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响
摘要: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例如,光伏发电就是目前非常清洁的新型能源,而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光电转换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有用。基于这一情况,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能采集及线损的影响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索,希望可以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为我国的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电能采集;线损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新技术、新设备等被广泛运用到电网建设中,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而分布式光伏发电则是典型代表,在推动电力行业节约、环保、高质、高效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在电网中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其对电网电能采集、线损的影响日渐显著,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下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其对电能采集与线损影响的几点认识,意在抛砖引玉。
1分布式光伏发电概述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以太阳能利用为主的新型发电设施,强调在电力负荷中心附近,依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建立起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在提高电能产量,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能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动绿色发电政策的有效落实。
1.1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征分析
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证明,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输出功率明显小于集中式发电站。通常情况下系统容量在数千万之内。但发电效率并不因发电站规模小而有所降低,经济效益显著。分布式光伏发电环境
保护效益显著。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为主,在发电过程中不存在水、空气、噪声等污染。分布式光伏发电能量密度小,能够改善局部用电紧张现象,但无法从基础上解决整体用电紧张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需并网运行,实现自发自用。
1.2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会导致配网谐波的增大,伴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渗透率的增加,谐波同样会持续增长,导致电网电压的剧烈波动,可能引发电压闪变的问题。完成并网后会导致电压升压,接入到电网中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越多,电压升压也就越明显,一旦出现电压超限,电网中电能的质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可能使配网结构改变,继而影响配网电压分布、配网损耗以及继电保护的稳定性等。在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做好防范应对。
2分布式光伏发电电能计量 2.1计量方案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于电能采集的影响巨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先要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明确相应的电能计量方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电能的消纳可以分为全部自发自用、部分自用、余量上网以及全部上网。不同的电能消纳方式需要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无论是采用独立计量还是采用分别计量,都与传统电能计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全部上网消纳方式为例,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的电能计量方式与传统电能计量方式进行对比,可以明确两种电能计量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电能表配置差异”,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中,采用的是双电表分开计量,必须安装关口计量表和并网计量表两种不同的电能表,关口计量表负责电力用户与公共配网间的电能计算和分析,并网计量表则负责发电系统发电量和用户用电电价补贴的统计分析。
2.2电能计量装置
电网企业采集用电信息的方式为信息采集系统,通过系统的运用,可以实现对电能量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监控作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系统所采集的信息,
对电网运行、线损和电能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该电网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包含辖区内全部光伏发电用户档案的营销系统,然后在系统内部建立完整的流程,从而实现数据采集的功能。采集系统在接收到命令后,会对采集流程进行调试,然后根据采集要求,对采集任务进行配置。系统中的电源管理功能模块,可以有效采集各类数据,比如:功率、电压、功率因数等,为工作人员监测和掌握分布式电源运行情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能分析各项电能指标,包括光伏发电总量、光伏发电日均量等等,还可以将数据分析作为依据,构建的回收成本时间的数据模型,促使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3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线损的影响 3.1电源接入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会带来电网潮流分布和功率流动方式的改变,有研究表明,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会带来线损的降低,这里假定电网线路中的电压保持不变,忽略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带来的电压变化,对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的容量、位置与线损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后,对于线损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接入位置和容量上,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于电能采集以及线损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线损的增加和减少,而线损增加量会受到电源接入位置、接入容量、电网架构以及负荷分布的影响。
3.2电源容量的影响
为了使光伏电源容量只影响到线损,首先就必须要确保网络结构的状态保持稳定。这样就能在分析线损影响时,不需要考虑网络架构带来的影响。在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情况下,光伏发电电源量达到最高值的时候,需要将其并入电网,采集实验数据,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如下两点。第一,在接入电网时会产生并网容量,这对电网的线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当该容量值超过临界线时,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最终结论就是当分布式光伏电源容量超出电网承载负荷时,线损会大大增加。第二,如果线损率不变,则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容量值达到了最佳值。但是,该时期的电源容量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电网承载负荷以及
网架结构。即距离越远,电源最佳容量值越大。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光伏电源的容量值最佳状态为电网负荷值的31%左右。
3.3电压等级的影响
光伏电源接入的电压等级也会影响到线损率,利用实验可以证明这一论点,在开展实验时要对如下3点内容加强重视。首先是确保电网架构不发生变化,选择恰当的接入点。其次就是确保光伏并网参数与数据相同。最后就是为了使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要取最低,为当地电网负荷的37%。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就可以证实在参数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网线损率与电压等级呈现的关系是反比。线损率高就表示电压等级较低,反之则电压等级越高。分布式光伏电源分散接入所带来的线损降低效益要高于分散式光伏电源集中接入。当电网电压等级降低较大时,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压等级降低情况,且分散就地接入相对于集中就地接入而言,电压等级降低改善效果更明显。由于电压等级与线损成反比例关系,故从电压改善角度来看,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分散式接入,有利于配电网线损的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压能级降落较小的电网中,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容易引发过压问题。
3.4电源档案错误的影响
在制定供电方案时,没有根据分布式电源的接线方式对计量方向开展维护,使营销业务系统的计量方向与实际的计量方向存在差别。因为采集系统是根据营销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计算,这就会导致无法统计分布式电源的发电能力,导致负线损的出现。
4结语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对于电网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电能采集和线是最显著的两点。要想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运用的科学与有效,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价值的有效发挥,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网的不利影响,需做好并网规划工作,保证接入方式的科学与合理。
参考文献
[1]金卓勍,向铁元,陈红坤,等.考虑电能质量问题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规划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09):1-8.
[2]朱文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9):76-77.
[3]林潮雄.分布式光伏发电影响台区线损处理[J].农村电工,2020,28(4):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