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APA管理规程

来源:爱够旅游网
纠偏和预防措施系统管理规程

目 的:为了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或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范 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及产品的投诉、召回、偏差、自检或外部检查结果、工艺性能和质量监测趋势等进行的调查并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责 任:销售部、质量部、生产部、仓库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内 容:

1、定义及解释:

1.1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1.2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1.3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的综合体;

1.4风险评估:即系统性的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圣目标任务的风险分析、评价。

2.纠偏和预防措施系统管理范围及启动条件 2.1管理范围: 2.1.1产品设计控制; 2.1.2生产工艺控制; 2.1.3物料管理; 2.1.4设施与设备管理;

2.1.5人员、文件、记录与变更控制。 2.2启动条件:

2.2.1发生生产偏差时;

2.2.2发生检验结果超常、超标时; 2.2.3需要变更时;

2.2.4回顾分析,发现不良趋势时; 2.2.5出现产品退货时; 2.2.6实施产品召回计划前; 2.2.7内部自检或外部检查后;

2.3启动说明:在发生上述情况时,应按本规程进行风险评估,再根据评估情况,执行相应处理程序。

3.纠偏和预防措施系统一般流程:

3.1流程:鉴别→评估→调查→分析→行动计划→执行→跟踪; 3.2控制图: 验证

监 控

预设的过程、参数、流程(SOP)

变更 主动 改进

非预期变化

偏 差

原参数 不合理

4.实施:

4.1鉴别——清楚地界定问题

纠正预防措施

原参数 合 理

在出现2.2情况时,应启动纠偏和预防措施系统,清楚地界定目标任务或存在问题的类别,是否与产品质量相关联,并进一步确定与人、机、物、法、环的关联性。

4.2评估——针对目标任务或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评价重要性和影响 4.2.1根据风险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频次、可测性和危害性对目标任务或存在问题进行风险分级;

4.2.2风险分级方法:

4.2.2.1根据发生频次或根据经验预测发生的频次: 第1级:稀少(发生频次在五年以上)

第2级:可能发生(发生频次为一至五年一次)

第3级:经常发生(发生频次小于一年或每批都有可能发生) 4.2.2.2根据风险可测性:

第1级:发生后可及时被发现,如装量;

第2级:发生后可测,但不能及时出具测定结果,如含量; 第3级:发生后,很难检没出,如个别产品微生物污染。

4.2.2.3根据危害程度: 第1级:可忽略或微小 第2级:中等 第3级:严重

4.2.3风险级别评定:

4.2.3.1评定公式:风险级别=发生频次×可测性×危害性。

4.2.3.2级别为1-4为低风险,若属于偏差的,为微小偏差,若需变更的,属于微小变更;6-9为中等风险,若属于偏差的,为中等偏差,若需变更的,属于一般变更;12-27为高风险,若属于偏差的,为重大偏差,若需变更的,属于重大变更。

4.3调查——制定研究解决问题的计划

4.3.1针对目标任务或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必要时,进行小试或其它模拟试验形式。

4.3.2根据风险级别,组成调查组。低风险由问题存在部门进行调查,并由QA监督调查;中等风险由质量部组织调查及监管;高风险由总工程师组织调查。

4.4分析——进行整体的评价

根据上述调查情况,对整批产品及相关联的产品进行评价,包括复验等。 4.5行动计划——创建任务列表

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情况,确定行动小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应包括人员调配、资源分配、培训、考核、完善文件体系、实施验证、变更以及产品召回等措施。

行动计划由目标任务或存在问题责任部门制定,低风险行动计划,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质量部批准实施;中等风险行动计划由质量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实施;高风险行动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核并经总经理批准实施。需要报送药监部门备案或审批的,由质量部负责上报。

4.6执行——执行行动计划

批准后的行动计划由相应部门进行实施,由质量部负责监督计划的实施过程。必要时,组织阶段性研讨会议。

4.7跟踪——确认和评估有效性

由质量部跟踪计划的实施情况,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并最终对实施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