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实事求是》2010年第4期 试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及其机制建设 于惠清 (中共温宿县委党校新疆温宿843102) 摘要:少数民族干部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和政策,也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战略 任务。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新 机制。 关键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13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641(2010}04—0019~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 理解、尊重和信任,加上西方敌对势力打着所谓的 和国家联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加 “民族”、“宗教”、“人权”等旗号推行“西化”、“分化” 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战略,在交往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磨擦,甚至引 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 起纠纷,影响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少数民族干部 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 是本民族的代表,其一言一行对本民族群众有着很 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促进少数 大的影响,少数民族干部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确保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迫切 族团结,就能更好地促进民族之间的和睦与社会的 需要,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安定团结。 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发 一、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各民 1.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正确解决民族问题 族事实上的平等,首先要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 的关键。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 各项事业,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 带,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头人。一 艰巨的任务,除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兄弟民族的帮 方面,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 助外,关键要靠一大批有强烈事业心的少数民族干 他们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最了解本 部,团结带领本民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少数 民族的特点和愿望要求,熟悉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 民族干部学习和成长在当地,因此他们更善于提出 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对加快本地区经济 切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建议与要求,更善于 社会发展也有着迫切的愿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 协调和处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只有 群众往往把本民族干部看作是他们的代表,愿意向 民族地区的民族干部充分发挥作用,党和国家的各 他们倾诉心声、反映意见并接受他们的领导。所以, 项优惠政策及经济扶持政策才能产生长久的效益。 党和国家需要通过少数民族干部这一可靠的桥梁和 二、当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纽带,把党的方针、政策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各民族群 众中去,变成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推 1.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当前,少数民族干部队 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伍数量增长快,素质提高慢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 2.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民族团结、反 少数民族干部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 对民族分裂的重要保证。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 方法去思考本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缺乏 重要、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直接影响到国家治 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依赖思想较严重。在实际工作 乱、国运兴衰、国力强弱。不同民族之间因文化、风 中热情较高,但工作质量和效率较低。 俗习惯、宗教信仰差异,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2.整体结构不尽合理。少数民族干部存在政治 】9 《实事求是》2010年第4期 政治 型干部多,经济型干部少;农村干部多,工商经贸干 部少;党政干部队伍强,专业技术队伍弱的现象。大 多数干部在党政群机关从事行政工作,真正懂经济、 会管理的干部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农牧业、中小学校 以及医疗卫生系统,而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 商贸、财经、金融、科研、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 事业、干成事业的平台。其次要加强实践锻炼,增长 少数民族干部的实际才干。要有计划地选派一些素 质好、有培养前途的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和国 家机关或上级有关部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 炼,使他们有机会学习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经验, 不断提高他们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领 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能力。同 时,要通过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轮 术人才十分匮乏,从而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 进一步发展。 3.培养选拔还需改进。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少 数民族地区政权建设的需要,培养选拔的少数民族 党政干部多,专业技术干部少;偏重从行政机关党委 系统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忽视从其他部门和系 统特别是经济系统培养选拔干部;偏重追求领导班 子的民族组成比例,忽视少数民族干部素质能力的 提高,从而造成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渠道狭窄、来 源不足、结构单一,知识同化、关系异化、能力弱化现 象比较突出。 三、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机制 1.完善干部选拔的新机制。针对目前少数民族 干部数量偏少、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一方面要坚持 “四化”方针和任人为贤原则,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注意从乡镇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党政机关、部 队复转军人中选用讲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管理、能 力强潜力大的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要通过委 任、聘任、选任等多种形式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提高干部选拔工作的公开度和公正度,不断拓宽选 人用人渠道。另一方面,要重点抓好高层次党政领 导干部、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各类高级专家“三支队 伍”建设,逐步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在积极 盘活本民族地区现有人才资源存量的同时,要加快 西部地区中高级人才市场建设,主动放眼国内外,通 过适当的政策倾斜,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和 配置作用,吸纳各种优秀人才,不断壮大少数民族地 区干部队伍,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活力。 2.完善干部培养的新机制。在少数民族干部的 培养选拔工作当中,首先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那 些勇于改革、开拓创新、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 年轻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对于有这样那 样缺点或毛病的少数民族干部,只要主流和本质是 好的,确有才干,就要敢于启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 长处,在工作实践中继续锻炼培养,为他们提供敢干 20 岗交流,不断丰富少数民族干部的个人阅历和工作 经验,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对于那些缺乏基层领导工作经验的少数 民族年轻干部,可以通过参加支教、扶贫、选派到条 件比较艰苦的基层和困难企业挂职等形式,让他们 在基层和一线磨炼意志,在服务群众和发展地方经 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3.完善干部教育的新机制。针对当前少数民族 干部整体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一是 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和落实少数民族干部定 期离职离岗轮训培训制度,通过高等民族院校、党 校、大学或者社会化培训机构的系统培训,切实提高 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二 是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既可以送出去学,也可以 请进来教;既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在职 学历教育,也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干部坚持在岗 位开展继续教育;既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也 要突出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法 律知识的学习,并积极采取专题式、研讨式、案例式、 现场式等现代教育培训方式,使少数民族干部真正 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思。三是要优化教育培 训内容。要密切联系边疆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实际,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 作实际,合理安排教育培训内容,力求做到精化、对 口、适用。使少数民族干部通过教育培训,能够较快 地更新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他们科学执 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和引领边疆地区经济 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 社。1994. [2]凌云.我国民族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J].人才开发, 2002(07). 编辑:李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