEduc,2010,36(6):897-905.findings[J].[9]SchaferI。C,McCaulKD,GlasgowRE.Supportiveandnonsupportiverencesfamilybehaviors:relationshipstoadhe—d系数为0.842,支持性行为和非支持性行为的Cron—bach’sandmetaboliccontrolinpersonswithtypeIdiabeCare,1986,9(2):179185.a分别为0.931,0.918;分半信度为0.853,重[1019。20I。tes[J].Diabetes测信度为0.783,表明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且稳定性好[14小结GlasgowRE,ToobertDJ.Socialenvironmentandregi—menadherenceamongtypeIIdiabeticpatients[J1.Dia—betesCare,1988,11(5):377—386.本研究引进糖尿病家庭行为量表并将其汉化,并在糖尿病患者当中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显示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表明该量表在中国的可行性,可以为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提供测评工具。参考文献:[11]HaraY,1washitaS,IshiiK,eta1.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JapaneseversionoftheDiabetesFamilyBe—haviorChecklist(DFBC)forassess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type2diabetesmellituspatientsandtheirfami—lieswithrespecttoadherencetotreatmentregimen[J].DiabetesResClinPract,2013,99(1):39-47.[12]JonesPS,IceJW,PhillipsI。R,eta1.AnAdaptation[1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ofBrislin’stranslationmodelforcross—culturalresearch[J].NursRes,2001,50(5):300—304.[2]于海燕,徐军,杨华,等.健康教育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l,14(11):3633—3638.[132史静垮,莫显昆,孙振球.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J1.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2):152—155.[141张雪芹,吕春明,梁玉慧,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的调查研究[J1.护理学杂志,2014,29(21):29—31.[15]张雪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评价量表的研制[31王玉华,许放,谷宁,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步行运动干预效果评价[J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6):584—585.[J].护理学杂志,2012,27(13):22—24.[16]张立群.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1.实用糖尿病杂志杂志,2010,6(4):6060.[4][5]刘小丽,王文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6):212—214.TuncayT,MusabakI,GokDE,eta1.Therelationshipbetweenanxiety,copingstrategiesandcharacteristicsofpatients[171蒋青,汪小华,施耀方,等.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应用能力评估工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7):243—245.withdiabetes[J].HealthQualLifeOutcomes,2008(6):79.doi:10.1186/1477-7525—6—79.[18]李灿,辛玲.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5):541—544.[6]KeoghKM,SmithSM,WhiteP,eta1.Psychologicalfamilyinterventionforpoorlycontrolledtype2diabetes[19]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J1.AmJManag[7]HaraCare,2011,17(2):105—113.Y,HisatomiM,hoH,eta1.Effectsofgender,on[20]章舒琦,朱月妹,李丽,等.中文版护理依赖量表用于老年患者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3):79.age,familysupport,andtreatmentperceivedstressandcopingof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J1.(本文编辑李春华)BiopsychosocMed,2014(8):16.doi:10.1186/1751一’+-◆’+-+。◆-+o◆-◆‘-.o--◆-◆-¨_◆-◆-◆-.-◆-+-◆-◆-◆Ⅲ◆o[141陈英杰,陈凌玉,陈伶俐,等.浙江省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知识及核心能力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9):96—98.(上接第10页)[101TiwariSC,PandeyNM。SinghI.Mentalhealthprob—lemsamonginhabitantsofoldagehomes:apreliminarystudy[J].IndianJPsychiatry,2012,54(2):144—148.[151田义华,赵庆华,肖明朝.重庆市养老机构护理员工作认知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J1.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12-614.a—[11]许佳明.城市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5-357.[121KimH,KovnerC,HarringtonC,eta1.Apaneldata[161陈雪萍,许虹.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及建议[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54—456.nalysisoftherelationshipsofnursinghomestaffingle—velsandstandardstoregulatorydeficiencies[J].JGeron—[17]GoodsonJ,JangW,RantzM.Nursinghomety:insightsfromacarequail—tolBPsycholSciSocSei,2009,64(2):269-278.bayesiannetworkapproach[J].Ge—[131CastleNG,FergusonJ.Whatisnursingandhowisithomequalityrontologist,2008,48(3):338—348.measured?[J].Gerontologist,2010,50(本文编辑赵梅珍)(4):426—442.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