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武术科学 2010年l2月 第7卷第12期 【其它体育研究】 常州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陈小军 (金坛市第四中学,江苏金坛21301 1) 摘 要:采用调查法对常州市初级中学就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校 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宣传工作,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大课间活动主要采取做操和跑步,形式单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影响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场地和体育设施,学生的学习 负担重严重影响到学生的锻炼参与程度。 一,关键词:常州 阳光体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3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0)l2—0122—03 表2教师对本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整体情况的认知N=22 阳光体育运动运动,大课问活动、课外体育活动。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阳光体育运动运动”、“课外体育活动”及“大课间活动” 表3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N=784 为关键词,查阅了2000年一2010年4月的CNKI(中国学术期刊 全文数据库)刊登的相关核心期刊文章,共搜集50多篇,并整理 分析了《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体育课程新 论》等相关理论专著,以此了解与本研究相关联的研究现状和动 态趋势,为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提供依据与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 1.2.2.1调查对象 从以上表2、表3可看出,常州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的程度还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的开展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 的,学校比较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作为保 障,这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有94.4% 的学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阳光体育运动”,从学生的调 查中也显示出近半数的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说明学校对 “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较好的宣传工作,而超过一半(50.25%) 的学生只是对“阳光体育运动运动”了解部分,有3.2%的学生对 “阳光体育运动运”完全不了解,说明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 宣传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2常州市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形与分析 表4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形式N=784 常州市八所初级学生和教师,其中四星级四所、三星级四 所。 1.2.2.2问卷的设计 针对本研究涉及的内容,从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社会学等 方面加以分层构建,最终设计出常州市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 运动”体育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1.2.2.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考虑到调查对象多为学历较浅的初中学生,需要对问卷中 的问题进行疑问解答和严谨、负责的科研态度,本研究所有问卷 均由研究者亲自发放并当场收回。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56份,回收问卷份数,回收率、有效 问卷份数、有效率如下表所示: 表1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 调查对象发放份数(份)回收份数(份)回收率(%)有效份数(份)有效率(%) 由表4可知,常州市中学虽然在学生中宣传了“阳光体育运 动”的相关知识,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并组织开展了大课间体育 活动,但大多数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还是局限在过去的传统内 容形式之中,并没有多少改变。大课间活动一般仍是传统的做操 1.2.3数理统计法 和跑步,虽然稍有改变,开展了广播操和武术操两种,但本质上 并没有变化;在气温低的冬季基本上是长跑,遇到下雨则是自由 对调查研究所收集的问卷数据应用SPSS.16.5进行分类整 理。 3结果与分析 活动。诚然,大课间只有三十分钟的时间、同时参加活动的学生 人数多,开展大课间活动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首先是师资条 件,全校学生同时进行体育活动,必然要求有足够的体育教师来 3.1常州市中学师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运动”的宏观认知与期望 作者简介:陈小军(1968~),男,学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122 组织和指导,否则活动难以开展,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其次 是场地器材的矛盾,普遍来说,初中学校都比较小,场地不足,没 有充分的场地条件开展大课问活动,这就形成了学校只能开展 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而活动范围不大可以满足全体的做操或跑步 的形式;又与学生的需求有冲突(见表5)。要保证大课问活动的 顺利开展,就要求学校的硬件设施要进一步改进,要有充足的师 由表7看出,男女学生选择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项目基 本类似,排在前四位的课外活动项目分别都是篮球、羽毛球、乒 乓球和跑步,可能与各校开设的项目有关。相对于大课问体育活 动,课外体育活动比较容易操作,它可以分时段和时间进行,在 场地器材上就减少了很多的压力,师资要求也比大课间的要求 少.所以课外活动比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就丰富。选择进行武术健 资力量,不仅要多,还要精,这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活动顺利开 展实施的基础,同时,体育教师和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学校的具体 情况.采取轮换活动、适当增加活动内容等方法,改进大课间的 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锻炼的积极性兴趣,达到实施大课问活动 的目的。结合表5,可见学生“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也是制约 美操项目锻炼的学生较少,分别是男生的3.74%、3.74%和女生 的4.78%、6.18%,这可能是因为此类项目比较复杂,需要比较长 的时间进行学习与练习的缘故,操作上比较于前几位的项目而 言较难开展实施,同时也与男女生的个性差异有一定的关联性。 出乎意料的是,女生参与的项目排在第五位的是单、双杠。通过 了解,她们进行的单双杠练习动作比较简单的,仅限于悬垂动 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部门一直在要求要给学 生减负,但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要实现这个目标是比较困难的,繁 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这是都值得我们深思。 表5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制约因素(多选)N=784 开展形式课外教师有组织的活动课外学生自发进行的活动不活动 表6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以学生自发锻 炼为主,比率达到了81.06%,体育教师很少组织参与。根据调 查,不活动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兴趣,而且课业繁重。他们 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完全是浪费时间,得不到什么好处,他们宁愿 在教室做题聊天。同时,也有学生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参与。 但从大方向来看,还是与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表7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项目N=784 作,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单、双杠动作理解还存有较大的差距。 结合表6、表7来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还是比较松 散,没有一定规划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外体育活动。 3.3.2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分析 表8制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课的因素 N=784 由表8可知,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前三个因素分 别是“学习负担重耽误时间61.86%”、“缺乏场地器材49.62%” 和“可选项目太少34.06%”,与制约大课间活动的前三个因素相 同,只是排序稍有差异。表9数据显示,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 活动的前三个原因分别是“学校体育教育46.81%”、“体育考试 压力40.31%”和“同学问的影响40.18%”。由此可见,学校体育 教育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参与体 育活动的积极性。中考的体育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体育教 师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只排在第六位,选择率不过26.28%,有 待加强。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相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而言,时间较 长,就致使有的同学不愿意去活动而留在教室做作业等,以应付 繁重的学习任务。因为场地器材的限制,就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开 设,可选活动项目有限,使得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进来,制约 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表9促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课的因素N=784 4 结语 常州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阻碍, 123 有待我们去解决。“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顺利实施,首先要改变 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认为体育无用的陈旧观念,从校领导人 【1]林成泉.“阳光体育运动运动”背景下中学开展运动健身课 程的理性思考fJ].体育世界,2009(8). 手,为体育活动开启方便之门。其次要解决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的 问题,这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基础,若连最基本的资源 都没有,何谈开展活动。第三,就是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各项素 质,特别是专业理论素质,在课程上要推陈出新,调动学生的积 【2]杨贵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加强体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7(11). 【3]樊莲香,张德新,李静波.学生体质与健康事关中华民族未 来的兴衰与存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4 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运动若干问题的探 [J].体育学刊,2007(8). 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第四,要从小学开始,激 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让学 生学习一些体育内容;到初中阶段,适当收缩学习内容,根据实 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一两项运动技能作为学习内容,以形成和 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第五,“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社会 和学生家长的支持。 参考文献: 【6】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从传统课问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 思考f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7】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 版社,2003. 【8 、建顺.化解大课间难题之我见[J].上海教育科研,2009 (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0n Status of Sunshine Sports in Middle Schools in Changzhou City nen Xiaolun (The fourth Middle SchooI of Jintan City,Jintan Jiangsu 21 301 1)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survey,the paper does the study on sport activities in middle schools of Changzhou,and ifnds out that most schools have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dia spread for sunshine sports;the main activiites of class breaks are doing aerobics and running,but with richful forms of after-class sport activities;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ifeld and sport equipment,students study load will great influence their participation of sport. Key words:Changzhou sunshine sports status (上接第121页)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7】毛振明,张学忠.体育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对象和任务的研 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8】教育部. 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告【z】. 2002. 【1 1】中北大学.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简介【EB/OL],http://jpkc.nuc. edu.cn/dxty/index.php,2009—10. [12]中北大学学生体质测试与健康评价实验教学中心.《<学生 体质测量与健康评价>网络管理系统》简介fEB/OL],http:#202. 207.177.23/tyxyy.2004—3—1. 【9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9]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 版社,2002. 【13】中北大学学生体质测试与健康评价实验教学中心.《大学体 育课程管理系统》使用指南,IEB/OL],http:#202. 207.177.23.2004—3—1. 【10】中北大学.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及学生体质健康干 预机制的研究与实践【EB/OL].http://202.207.177.23/jxcg, 2I)(}9-3-31. [14]巫国贵.不同教学内容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On the Inter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an Not Reaching the Health Standards Wu Guogui Liu Dingyi (College of Sport and Art,North China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51) Abstract:Aiming at th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conditions,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experiment and statistics,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college sport teaching reform theories,the study tries to set up a scientiic coHege fsport curriculum system and take intervention means tO hind the degra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The study findings include:the club teaching mode with Four—self and one intervention,the competitions arranged in each week and every month,these kinds of after—class sport activities will reach better effect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intervention mode of uniting class and after—class teaching. Key words:college sport teaching intervention student who cannot reach health standards sport teaching mode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