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客运管理总结 第6章 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总10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6.1 车站突发事件的处理概述 6.1.1 车站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 指导思想: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
2 现场应急处置的重点是控制事故源头、危险区域,组织人员撤离抢救受伤人员。
3 各岗位员工应按规定程序及时间,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迅速开展工作,尽一切可能控制事故的扩大,以减少伤害损失。
4 各岗位员工应沉着冷静,严格执行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优先组织人员疏散、伤员抢救,做好乘客疏导和安抚工作,维持秩序,减少乘客恐慌。
5 各岗位员工应坚守岗位,立即进入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状态,兼顾重点设备和环境的防护,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减少损失。
6 兼顾现场的保护工作,以利于公安、消防和事件调查部门的现场取证。
7 员工在应急事件处理时,坚持对外宣传归口管理的原则,不得擅自发布相关信息。
8 坚持就近处理的原则,在上一级事故处理负责人到达现场前,现场人员担负临时事故处理负责人职责。
6.1.2 车站突发事件的报告程序
(1)迅速、准确、完整。(2) 逐级上报。 6.1.3 报告前应采取的行动
(1)若发现任何可能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情况,例如信号设备损坏、异物落入轨道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截停可能受影响的列车。
(2)若发现设备或装置有故障,则必须立即停用或隔离有关故障设备/ 装置。 6.1.4 突发事件的报告内容 (1)报告人姓名、职务、单位。
(2)事件发生的时间(时、分)、地点(区间、百公尺标、公里标或股道)。 (3)事件发生的概况、原因(若能初步判断)及对运营影响的程度。 (4)人员伤亡情况、设备设施损毁情况。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请求救援的内容(例如:公安、消防、救护等)。 (7)其他必须说明的内容。 6.1.5 车站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视情况110、120视情况控制中心主任调度员(行车调度员)视情况市应急指挥中心交通局
6.2 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6.2.1 车站火警处理办法
火灾发生时间、地点、火势大小等不同,处理办法也不尽相同。 1 处理原则
火警处理的首要原则是保障乘客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 车站(运营期间)失火应急处理办法
(1)火警警报响起时,值班站长通过FAS、BAS系统确认报警位置,派1名车站员工前往该范围查看。
(2)车站员工携带无线电对讲机前往事发地点,找出报警原因;实时通知值班站长是否发生火警,火警是否已触动了防火系统。
(3)如警报为误报,值班站长要及时通知行车调度员及站内所有员工。
(4)若发生火警,现场员工视情况需要手动操作防火系统;或在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灭火器灭火;与现场保持安全距离,并警告其他人远离该处,直至消防人员到场。
(5)值班站长确定火警警报属实后,若火势较大,应立即通知行车调度员召唤消防人员到场,并遵照车站疏散程序组织乘客撤离。 (6)启动车站排烟模式。
(7)乘客疏散完毕后,关闭车站出入口(紧急出入口除外)。
(8)如火势很大,值班站长应组织员工撤离车站到紧急集合地点集中,并安排人员在指定出入口引领消防人员到现场灭火。
(9)消防人员到场后,值班站长汇报有关情况,将灭火工作交给消防人员,并加入到应急处理救援工作中去。
(10)协助事故调查工作。
(11)值班站长接到可以恢复运营的指令后,清理现场,恢复运营。 3 站外失火应急处理办法
(1) 一旦发现烟气经由通风井进入站内,必须执行相关程序阻截烟气继续进入。 值班站长:
① 由行调处取得该车站环控设备的控制权; ② 将车站公共范围的通风设备关掉;
③ 通知行车调度员将有关通风设备关掉,关闭相应的风闸 行车调度员:
指示环控调度员操作有关环境控制系统设备。
(2) 一旦发现有烟经由车站入口扩散到公众范围,应执行下列程序: 值班站长:
① 通知行车调度员,说明烟的浓度; ② 关闭有关的入口;
③ 取得该车站环控设备的控制权,操作环控设备。 行车调度员应指示各邻站的值班站长: ① 取得所管辖车站的环控设备的控制权; ② 将车站公众范围的通风设备关掉;
③ 操作环境控制系统设备,帮助驱散受影响车站的浓烟。 各邻站值班站长职责,应取得所管辖车站环控设备的控制权。 4、车站区间火灾应急处理程序
5 列车在站台失火应急处理办法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迅速打开站台侧所有车门,使用车内灭火器进行扑救,对乘客进行广播疏散,配合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将乘客疏散到安全区域。 6 列车在区间失火应急处理办法
列车在区间发生火灾时,地下线路运行的列车应尽一切可能运行到前方车站,及时向行调报告,请求前方车站协助;若无法运行到前方车站,驾驶员应立即向行调报告并进行初期灭火扑救,同时将起火车厢的乘客疏散到其他车厢,确认灭火器不能抑制火灾时,请求行调接触轨停电,就地疏散乘客。
6.2.2 站内客伤
1 客伤原因 电扶梯;车门、电梯门、站台隔离门、收费闸机等设备;不平的地面、有水湿滑的地面…… 2 客伤处理
(1)对受伤的乘客进行救护;
①站务人员事先接受过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救护培训。 ②在站内配备相应的救护设备。
③救护车的联系号码。 ④车站附近救护车的停车位。 (2)对事故进行跟踪调查。
①记下伤者的个人资料,特别是联系方式。 ②保存好有关的闭路电视录像资料。
③对事发现场拍照。 ④争取事发现场目击证人的协助。 6.2.3 暴恐袭击 案例:
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英国遭遇二战后最惨烈袭击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震惊世界——Distance(2001) 防恐,地铁做了什么: 北京地铁:
垃圾桶定点设置 摄像头监控 金属、汽油、爆炸物专项仪器检测 重点车站配备警犬进行巡逻防控 应对突发 疏散有预案 勿造谣传谣
1 炸弹、不明气体、物体恐吓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当地铁工作人员接到电话、书面或电子邮件等各种形式的恐吓信息时,应按下列应急预案开展工作:
(1)接获恐吓信息后,地铁员工应立即向其上级领导报告。控制中心(OCC)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该恐吓事件,并通知受影响车站的值班站长、行车线上的列车驾驶员及各紧急救援抢险部门。
(2)由公安部门确定恐吓信息的真实性,在车站进行不公开或公开的搜索行动。 (3)车站接到恐吓信息后,不公开搜索程序。
① 值班站长安排停止所有清洁工作,依次搜索所有公众范围及所有非公众范围,及时将最新进展通知值班经理。
② 公安人员前往有关车站,参与搜索行动,与值班站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搜索工作的最新进展。
③ 若发现可疑物品或有毒气体,值班站长应立即封锁现场,决定局部或完全疏散车站,并立即通知值班经理。进行疏散前,必须先搜索所有疏散路线,确保疏散乘客的安全。
④ 若未发现可疑物品或有毒气体,值班站长应报告公安人员负责人,请示是否进行二次搜索。公安人员负责人向所有搜索人员查询搜索情况,将搜索结果上报上级公安部门。 2 爆炸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列车司机
①当列车在区间发生爆炸时,司机(视故障情况)应尽可能将列车运行至前方车站,实施抢险救援。 ②要立即穿戴好防护用品,迅速到达事发现场查明情况,向行车调度员及车站值班员报告。 ③列车迫停于车站时,司机应迅速打开站台侧所有车门。若列车因爆炸起火,要迅速使用车内灭火器进行扑救,并对乘客用标准用语进行广播宣传,通知乘客下车,按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或标识,将乘客疏散到安全区域。
④列车迫停于区间时,司机应立即要求停电,情况紧急时可采取强行停电措施;确认接触轨已停电后,打好止轮器,做好防溜措施,并对乘客用标准用语进行广播宣传,稳定乘客情绪。
⑤根据行车调度员命令与救援抢险人员按区间疏导乘客的办法共同对乘客进行疏散抢救。 车站工作人员
① 车站发生爆炸后,就近岗位站务人员应迅速准确查明爆炸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列车的车次、人员伤亡等情况,立即向行车值班员报告。
② 行车值班员接到站务人员报告后,应立即向行调、公安派出所报告,通知值班站长、站区长等各级领导。
③ 值班站长应立即到达现场并在上级领导及公安人员未达到之前担任现场负责人,组织指挥现场处理工作。
3 不明气体袭击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车站工作人员
① 车站发生不明气体袭击后,就近岗位站务人员应迅速佩戴防护装备,迅速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列车的车次、人员伤亡等情况,向行车值班员报告。
② 行车值班员接到站务人员报告后,应立即向行调、公安派出所报告,通知值班站长、站区长等各级领导。
③ 行车值班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其他列车进入车站。
④ 行车值班员应立即通知机电人员启动防灾应急模式关闭相关车站送排风系统。
⑤ 值班站长应立即到达现场并在上级领导及公安人员未达到之前担任现场负责人,组织指挥现场处理工作。
6.2.4 车站站台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1 站台紧急停车按钮被触发应急处理办法 (1) 站台紧急停车按钮的设置目的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启动该按钮阻止列车进站或出站,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2) 处理步骤
当发生紧急停车按钮启动时,应把它当成真的有紧急情况发生来处理。
①带上备品前往受影响的站台。 ②在现场调查了解情况。
③如果是乱操作或误操作,复位后报控制中心。 2 列车内乘客报警按钮被触发紧急处理办法
3 车站照明全部熄灭应急处理办法
4 乘客物品掉落轨道的处理办法 (1) 坠落的物品不影响行车
1)站台岗员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情况,向行车值班员报告:该物品不影响行车。若该车站未安装屏蔽门,站台岗员工应在第一时间明确告诉乘客“请勿擅自跳下轨道,工作人员会尽快妥善处理”。
2)站务人员应立即安抚乘客,告知乘客将在当日运营结束后下轨道拾回物品,请乘客留下联系方式,第二日到车站领回物品。
1)站台岗员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情况,若该物品影响行车,则立即按压站台侧紧急停车按钮。
2)站台岗员工向行车值班员、值班站长报告该物品影响行车,需立刻处理。
3)行车值班员上报行调,经批准后,按动车站控制室内紧急停车按钮,做好防护,通知站务人员可以进行拾物处理。
4)站务人员立即携带夹物钳、隔离带到现场,隔离该处屏蔽门。夹不起的物品,安排人员从站台两端的楼梯或使用下轨梯进入轨道拾回物品。
5)站务人员将物品取回后,确认线路出清,恢复屏蔽门的使用,向行车值班员汇报。 6)行车值班员及时取消紧停,并向行调汇报。 7)做好相关记录,将物品归还乘客。 6.2.5 自然灾害车站应急处理办法 1 水灾应急处理办法 2 地震应急处理办法 3 恶劣天气应急处理办法
大风、沙尘天气;雨雪天气;高温天气
6.3 轨道交通客运应急救援 6.3.1 轨道客运应急救援预案 1 预案的概念及意义
应急预案可以定义为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是指导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
车站客运组织预案是车站在特定情况下的客运组织方案,是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事故时的应急现场处理程序。需明确事件发生时由谁处理、处理什么、怎样处理等内容。
有备无患,是对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的规定; 明确处理原则; 具体的人员行动方案。 2 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救援体系的建设,从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层次清晰和开放性方面考虑,预案可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其内容在详略程度和侧 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采用相似的结构,如基于应急任务或功能的“1+4”预案编制基本结构,即应急预案=基本预案+ (应急功能附件+特殊风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 (1)基本预案
该项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习和管理等规定。 2 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2)应急功能附件
针对在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要采取的一系列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而编写的计划,如指挥、控制、警报、通讯、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等,并应明确每一应急功能针对的形势、目标、负责机构、支持机构、任务要求、应急准备和操作程序等。
(3)特殊风险预案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故, 明确其相应的主要负责部门、有关支持部门及其相应的职责,并为该类专项预案的制定提出 特殊的要求和指导意见。 2 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4)标准操作程序
应急预案中没有给出的每一任务的实施细节,各个应急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为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和任务时所需的详细指导,标准化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预案的协调一致。 (5)支持附件
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有关支持保障系统的描述及相关附图表,如轨道客运交通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登记表、重大事故影响范围预测分析、应急机构及人员通信联络方式、消防设施分布、疏散线路图、媒体联络方式、相关医疗单位分布图、交通管制范围图等。 3 预案的编制
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
对于非常重大的意外的处理预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两个战场职责,做好相互配合 第一战场、第二战场 安全、服务
(2)理清事故处理的程序,明确不同阶段的重点 整个作战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 察觉及第一反应; ② 救援及疏散; ③ 抢修及清理;
④ 恢复正常运作。 1)察觉及第一反应
第一战场:控制中心人员对不正常现象高度重视、及时准确反应,果断采取措施。
第二战场: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布关于城轨服务中断的信息,以便他们提前改变行程计划,从而避免前往事故地区。 2)援救及疏散
第一战场:各相关部门在接获通知后,要快速带齐设备赶赴现场,实施救援。注意现场协调。 由“事故主任”在现场负责指挥协调,必要时指派一名熟悉城轨情况的城轨人员协助事故主任工作。
第二战场:交通疏散。
伤员救治,其他人员疏散,公交、出租车接驳等。 3)抢修及清理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对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由事故工程师负责。事故工程师来自城轨公司的维修部门,通常是车辆、轨道、供电或通信等专业部门的负责人。其职能是在现场指挥协调各相关专业的抢修工作,并在抢修结束后听取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对各自专业抢修工作的汇报,然后汇总直接向OCC报告,确认设备设施已经恢复,现场已经清理完毕。 4)恢复正常运作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条件(主要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在恢复载客运行之前,先安排人工驾驶的空车对事故区域进行轧道。轧道成功后才恢复载客。对此前为疏导、疏散乘客而设置的告示牌、接送巴士等,应在恢复载客列车服务一段时间(如半个小时)后才予以撤销,以实现平稳过渡。 4 预案示例
示例——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车站屏蔽门故障现场应急处理程序 5 预案与演练的关系
预案是特定情况下的行动方案,演练是工作人员依据相关预案对模拟意外情况进行处理。 演练可以增加工作人员对相关应急程序的熟悉度,增强系统应急能力,还能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演练示例——成都地铁2号线(车站/段/所)大面积停电演练方案
6.3.2 轨道客运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已成为国外发达国家维持运输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并且逐渐向建立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SEMS)方向发展,使整个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轨道客运交通系统通常会存在多种潜在的事故类型,如撞车、地震、水灾、火灾、 恐怖袭击、大范围长时间停电等。另外,城市中各类大型活动也会出现重大紧急情况。 因此,在建设轨道客运交通应急救援体系时,必须进行合理规划。 1 日本东京地铁应急管理体系
日本的自然灾害频发,因此日本人的防微杜渐和未雨绸缪的安全意识很强,在地铁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
(1)及时更新地铁设施设备
日本城市在20世纪80 年代末基本完成了中心城区地下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日本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地铁的硬件和软件的改造。地铁车站的更新装修、运营列车的空调化、环境设施的自动化和舒适化、以人为本的标志系统 设置、各种交通系统之间的高效有序换乘、地铁车站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开发与连通搞活等,使原有地铁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改造时代,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功能与作用。
1 日本东京地铁应急管理体系 (2)注重提高地铁科技含量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隧道盾构技术进入了 “多元复合型”的全新时代。加快了地铁的区间隧道和车站的暗挖施工建设,有效地保证了安全。在乘客服务方面也不断改善管理效率,体现人性
化安全的理念。在每个地铁站里,设有专门直梯,为残障、妇女、儿童专用,很多人口的扶手上也都标记了盲文;针对东京地铁骚扰事件频发,开辟了女性专用车厢,让乘客权益得到更大保障。
1 日本东京地铁应急管理体系 (3)合理加强地铁应急措施
在地铁防火的应急措施方面,确定了防火应急的基本思路,加强地铁防火措施的同时, 综合考虑发生火灾时如何确保旅客安全地回到地面。
火灾发生的条件;车辆材料;车辆连接;排烟设备、排烟能力测定方法;防火门;确保旅客的逃生路线;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救火装置;配备无线通信辅助设备;配备消防器械的紧急电源插座;指导手册以及张贴路标…… 2 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主要应急机制
应急救援活动可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反应和应急恢复4个阶段。应急机制与这些应急活动密切相关。应急机制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4个基本机制组成。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响 应级别的主要依据是:①事故灾难的危险程度;②事故灾难的影响范围;③事故灾难的控制事态能力。而事故灾难的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 3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事故预防
必须设计必要的安全装置和设施。另外,事故预防工作也不可忽视操作规程、应急规程和管理策略的建立及其定期的培训和维护。 (2)应急救援预案准备 (3)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
从功能上讲,应急救援系统可由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指挥中心、支持保障中心、媒体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这5个运作中心组成。 (4)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应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应急资源的有效性、组织和利用;事故的评估程序;指挥、协调和反应的组织结构;通报和通信联络的程序;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和救援行动);培训和演习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 (5)应急培训与演习 (6)应急救援行动 (7)系统恢复与善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