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4775622 A (43)申请公布日(43)申请公布日 2015.07.15
(21)申请号 201510085636.5(22)申请日 2015.02.16
(71)申请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
路11号
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然 苏怀平 王李 唐宋 范充(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郝瑞刚(51)Int.Cl.
E04B 1/682(2006.01)E02D 29/16(2006.01)E02B 3/16(2006.01)
E04G 21/02(2006.01)E02D 1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混凝土浇筑后,对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的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若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本发明提供的止水带注浆方法,通过多次注浆达到零风险的目的,解决只设置一条注浆管或注浆条易使止水带失效的问题。
C N 1 0 4 7 7 5 6 2 2 A CN 10477562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需注浆的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并将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固定于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
S2、将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在待浇筑的位置安装好后,预埋与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原有橡胶注浆条相同数量的注浆管,进行混凝土浇筑;
S3、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所述注浆管对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
S4、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
S5、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无渗水,则注浆完毕;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所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所述第二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与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的固定方法为:用胶水将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与需注浆的止水带进行粘接,保证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与备用橡胶注浆条之间没有空隙,并且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的接头处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的接头位置相接的方法为,先对两个接头进行搭接,再用胶水将两个所述接头的搭接部分粘结牢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为:
S31、先从第一个注浆管开始注浆,待第二个注浆管和第三个注浆管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一个注浆管;
S32、接着从第二个注浆管、第三个注浆管开始注浆,待第四个注浆管、第五个注浆管分别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二个注浆管和第三个注浆管;
S33、随后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注浆管出浆;S34、向最后一个注浆管注浆,当最后一个原有橡胶注浆条内浆液的压力达到0.6MPa,且压力保持5分钟无明显降低时,结束注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注浆时,注浆压力为0.5MPa~1MPa,注浆持续时间为7~15分钟。
2
CN 104775622 A
说 明 书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止水带注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进行二次注浆修补的止水带注浆方法。
[0001]
背景技术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是一种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变形缝、伸缩缝等混凝土内部设置
的止水带产品,具有以橡胶材料弹性和结构形式来适应混凝土伸缩变形的能力。[0003] 现有技术中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有效地起到紧固密封的作用,以此来防止建筑构件的漏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可确保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0004] 虽然止水带可以起到紧固密封的作用,但在止水带施工期间安装不到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都会引起止水带失效,所以需要对止水带进行注浆处理。[0005] 在目前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中,均只设置了一条注浆管或注浆条,如施工质量不好则止水带有失效的风险。[0006]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可进行二次注浆修补的止水带注浆方法。
[0002]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通过多次注浆达到零风险的目的,解决只设置一条注浆管或注浆条易使止水带失效的问题。[0009] (二)技术方案
[001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1] S1、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需注浆的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并将备用橡胶注浆条固定于需注浆的止水带上;[0012] S2、将需注浆的止水带在待浇筑的位置安装好后,预埋与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原有橡胶注浆条相同数量的注浆管,进行混凝土浇筑;[0013] S3、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所述注浆管对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0014] S4、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0015] S5、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无渗水,则注浆完毕;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第二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与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相同。
[0007]
优选的,前述步骤S1中,备用橡胶注浆条的固定方法为:用胶水将备用橡胶注浆条与需注浆的止水带进行粘接,保证需注浆的止水带与备用橡胶注浆条之间没有空隙,并且备用橡胶注浆条的接头处相接。
[0016]
3
CN 104775622 A[0017]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的,前述备用橡胶注浆条的接头位置相接的方法为,先对两个接头进行搭接,再用胶水将两个接头的搭接部分粘结牢固。[0018] 优选的,前述步骤S3中,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为:[0019] S31、先从第一个注浆管开始注浆,待第二个注浆管和第三个注浆管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一个注浆管;[0020] S32、接着从第二个注浆管、第三个注浆管开始注浆,待第四个注浆管、第五个注浆管分别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二个注浆管和第三个注浆管;[0021] S33、随后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注浆管出浆;[0022] S34、向最后一个注浆管注浆,当最后一个原有橡胶注浆条内浆液的压力达到0.6MPa,且压力保持5分钟无明显降低时,结束注浆。[0023] 优选的,进行注浆时,注浆压力为0.5MPa~1MPa,注浆持续时间为7~15分钟。[0024] (三)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002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混凝土浇筑后,对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的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若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0027] 本方法针对止水带安装完成后可能出现渗水现象,在止水带的背水侧安置备用橡胶注浆条,有了这一补救措施,在止水带原有的注浆橡胶条注浆完成后,万一缝隙出现渗漏,不需要在结构表面开槽钻孔,进行堵漏,而是可利用止水条的备用橡胶注浆条道直接注入注浆液,快捷方便地将漏渗处堵住,以达到100%防水目的。[0028] 本发明提供的止水带注浆方法的优点为可检测,并可以进行二次注浆修补,操作简易,且经济实用。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需注浆的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0030] 图2是本发明中需注浆的止水带安装位置示意图。[0031] 图中:1:止水带;2:原有橡胶注浆条;3:备用橡胶注浆条4:注浆管。
[0029]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3]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S1、在需注浆的止水带1背水侧沿需注浆的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3,并将备用橡胶注浆条3固定于需注浆的止水带上,制备好的需注浆的止水带1如图1
[0034]
4
CN 104775622 A
说 明 书
3/4页
所示。
备用橡胶注浆条3的固定方法为:用胶水将备用橡胶注浆条3与止水带1进行粘接,保证止水带1与备用橡胶注浆条3之间没有空隙,并且备用橡胶注浆条3不能有断开的情况,备用橡胶注浆条3的接头处相接,必须保证围绕需注浆的止水带一圈的备用橡胶注浆条是一个整体。
[0037] 备用橡胶注浆条3的接头位置相接的方法为,先对两个接头进行搭接,再用胶水将两个接头的搭接部分粘结牢固。[0038] S2、将需注浆的止水带1在待浇筑的位置安装好后,预埋与需注浆的止水带1上原有橡胶注浆条2相同数量的注浆管4,进行混凝土浇筑;其中,在需注浆的止水带1安装好后,混凝土浇筑之前,要注意对其进行保护,不能让其有任何损伤,影响需注浆的止水带安装质量。[0039] S3、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注浆管4对需注浆的止水带1上的原有橡胶注浆条2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本实施例中共预埋24根注浆管4。[0040] 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为:[0041] S31、先从第一个注浆管4开始注浆,待第二个注浆管4和第三个注浆管4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一个注浆管4;[0042] S32、接着从第二个注浆管4、第三个注浆管4开始注浆,待第四个注浆管4、第五个注浆管4分别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二个注浆管4和第三个注浆管4;[0043] S33、随后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注浆管4出浆;[0044] S34、向最后一个注浆管4注浆,当最后一个原有橡胶注浆条2内浆液的压力达到0.6MPa,且压力保持5分钟无明显降低时,结束注浆。[0045] 进行注浆时,注浆压力为0.5MPa~1MPa,注浆持续时间为7~15分钟。注浆过程中,若出现出浆口没有顺利流出浆液,可加大注浆压力,但压力不应超过1MPa。[0046] S4、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0047] S5、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无渗水,则注浆完毕;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3,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第二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与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相同。[0048] 本实施例基于如下因素考虑:安装方便,并保持定位;止水带应与混凝土紧密可靠的结合;能对完工后的止水带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如果因为止水带质量或施工质量等原因,造成施工缝渗水,可设置第二道防水防线,可进行最快速、最经济、最有效的修补,且修补后的防水质量可靠耐久。
[0049] 本实施例采用的可注浆式止水带是在传统的止水带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在止水带的两侧设置了海绵体注浆条,通过后期注浆,从而提高了止水带与混凝土连接质量。如果发生渗漏,再通过二次注浆快速有效地修补,防水质量可靠不复发,其综合费用最经济,彻底解决了传统止水带的弱点。由于橡胶条海绵体需要在注浆压力下才会压缩,浇砼时,不会堵塞出浆通道,注浆时,出浆孔出浆流畅。
[003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0050]
5
CN 104775622 A
说 明 书
4/4页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6
CN 104775622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