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五章 辅助电源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 辅助电源的工作原理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五章 辅助电源工作原理

一、 辅助电源的作用与技术要求

辅助电源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的电源。其作用是给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提供稳定的低压稳压电源。要求能输出24V、12V的稳压直流电。

二、开关电源的一般形式与工作原理

辅助电源一般采用开关电源的形式,以保证效率和可靠性。其组成形式通常有正激式、反激式、推挽式、全桥式、半桥式等等。

(一)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图5.1

1、 起始时,开关K合上,上时电源给变压器供能,并以磁能的形式储存于变压器中。N1的极性

为上正下负,N2的为上负下正,二极管截止,次边无电流。

2、 然后开关K断开,N1的极性变为上负下正(由于电感的储能和续流特性),N2的极性变为上

正下负,此时二极管导通,变压器的磁能由线圈释放出来,线圈的端电压变小。

3、 当磁能放出到一定程度,线圈N1的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时,电源再给变压器供能,此时,开

关K又被合上。回到初始状态。

4、 电路电流电压周期性的变化(初级)使次级负载得到稳定的供电。

三、小机型辅助电源的工作原理

小机型的辅助电源采用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形式,其原理电路如图5.2

工作原理:

1、启动:电源通过N1、D3、R4(150K),R3(5.1K)抬升开关管Q1的栅极电位,达到8.2V时被稳压管D7钳位(保护开关管)。此时,开关管导通,同时,因N3与N1同位,N2感生电流通过C4、R5给开关管供电,加速开关管的导通。

2、储能:开关导通后,电源给变压器T供能,并把能量以磁能的形式储存于变压器中。N1的极性为上正下负,N2极性为下正上负,由于二极管D1的作用,N2级无电流通过。

3、关断:开关管导通后,电流经开关管、R6、R7给电容C5充电,提高其端电压,当电压值到一定程度时(约0.7V),三极管Q2(8050)导通,线圈N3向三极管供电,开关管Q1的栅极电位(即Q2的集电极电位)迅速被拉低,此时,开关管截止。

4、放能:开关关断后,由于电感线圈N1的储能续流作用,N1的极性变为下正上负,此时N2的感生电动势极性为上正下负,二极管D1导通,给负载供电,变压器的磁能由次极N2释放。

5、振荡:由于电感(N1线圈)的续流,N1给开关管的漏源电容Cds(图中虚线)充电,至一定值(约650V)时,电容反向电感充电,同时,通过线圈N2向负载供电,直到线圈N1的能量大于电容能量时,电感线圈再向电容Cds充电。如此,能量不断在容感间转移,而每次电容向电感线圈供能时,都通过N2向负载供电。

6、再次启动:电容线圈的能量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电感续流,会使Cds的端电压低于电源电压,致使电源再给线圈和Cds充电,产生向下的电流。此时,民工产生正向电流Q1再次导通,电源又给变压器充能,Cds上的能量也通过开关管完全放掉,回到初始状态。

如此不断反复,在开关管漏极形成了如图5.3的电压信号,并在次极N2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源供给变压器的能量等于变压器供给负载通过N2的能量,即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7、稳压:在次级(N2)上接入24V的稳压管,钳住了电位,使得输出保持了24V的直流电压,且当初级由于电感储能致使电位过高时,N2级通过稳压管、光电耦合器使三极管Q2提前导通,钳住了解初级电位,保护了电路。

8、其它次级N3同各端使用了两个二极管,其中D4在关断开关时迅速、可靠地拉低栅极电位,保证关断。D5保证了第二次启动的电位需求。二极管D8在光耦动作时给UB提供电压,保证三极管的导通,并控制反向电流使N3饱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