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测试卷(2)有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测试卷(2)

一、基础积累

1. 读拼音,写词语。

kuā jiǎng________ yán lì________ dào lǐ________ wèi yǎng________ chǎo jià________ wēi wǔ__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嚷rāng________ 溜liù________ 折zhē________ 吐tǔ________ 嚷rǎng________ 溜liū________ 折zhé________ 吐tù________ 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取:A.拿到手里。B.获得,招致。C.挑选,采用。 (1)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扬长避短。________

(2)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________

(3)人们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________

4.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务:A.事情。B.从事,致力。C.追求。D.一定。 (1)他要处理一些事务。________

(2)他是一个务实的人。________

(3)小明的爸爸转业后回老家务农了。________

5.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大笑 6. 默写《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________,________。

善________甘________ 人________人________ 晕________转________ 走________闯________ 大________一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10页

________,________。

7. 按要求写句子。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

(2)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图书馆。”(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

(3)顾客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方帽子店》的作者是施雁冰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贼”字共十画,第六画是斜钩。________(判断对错)

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就能按顺序复述故事,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________(判断对错)

《漏》中的“漏”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怪物。________(判断对错)

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________(判断对错) 二、阅读

课内阅读我最棒。

①山上住着一只老虎,山下住着一个贼。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②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老虎来了,贼也来了。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贼用手在屋顶上挖,不一会儿,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忽然,老公公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

③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④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⑤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⑥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1)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试卷第2页,总10页

(2)第②段第一句话是( )描写,后面几句话是( )描写。(填序号) A.语言

(3)第④段中老婆婆说的“漏”是什么意思?

(4)第⑤⑥段中的“漏”为什么加引号?老虎和贼都把“漏”想成什么了?

课外阅读我能行。 小陶土

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它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被触摸了,因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天,重重的盖子都会被掀开,许多手会伸进来,快速地挖走一袋或一团陶土。小陶土会听到人们忙碌地工作时愉快的声音。 “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呢?”它想知道。

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的小手伸进桶里。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它总算出来了!“这是我的大好机会!”它在光线中眯着眼睛想。

有个男孩把它放在辘(lù)轳(lú)上,用最快的速度转动。“好好玩啊!”小陶土想。辘轳一边转,男孩一边试着把陶土拉起来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他把陶土拍打成一个圆圆的球丢在窗边,急忙跑去跟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会儿,工场空荡荡的,房间既安静又黑暗。小陶土非常恐惧,它不只想念湿润的木桶,它也知道自己有危险了。“完了!完了!”它想,“我只能待在这里干掉,直到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又是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它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它硬到几乎没办法思考,只知道自己满是绝望。“下雨吧。”它想。“来点水吧。”它叹息。“求求你。”干渴绝望的它挤出了这句话。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有声音传进工场里。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小陶土得意地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

(1)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并复述故事。 ①雨水使陶土变得柔软。 ②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 ③女孩将陶土做成了一个杯子。 ④陶土快干掉了。 ⑤陶土在木桶里。 正确的顺序:________ 复述:________

(2)故事开始时,小陶土的愿望是________

(3)小陶土后来从木桶里出来的原因是( ) A.其他陶土全被用光了。

试卷第3页,总10页

B.动作 C.环境

B.它在其他的陶土上面。

C.男孩特别喜欢小陶土,所以选了它。 D.老师叫男孩使用这一团陶土。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人像陶土一样,很容易被揉搓及塑造。 B.世界上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C.找到目标是最快乐的事情。 D.陶艺是世界上做善事最好的方法。 三、习作天地。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书中的童话故事,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请你也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自拟,叙述清楚,不少于300字。

试卷第4页,总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2)

一、基础积累

1.

【答案】

夸奖,严厉,道理,喂养,吵架,威武 【考点】 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 答案为:

夸奖 严厉 道理 喂养 吵架 威武 2.

【答案】

嚷嚷,大溜,折腾,吐出,叫嚷,溜圆,折断,呕吐 【考点】 组词 【解析】

考查了多音字组词,依据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来确定字义,并组词。 【解答】

嚷:读rāng时,义同“嚷”,只用于“嚷嚷”。组词“嚷嚷”;读rǎng 时,时喊叫的意思。组词“叫嚷”。

溜:读liù时,迅急的水流。组词“大溜”;读liū时,光滑,平滑,无阻碍。组词“溜圆”。 折:读zhē时,是翻转的意思。组词“折腾”;读zhé时,断;弄断。组词“折断”。 吐:读tǔ时,使东西从嘴里出来。组词“吐出”;读tù时,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组词“呕吐”。 3. 【答案】 C A B

【考点】 同音字辨析 【解析】

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取长补短:吸取优点弥补缺点。“取”挑选,采用。故选C。 取衣服:拿衣服的意思。“取”拿到手里。故选A。

试卷第5页,总10页

驱寒取暖:驱逐寒气获得温暖。“取”获得,招致。故选B。 故答案为:(1)C;(2)A;(3)B。 4. 【答案】 A C B

【考点】 同音字辨析 【解析】

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事务:指事情。“务”事情的意思。故选A。 务实:讲究实际。“务”追求。故选C。 务农:干农活。“务”从事,致力。故选B。 故答案为:(1)A;(2)C;(3)B。 5.

【答案】

哈哈,罢,休,山,海,头,向,南,北,吃,惊 【考点】 词语搭配 【解析】

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

哈哈大笑 善罢甘休 人山人海 晕头转向 走南闯北 大吃一惊 6.

【答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考点】 诗词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答案】

小红不光在家里是好孩子,在学校里也是好学生。

试卷第6页,总10页

小明说明天他要去图书馆。 顾客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方帽子店》的作者是施雁冰。 【考点】 改写句子 病句辨析 造句

【解析】

考查了改写句子。造句子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在句尾加上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等符号。 【解答】

不光……也……:表示递进关系,造句时注意。

改成转述句,把引号里的“我”改为“他”,去掉引号和冒号。 改为双重否定句,添加“不得不”。

修改病句,“作者是写的”搭配不当,去掉“写的”。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答案】 ×

【考点】 形近字辨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笔顺、笔画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内所学完成。 【解答】

贼:竖,横折,撇,点,横,横,撇,斜钩,撇,点,共10笔,第六画是横。 【答案】 √

【考点】 文史常识 【解析】

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

语文园地:复述故事的特点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出来。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根据积累可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就能按顺序复述故事,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正确。 【答案】 ×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解析】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

试卷第7页,总10页

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

《漏》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不约版而同去偷一户人家的驴,听到户主说“漏”,以为对方就是厉害的“漏”,因而互相惊吓逃跑,最后双双摔晕过去的故事。殊不知户主说的“漏”其实指的是“漏雨”罢了,贼和老虎却以为是怪兽。 根据阅读可知,“漏”指的是“漏雨”不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怪物。 【答案】 √

【考点】 文史常识 【解析】

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

语文园地:复述故事的特点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出来。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根据积累可知,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正确。 二、阅读

【答案】

老虎想吃驴,贼想偷驴; C,B 屋顶漏雨;

表示特殊含义,老虎和贼都把“漏”想成了比他们厉害的东西。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文章写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老虎和贼惦记上了,老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婆婆说的“漏“吓得慌忙逃跑的故事。 【解答】

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段落大意的理解。阅读文章第①自然段可知,这段内容主要写了老虎想吃驴,贼想偷驴。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阅读句子“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可知,这是环境描写。阅读句子“老虎来了,贼也来了。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贼用手在屋顶上挖,不一会儿,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忽然,老公公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可知,从“抓、挖、钻、跳”等动词可以看出,这几句话是动作描写。

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第④段中老婆婆说的“漏”是指屋顶漏雨的意思。

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引号的理解。第⑤⑥段中的“漏”加引号是表示特殊含义,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指屋顶漏雨。而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老虎和贼都把“漏”想成了比他们厉害的东西。

【答案】

⑤②④①③,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的小手伸进桶里,有个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

试卷第8页,总10页

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他把陶土拍打成一个圆圆的球丢在窗边,跑去跟朋友一起玩。又是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它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 从木桶里出来。 A C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这个童话故事讲了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有一天,一群小孩子来到工场。有个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小陶土快干掉了,雨水使陶土变得柔软。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到目标是最快乐的事情。 【解答】

考查文章的顺序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故事讲了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有一天,一群小孩子来到工场。有个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小陶土快干掉了,雨水使陶土变得柔软。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所以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应是:

⑤②④①③.在以上句子的基础上略微具体复述故事为: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的小手伸进桶里,有个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他把陶土拍打成一个圆圆的球丢在窗边,跑去跟朋友一起玩。又是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它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一自然段小陶土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呢?”可以知道:小陶土的愿望是从木桶里出来。从第二自然段句子“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它总算出来了!”知道小陶土后来从木桶里出来的原因是其他陶土全被用光了。故 应选A。

(1)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个童话故事讲了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有一天,一群小孩子来到工场。有个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小陶土快干掉了,雨水使陶土变得柔软。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小陶土得意地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到标是最快乐的事情。故应选C。 三、习作天地。

【答案】 蚂蚁过河

夏天来了,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上,把大地镶上了一层闪亮的金黄色。清澈的小河边有一棵大树,叶子被晒得打着卷儿,无精打采的好像睡着了。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热死啦!热死啦!”树下住着蚂蚁三兄弟一家。

有一天,蚂蚁三兄弟想去河对岸的动物电影院看电影。可是看着小河里哗哗流着的水,他们非常着急:这该怎么办呢?

大蚂蚁看着小河,心想:这点小困难能难倒我笨笨吗?于是,他抱起裤脚,就“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只听笨笨在河里喊:“救命啊!救命啊……”不一会儿,声音就消失了。

试卷第9页,总10页

二蚂蚁看着大蚂蚁被河水冲走了,吓得脸都白了,冷汗直流。心想:连大哥都过不去,我肯定也过不去的,转身灰溜溜地逃走了。

三蚂蚁仔细看了看四周,忽然看见一只乌龟。他想:乌龟是游泳高手,我可以请他帮忙啊。于是,他大声喊道:“乌龟大哥,你好啊!你可以驮我到河对岸吗?”乌龟点了点头,答应了。三蚂蚁坐在乌龟的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对岸。他向乌龟道了谢,就开开心心地去看电影了。

所以,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多动脑筋,肯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的。 【考点】 大作文 【解析】

本次作文是童话作文,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进行童话故事写作时。主要人物是三只小蚂蚁,事件是过河看电影。蚂蚁首先需要明确中心,文章需要围绕着一个主旨来写,不可跑题,且要根据题目内容来确定中心思想。该童话的主旨定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多动脑筋,肯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的”。其次要有一个具体的事件来体现文章的中心,否则文章空洞无力。该童话围绕“蚂蚁三兄弟过河”来写。写作时还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答】 蚂蚁过河

夏天来了,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上,把大地镶上了一层闪亮的金黄色。清澈的小河边有一棵大树,叶子被晒得打着卷儿,无精打采的好像睡着了。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热死啦!热死啦!”树下住着蚂蚁三兄弟一家。

有一天,蚂蚁三兄弟想去河对岸的动物电影院看电影。可是看着小河里哗哗流着的水,他们非常着急:这该怎么办呢?

大蚂蚁看着小河,心想:这点小困难能难倒我笨笨吗?于是,他抱起裤脚,就“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只听笨笨在河里喊:“救命啊!救命啊……”不一会儿,声音就消失了。二蚂蚁看着大蚂蚁被河水冲走了,吓得脸都白了,冷汗直流。心想:连大哥都过不去,我肯定也过不去的,转身灰溜溜地逃走了。

三蚂蚁仔细看了看四周,忽然看见一只乌龟。他想:乌龟是游泳高手,我可以请他帮忙啊。于是,他大声喊道:“乌龟大哥,你好啊!你可以驮我到河对岸吗?”乌龟点了点头,答应了。三蚂蚁坐在乌龟的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对岸。他向乌龟道了谢,就开开心心地去看电影了。

所以,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多动脑筋,肯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的。

试卷第10页,总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