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4讲:认识说明方法+感受状物文章的魅力 学习目标 掌握说明方法的作用 掌握说明文一般考点及难点的解题技巧 课前热身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暖瓶加热器说明书 暖瓶加热器为我厂最新产品,专为家用暖瓶设计。本品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煮开一瓶凉水(2升)只需..三分钟。 使用方法:在暖瓶内加水,将加热器置于水中后(水面距瓶口不得低于5厘米),再接通电源。使用完毕,先断电源,然后取出加热器,擦拭干净,收藏备用。 考前须知:禁止在空气中使用及加热固体。禁止剧烈磕碰拆卸。 某市家用品二厂出品 免费客户效劳热线:×××××××× 1.“本品〞是指________________。(1分) 2.以下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这种暖瓶加热器是专为家用暖瓶设计的。( ) (2)用这种暖瓶加热器煮开一瓶凉水(2升)只需三十分钟。( ) (3)水面距暖瓶的瓶口不得低于6厘米。( ) (4)如果你看了说明书后对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不明白,或者还想进一步了解产品的功能特点等,可以拨打免费客户效劳热线。( ) 3.妈妈先接通暖瓶加热器的电源后,再加水并煮鸡蛋。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暖瓶加热器 2.(1)√ (2)× (3)× (4)√ 3.这种做法不对,原因是:①暖瓶使用应该先在暖瓶内加水,将加热器置于水中后,再接通电源。②鸡蛋是固体,不能用暖瓶来煮。 课前热身 什么是说明文?你知道有哪些说明方法吗? 请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水果,准确使用修辞手法把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价值等生动的描写出来。〔100字左右〕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如:火龙果:火龙果全身红通通的,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火焰,近看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火龙果是椭圆形的, 它的样子像龙嘴里喷出的一个大火球。你瞧,火龙果的鳞片那么红,鳞片的边上,有一点黄色和绿色,组合起 来,多像一团从龙嘴里喷出的烈火啊!它和我们北方苹果、梨那样的水果不同,中间没有核。咬一口,甜津津 的,顺着喉咙一片清凉,小种子咬起来咯吱吱,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道好极了!火龙果果实中的花青素含量 较高,能有效抗衰老;还能提高对脑细胞变性的预防,抑制痴呆症的发生。火龙果富含美白皮肤的维生素 C 及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还可以预防贫血。 重点难点 知识点一〔说明文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说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通常,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点,常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常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说明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根据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语言特色) 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也叫作文艺性说明文。 三、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一般说,事物类说明文其特征多表达在形状、方位、构造、发生开展变化过程、制作方法以及效能等方面。事理类说明文其特征多表达概念、种类、本质属性、内部规律以及科学原理等方面。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呢?(1)从文章结构入手。阅读说明文,要先给文段标上序号,弄清每段说的是什么,然后“同类合并〞给文章分段,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从而理解内容,知道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清类别,确定说明对象的特征。(2)从重点段及关键语句入手。从写作方法上看,说明文多具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的特点。抓住了这个特点,我们在捕捉说明文对象的特征时,就要注意重点段的明示作用。在说明文中,总会有一些概括性的语句或归结上文说明的内容,或引出下文说明的要点,阅读中抓住这些语句,往往就等于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从分析说明方法入手。在说明文中,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效劳的,通过分析说明方法,往往可以有效的捕捉到说明对象的特征。由此,表达了某对象的何种特征,也是说明方法的最根本作用。 四、理清说明的顺序 言之有序是说明文的突出特点。也只有做到有条理的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本质介绍清楚。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生、开展、变化过程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开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开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运用这种顺序时,文中多有明显的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文中也往往有表示方位的“里、外、上、下、前、后、左、右〞等形式的词语。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功用,解说事理的本质,多采用逻辑顺序。我们说的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六种顺序。 当然,在一篇说明文中,作者使用的说明顺序往往不止一种,因此分析时要格外细心。 五、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突出特点。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感情色彩等,或表示估计、推测、程度等词语也都要求准确无误。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表示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表达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分析、揣摩说明文的语言时,一般可分为三步: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1)表态。明确表示态度,“不能去掉〞或“不能换〞 (2)结合语境解释该词 (3)与改换后的词或去掉词语之后的语义进行比拟;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准确〞。 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局部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阅读说明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说明对象:阅读说明文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首先看题目,因为不少说明文的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 2、抓住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达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3、仔细阅读,分析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思考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本质所起的作用。 4、明确各段说明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要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明确各段说明要点之后,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局部,并进而概括出每局部的大意,把每局部的大意连缀起来,就能比拟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开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没有明确要求,那么不需要指出具体的逻辑顺序。 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突出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要看遣词造句是怎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样准确说明被说明的事物的特征的。 【例题精讲】 例1.(一)非连续性阅读。(10分) 福州团购报告 1.根据上图可以得知,这是福州哪一年的阅读团购报告?( )(2分) A.2017年 B.2016年 C.2014年 D.2013年 2.截止10月,福州该年度月度团购成交额最高的三个月不包括( )。(2分) A.1月 B.2月 C.8月 D.10月 3.该月福州团购在全国和全省的排名分别是( )。(3分) A.14,2 B.18,1 C.18,2 D.14,1 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3分) A.该月成交额最高的是电影票团购。 B.该月餐饮美食和休闲娱乐团购占比加起来超过了90%。 C.该月参团人数超过了65万人次。 D.目前在售的团单数不超过8000个。 二、(一)1.D 2.A 3.C 4.D 例2、课外阅读。(12分) 干洗剂是怎样创造的 乔利·贝朗13岁时,在一个贵族家里当杂工,他包揽了所有的脏活累活。 贵妇要乔利把一件礼服熨一下,他一不小心,碰翻了桌子上的煤油灯,那件昂贵的礼服上滴上了几大滴煤油。贵妇人听到了这个消息,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吼道:“这件衣服归你了,我要从你的工钱里把衣服钱扣出来,从今天起,你就准备白给我干一年活吧!〞 乔利很无奈,他把让自己倒大霉的衣服挂在床前,时时提醒自己干活时要谨慎。过了些日子,他突然发现,那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原来的污渍除去了。“你现在可以把这件衣服给夫人送回去,没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准儿她能少扣你些工钱。〞与他同屋的一个男孩提醒他。乔利摇摇头说:“不必了,我还要拿它做实验呢。〞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实验,他又在煤油里参加了其他一些化学原料,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 一年之后,乔利开了世界上第一家干洗店。生意好得一发而不可收,几年的时间,他就成了闻名全球的富翁。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的词语。(4分) (1)贵妇人听说自己昂贵的礼服弄脏了,十分愤怒。( ) (2)事情一经发生,就开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 ) 2.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个消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我从第三自然段中的“反复、终于〞这两个词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面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不必抱怨工作中的失误,没准它就是成功的契机。 B.只要你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做,一切创造创造都会变成可能。 C.乔利能够有所创造并成为富翁,靠的是运气。 5.读了短文,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2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气急败坏 (2)一发而不可收 2.那件昂贵的礼服被乔利不小心滴上了煤油。 3.乔利有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他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4.C 5.为什么那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原来的污渍除去了? 知识点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知识梳理】 四、分析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9种。 1、举例子: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如果不容易被人理解,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中把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的悠久历史、杰出成就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一个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假设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的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作用可归结为:将……(对象)分成哪几类,具体解说了……(对象的特征),从而到达条理清楚,准确说明的作用。 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可归结为:用精确的数字说明了……(对象),突出了……(对象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起到了准确说明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说明文用了大量的概数、约数,也能表达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作比拟: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拟,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深刻的印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可归结为:通过比拟,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征),易于读者的理解。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或事理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可归结为:用科学的语言给……(对象)下定义,揭示了……(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使读者对……(对象)有明确的认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可归结为:把……比作……,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对象的特征)。 7、列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图例,如产品结构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工程较多,也可利用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配合文字说明,使统筹方法更加具体可信。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主要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局部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成“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可。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那么是作诠释,其内涵和外延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成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必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事物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例题精讲】 例1. (9分) ..①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别离,可靠性平安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别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平安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别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到达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1分) 3.“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 舱、 舱和 舱。(3分) 4.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1分)其作用是 。(2分)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小试牛刀 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 ①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了。 ②汽车尾气中有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响物。现已测定,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 ③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1000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5米为万分之1.23,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制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④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到达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⑤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最强致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二硝基芘的毒性还要高0.6倍。 ⑥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响)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致使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 ⑦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口达78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30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严重‘公害’。〞这绝非危言耸听只闻,而是一个亟须改变的现状。 ⑧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约7.6亿辆,且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自然令世界各国大伤脑筋,而同时也迫使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此而大动脑筋。因此呼吁绿色车辆已成为地球人的心声。 1.题目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2.第②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3.汽车尾气这个“无形杀手〞会对人们产生哪些危害?(3分) 4. 汽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这种现象请你提出两点减少汽车尾气的方法,并写一那么公益广告(5分) 参考答案: 稳固训练 【课后作业】 (一)文言文阅读(6分) 枭将东徙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吾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一种凶猛的鸟。②鸠:一种鸟,形状像鸽,有斑鸠、山鸠等。③子:你。④徙:迁移。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鸠对枭东徙持什么态度?请用原文中的句子答复。(2分) ②③④①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3. 从这那么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2、阅读文段,答复8-14题。(30分)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①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②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当人们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阿拉伯人是对沙漠广有经验的民族,阿拉伯语中称这一现象为“魔鬼的海〞。 ③这一魔鬼的幻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孟奇随拿破仑的军队到埃及去和英国争夺殖民地,当时法国士兵见到这“魔鬼的海〞极为惊奇,就去问孟奇。孟奇深深思考以后,指出这是因为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像有乔木倒栽在水上似的。蔚蓝的天空的倒影,在地上望过.去便成了汪洋万顷的湖面了。假设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作海市蜃楼。 ④…… ⑤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8.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蓄着( ) 戳穿( ) 海市蜃楼( ) 汪洋万顷( ) 9.“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一句中“深深〞的言外之意是 。〔2分〕 10.第①节首句运用了 句式,其表达作用是 。(4分) 11.加点的词\"像……似的〞“像……那样〞能否删去?为什么?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12.简要说明沙漠中“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6分) 13.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说明的。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 (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6分) 14.请试写出描写沙漠的两句古诗句。(4分) 〔1〕 〔2〕 参考答案: 8、略
洪创教育文档工作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