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与时俱进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入学习,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始终把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作为首要职责,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依法办事,和谐谋事,与时俱进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
一、创新观念,为人大工作科学定位
所谓创新,就是改革,就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念的创新,就不会产生新的思路和新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观念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转变思想认识的科学指导,这就要求新时期人大工作要服务科学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要大胆尝试探索,运用新的工作方法,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是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念,是人大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科学发展观又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每个时期实现的程度,受到
1
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大工作,也要不断进行开拓创新,既不能超越阶段,又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创新观念,求真务实,因地因时制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体制、理论和管理难题,最终还是靠制度、理论和管理创新去解决。因此,人大工作要大力倡导各种形式的创新。
二是树立服务发展的观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以服务发展的成效检验人大工作,力求使人大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大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大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要在思想上融入发展,努力实现人大工作与科学发展的高度对接、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人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要在谋划上服从发展,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超前安排部署人大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要在结合上服务发展,认真在履行职责职权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列化、具体化,使人大工作出生产力、出凝聚力、出创造力。
三是树立工作为民的观念。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和民意机关,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
2
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不渝地围绕这条主线履职行权,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扩大广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密切常委会同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联系。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帮助群众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到关注民生、关心民众、保护民利、维护民权。要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利用人大自身优势,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是树立服务全局的观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需转变本位观念,增强全局观念。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组织也不会孤立存在。要跳出“就人大工作抓人大工作”的思维模式,要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把人大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在党的工作大局下来把握,不断拓展人大工作领域,延伸人大工作触角。要在主动作为和服务发展的同时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开拓的精神找准工作的结合点,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要主动适应本地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努力使人大工作融入到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宽领域、多层面的人大工作新格局。要不断增强人大工作整合力,广泛凝心聚力、汇智集才,把社会各界力量有效组织起来、潜能活力
3
充分激发起来、积极因素广泛调动起来,形成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重点,促进人大工作科学发展
新形势新任务下,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做到人大工作始终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
一是要加强代表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拥有不可替代的政治资源,人大代表是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拥有丰富的智能资源、广泛的民意资源和群众资源,是一支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感召力的队伍。要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必须通过适当的方式和途径,切实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作用。要着力支持各级人大代表在更高层面,为本地发展争取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引导人大代表既要反映所在选区的要求,更要关注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既反映群众愿望和要求,更要高质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路。大力开展人大交往横纵联系,大力推介,不断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健全以人大代表为主要渠道、畅通有序的民意表达机制和代表履职培训、议案建议督办、优秀议案建议评选、代表职权保障等激励机制,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4
充分利用人大信访、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途径,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民力,促进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二是要强化监督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监督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的重要职能,当前人大在行使监督职能中还存在着“散、浅、单、虚”等问题,说到底就是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导致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怕监督。不敢监督就是失职,不会监督就是失责,如果被监督对象不怕监督,那么人大的监督就会失效,就是形式主义。必须明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克难攻坚的过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敢于监督,不要怕得罪人,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监督;需要我们善于监督,要理解好、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寻找和创造有效的方法进行监督。在工作中要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优化发展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监督,必须立足本地总体布局和工作大局,从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创新科学发展体制、创造科学发展业绩出发,在严格履行监督法规程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监督工作。充分利用监督法赋予的监督职权,采取专题视察、执法检查等方式,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中心工作快速推进。对
5
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当采取决定重大事项、询问和质询等刚性监督手段,督促问题的解决。加大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的结合力度,以创新精神和富有成效的监督,督促“一府两院”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完善人大监督程序,强化人大监督效力,拓宽人大监督渠道,使人大的各项权力运转和谐有效,实现以人大监督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是要做好重大事项决定工作,落实科学发展。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大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决定重大事项,事关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科学发展来自科学决策,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认真总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经验,以民主决策推动科学决策。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的过程中,必须抓住党委政府正在推进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抓住党委政府在推进中有难度、需要通过人大支持并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共同解决的问题。决定重大事项时,必须注重全面性,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协调性,协调好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关注发展的整体协调和发展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注重可持续性,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注重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科学
6
决策机制,对“一府两院”提请审议的重大事项加强调研,掌握实情,依法审议,从制度上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努力提高决定的质量。切实加强对决议决定的督促落实工作,保证决议决定得到全面正确的执行,确保科学发展落到实处。
三、提升自身素质,为人大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自身建设是常委会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职权的重要前提。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学习,改进作风,必须不断提高人大干部工作能力,建设一支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做到人大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促进自身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人大常委会履行职权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必须把强化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作为抓好思想建设最重要的内容,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始终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制度,监督和决定重大事项、干部任免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人大常委会党组报请党委决定或者批准后进入法定程序,从而确保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能力。要围绕更好地发挥人
7
大代表的作用,在保障代表知情权、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和意见工作、代表联系工作、评选优秀人大代表、以及加强和规范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和工作制度,不断提高代表工作的实效。切实加强常委会的制度建设,要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对常委会议事规则、组成人员守则等工作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常委会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继续加强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建设,改进会议制度,建立代表培训制度,完善机关管理考核制度,不断提高人大机关的工作能力。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自身素质。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迫切需要。要切实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扎实抓好人大机关干部的学习,不断提高人大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适应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人大机关干部交流,有计划地加强对机关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切实加强和改进人大机关建设,做到办事公开,风气端正,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每个干部自觉地做到顾大局、讲团结、勤学习、守纪律,树立人大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务实工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弘扬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用实干促进发展,用实干成就事业,用实干凝聚人心,用实干树立形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把情况弄清,把问题吃准,使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
8
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着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监督工作要突出重点,敢于监督;调查研究要脚踏实地,了解实情;建言献策要切中要害,有理有据;提意见建议要突出建设性、合理性、针对性、科学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