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家校对媒体信息的新需求
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的重视。除了学生在校参与学科学习和德育活动外,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道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常见的家校互动方式
家校互动,是指以学校与家庭沟通为基础,互相配合,使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作用的教育影响力。。。新技术方式的使用,的确解决了传统方式时空交流受限问题,但也因其技术特征带来互动的缺陷。例如短信以文字描述为主,媒体形式单一,字数受限;论坛、博客、微博等解决了媒体形式问题,但是信息传播不及时、针对性不足;。有的学校把多种方式组合起来,但是平台过多,产生使用困难,有的学校购买专用的家校互动系统,但是费用花销大,不宜普及。
(二)现代家校互动对媒体信息的新需求
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社交与工具的此起彼伏,造就了微时代和移动微阅读。不少家长不再满足于单向接收学校广播群发的文字短信,基于新工具媒体,家长希望能够更直接、更便利地阅读了解到关于学校教育文化个性的信息,看到自己孩子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真实场景,还希望学校能够创设家校互动交流的便利平台,阅读更多经过过滤推送的教育类知识及媒体资讯。。。
将新技术媒体引入到教育应用,需要教育先行者、教育有心人的探索实践,每一种技术媒体工具,必然有它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对应用带来影响。。
1.信息多样化。
。。。
2.精准推送。
。。
3.时效性强。
。。
4.互动功能强大。
。。多样化的交互形式,方便向家长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服务。
1.信息限制。
。。
2.效果难干预。
。
3.工作量较大。
。
(一)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学校德育的实施,理论上存在着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德育,主要指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直接的道德训练落实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科目课程是“品德与社会”;另一种是间接的道德教育,即将道德的情感、价值、态度、规范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以及学校整体生活之中。为了突破以灌输、外在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德育模式的局限,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多年进行了不懈探索。迄今为止,德育界提出了主体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引导——激励模式、行——知——行模式等。这些模式分别基于不尽相同的理论视角或实践经验,体现不同的目标取向、内容取向和方向取向等多个维度,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实证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结合当前德育目标与任务、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建立本校德育模式,并设计策划与之配套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操作实现的模式。
(二)技术实现的理论支持
。
1.传播理论。
传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
2.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对本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几个特征:(1)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2)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3)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4)社会互动会对其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5)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三)三种家校互动德育模式
。。
1.教师模式。
。。另外教师建立班级家长标签分组,通过在朋友圈选择分组对象经过筛选的文章资源给家长、孩子阅读。。
2.班级模式。
。因此,可以通过有组织的班级模式来开展家校互动交流。。班级模式主要应用于学科教师共同体或级组教师共同体,是有组织的、有协同的德育传播模式,它利于学科组或级组德育目标、德育活动的整体传播与渗透、操控与互动反馈。
3.学校模式。
学校模式主要基于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的顶层设计以及德育活动系统规划,以学校主管德育的工作组作与信息技术组作建设主体,通过活动主题设计、活动编排和技术实现手段等整体策划,配合学校各阶段德育工作开展。学校模式主要应用于全校统一的阶段性主题德育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其内容需经过精挑细选,其形式需进行精心设计,其效果需要可控、可测。
每年夏天,游泳安全问题都会被反复强调,但是每年仍然有不少学生溺亡,特别是在暑假,这是一个沉痛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外,还有一部分是家庭原因,因此如果能使家长和学生都时刻保持警醒,建立孩子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将能更好地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具体案例实践如下:
(一)学校方面策划信息定向
学校作为家校德育的主导者,在前期信息的和后期数据的分析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前期设计,在这个阶段,学校的工作主要是根据预设的德育目标、家长和学生的分组类型,遴选合适的德育内容,并对该内容可能产生的德育效果进行前期评估,同时,要对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包括对认知作用的内容递进设计、内容系列的频率设计、互动反馈的问题设计等。。。最后,在一个阶段的德育专项实施结束后还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德育实效,总结项目中的经验和不足,在以后的项目中进行改进。。
。。在博客中开展相应的互动交流活动,如果是涉及私密的问题,可以在博客中指引师生和家长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三)家长接收信息参与活动
。在游泳安全教育的本案例中,亲子讨论反馈意见汇集到校园博客进行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阶段性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内容制作方面。信息内容的精心制作是吸引家长阅读、建立双方共鸣、共情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水平的信息表达与制作是德育模式灵魂的重要保障。第二是技术应用方面。。第三是工作量方面。即使学校把网络德育实践跟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也是增大了工作量,这对于中小规模学校来说,人手分配和技术人员支撑不足,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龙丽嫦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