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13年11月01日
1、提出论点:解决日本问题是中国打掉美国手握威胁中国的一张王牌。
【北京消息】据媒体2013年10月31日报道,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要抗衡中国”的言论,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在3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方的有关言论,颠倒黑白,不自量力。
2、以强有力事实证明中国实力。连美国都忌惮中国的综合实力更别提日本了。比如在时间已经过去6、7年之后,中国不论绝对综合国力还是相对综合国力均有了实质性提升。尤其是中国不论绝对军事实力还是相对军事实力,在以中段反导、歼20隐形机、最新一代攻击与战略核潜艇、东风21丁、东风41、天基预警、侦察、导航体系等的陆续成军为标志,都有了突破性发展,并彻底打碎美国(其实是西方)军事技术绝对优势的神话之后,日本所有那些旨在极力挑衅中国以图谋其小九九的所言所行,在6、7年前尚可形容为“与其实力极不相称的蛮横”,在今天已经可以定性为“与其实力极不相称的狂妄”了。这也是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公开蔑视日本首相安倍的挑衅言论为不自量力的原因。
3、 日本利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暴露出的缝隙达到目的。即:先一步步完成日本社会集体右倾总动员,继而极力在大国、特别是主要核大国之核心战略利益的战略夹缝中左冲(比如中国核心利益或以中俄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南方利益)右突(比如美国核心利益或以欧美资本利益为核心的西方利益),直至一步步实现日本正常国家化,从而彻底颠覆二战结论。
1)、让日本社会相信日本有能力在确保基本安全(政治特别是军事安全与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经过左冲右突最终实现所谓日本国家正常化。
2)、 必须尽一切可能冲撞中国、且同时又尽一切可能避免中日间檫枪走火。从而尽一切可能避免局势演化至日本被迫在升级军事冲突(这将直接导致日本毁灭,或至少是组成其战争潜力的一切政治、军事及经济层面的生产、交通、能源、科技等目标均被摧毁殆尽)与被迫全面低头(全面接受并参与中国极力推进的东亚一体化。
3)、既要有效规避战略选择的同时,还必须利用中国基于中国全球核心利益必然做出的可能战略反击去强烈冲击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利益。从而同时消解美国(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对日本各个层面的严密控制力,继而慢慢右突(破)美国(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对日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严密控制。
4、日本利用美国急需配合现实条件实现日本最大的战略利益。 一是要利用好美国(西方资本)近段必须将战略焦点放在中国、俄罗斯为核心南方利益的身上必然所暴露出的战略缝隙,再瞄准美国(西方)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甚至全球安全框架均极其需要美日军事同盟这个锚点的现实条件,极力配合美国(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或有效冲撞中国。在东亚方向牵制中国的全球战略或积极离间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从而策应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从而既要巧妙地有效激化大国之间或南北之间的各种矛盾。还要巧妙地利用甚至维护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与国际社会-南方利益之间、在某个具体战略方向(比如东亚)所处的短暂脆弱平衡,直至左冲右突成功,继而全力避免整个过程中出现下面这几种情形:
一、或出现钓鱼岛方向擦枪走火而被提前解决(日本被迫提前选择)的情形;
二、或出现对中东全面破局、中东最暴力破局及日本被提前解决有不同承受能力的欧美国家利益(欧美资本利益)中的一部分被迫接受中东全面破局的情形;
三、或出现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被迫面对中东最暴力破局及提前解决日本问题而不得不
做出全面妥协的情形。
5、日本自不量力:中国、俄罗斯政府驳斥日媒有关“俄罗斯联日本牵制中国”的报道
【台北消息】据媒体报道,11月2日,俄罗斯与日本将在东京举行“2 2”首轮会谈,届时俄日两国外长及防长将出席。借此机会,一些日本媒体开始一厢情愿地炒作“俄罗斯联合日本牵制中国”的话题。《产经新闻》10月31日发文称,日俄将在会议上就两国海军在鄂霍次克海峡举行联合演习达成一致,表明“俄罗斯对中国的海洋活动绷紧神经,在海洋安全领域联合日本的力量牵制中国”。《日本经济新闻》称,俄罗斯“罕见提议”举行俄日“2 2”会谈,说明俄罗斯“在应对中国问题上的深谋远虑”。
对此,俄罗斯副外长莫尔古洛夫30日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严辞反驳。他表示,日本媒体的报道是在歪曲事实。俄日“2 2”磋商机制是由日方首先提议的,俄方同意在会谈上讨论包括东亚形势和朝鲜核问题在内的很多问题,但俄罗斯不会与日本讨论中国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昨日表示,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双方建立了高度政治互信,相互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的战略沟通和配合。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扰和影响。个别人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想要挑拨离间,在中俄关系中间“打楔子”是不可能得逞的
6、最为关健论断是谁最后掌握主动 。在时间进入至最为重要的最后两个月之后,由于不论是对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还是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而言,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球局势围绕伊核这个核心问题的具体演化情况,极可能决定谁将把握未来5至10年的阶段性战略主动权。
1)、国际社会与西方利益均在围绕伊核准备摊牌的背景下,日本态度至关重要。
2)、日本已看出下一步棋。日本极右明白,双方摊牌之后,不论最终谁把握阶段性战略主动权,都将是把握战略主动者立刻加大对试图左冲右突以推翻二战结论(或东亚雅尔塔格局、亦或目前仍由美国主导之西太平洋安全框架)之日本极右约束力的开始。
3)、时不我待,中俄主动出手。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而言(就近段而言),更多是指:尽一切可能,在不超过两个月的时间内,以包括叙利亚引暴冲击波有效导出(这是唯一可能迅速跳出所谓时间陷阱的手段)、叙利亚政府借联合国化武协议落实空隙实质性歼灭境内反政府武装迅速稳定局面(这是很难完成的)、彻底放手伊核问题进程等在内的各种手段,迫使西方及阿盟调整中东政策或迫使西方被迫在实质性解除对伊朗制裁的层面上让步。
4)、埃及再乱之后续发展导入实质性打断对伊朗经济已经造成巨大困难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的方向。从而好继续通过伊朗(伊核),借助中东大乱(注:是指中东形成不为西方所控制的混乱)对中东战略发挥、甚至扩大实质影响力。
5)、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不到关健时刻是不会放过独霸世界努力,因而尽可能争取时间将叙利亚乱局限定在可控范围,包括尽一切手段 为金融防火墙水淹南方经济服务。而所谓围绕伊核问题的摊牌,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而言(就近段而言),更多是指:尽一切手段,以包括再次在叙利亚境内使用非人类手段或威胁使用这一手段、甚至发动科索沃式军事打击的手段,当然也包括对伊朗、叙利亚等策略性未弱的手段,继续将叙利亚引暴冲击波实质性封堵在叙利亚境内。从而好为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拿以色列定居点去换取阿盟的全力配合。将埃及再乱的后续发展一步步导入金融防火墙的关键进程,导入水淹南方的最后准备进程的关键进程,也就是为微调后中东战略再争取一段时间与空间。
6)、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对于牢牢主导埃及动乱方向在于向世界展示有这个能力控制中东局势, 当然其操作规程:埃及等中东国家倒向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则意味着金融防火墙已基本成型,下一个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再通过南亚搞事拿下巴基斯坦或令中国(上合)至伊朗的巴基斯坦通道极其低效的那一刻,就是初期目标针对伊朗、最终目标直指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的金融防火墙正式定型的那一刻。而一旦如此,西方附着在金融防火墙的金融、经济、政治、甚至用以支撑金融防火墙稳定运行的军事手段,就将迫使伊朗也必须做出类似于埃及、巴基斯坦一样的选择。
7、“不得已提前解决日本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从另一个方向解决中东问题(美国问题、西方资本问题)的战略选择项。一旦国际社会在关键时刻彻底打断日本的脊柱(注:它其实包括了日本在钓鱼岛擦枪走火失控之后的两个必选项:要么实质性毁灭,要么彻底低头),则由于断了脊柱的日本是美国利益-西方资本之全球战略的不可承受之重(与中东最暴力破局的效果类似)。因此,这将极大地强化国际社会介入埃及再乱之后续发展的高效性。
8、如何拿拿捏鼓动日本冲撞中俄是西方资本利益面临是大难题。不难想像、在局势如此微妙的今天,既要怂恿日本极力冲撞中国,以最大限度地策应台独、香港重大事变及乌克兰问题等这些试图干扰国际社会伊核问题战略协作的系列动作;又要防止急于完成日本社会集体右倾总动员的日本极右于西方计划之外搞事,从而令国际社会不得不提前解决日本成为事实,就反倒成了中国选择钓鱼岛作为应对西方干扰中俄战略协调的战略应对点并突然加大军事压力之后,西方利益一西方资本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9、最后,由于时间紧迫,更由于埃及的动向至关重要。因此,从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近段明显加强对国际社会的威逼利诱,试图干扰国际社会的统一决策的情况来看,埃及再乱之后续发展极可能从叙利亚化武问题再次回到埃及本身。美国国务聊克里)近日高调巡访
中东欧洲8国、试图协调盟友之间的立场以迅速解决埃及问题。而美国军事口(美国太平洋舰队)却在中日军事对峙中保持低调、甚至局外人一般,且对有关美日制定应对冲绳及钓鱼岛有事时的共同防卫计划的日媒报道向中方作出澄清,表示日方有关报道不符合事实等等,均无疑从侧面为人们确定埃及再乱之后续发展的下一个焦点会在哪里提供了参考。
10、中俄决不做的事。国际社会绝不能做无条件地帮助策划埃及再乱之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维护埃及稳定的傻事。显然,首先条件就是西方立刻实质性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伊朗议长访华带来的“200亿美元的欠款问题”的后续发展就值得关注。如果西方金融体系对中国(国际社会)偿还这笔伊朗货款的具体方式(其实是国际社会尝试建立有别于西方金融体系的结算渠道)横加指责甚至无理阻拦,那么在国际社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旁观下,埃及再乱恐怕首先会在中东地区各方势力的角力下进一步演化成埃及更乱、甚至中东大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