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来源:爱够旅游网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包括检验用精密仪器)验证的实施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采用的与现行《中国药典》或法定标准中规定方法不一致的检验方法的验证,包括检验用精密仪器的验证。 3 检验方法验证的目的

通过验证考察所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能始终如一地获得客观实际的数据或结果。 4 职责

设备动力科:负责检验用精密仪器的安装确认。

质量部QC:负责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起草与实施,对所测数据准确性负责。

综合部:协助检验方法的确定及前期验证,并有责任指导QC人员进行所移交检验方法的验 证。

QC室主管: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实施。

QA验证管理员:负责验证工作的管理,协助检验方法验证方案的起草,组织协调验证工

作,并总结验证结果,起草验证报告。

质量部经理: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质量总监: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5 内容

5.1 验证小组成员

QC检验员、QC主管、QA主管、设备动力科主管、QA验证管理员、设备管理员 5.2 检验方法验证的前提

5.2.1 检验方法验证的前提是在检验方法开发阶段已完成方法的测试条件的优选工作,排除了

干扰因素。对定量测定而言,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应在这一阶段完成。 5.3 检验方法验证的方式

前验证、回顾性验证。

5.3.1 前验证:系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按照设定的方案进行试验,获得证据以证实检验方法达

到预期要求的行为。包括研究开发实验室和质量部QC对检验方法进行的前验证。 5.3.1.1 研究开发实验室的前验证是从方法的开发为起点,以方法的验证告终。通常需三个步

骤:

 通过文献设计方法——综合部通常在产品开发的同时提出检验方案;  通过条件试验初定方法——进行检验方法的筛选和条件优化试验;

 通过验证确定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其基本内容包括检测仪器、准确度、精密度、

线性范围、选择性等。

 通过其他分析人员(最好是没有参加该方法开发试验的人员)进行重复性试验——发

现方法的薄弱环节,使方法的文稿更具体、操作更完善。

5.3.1.2 质量部QC进行的前验证

 经过上述前验证的方法移交给QC投入使用前,QC还应进行检验方法的前验证,证

明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获得对检验方法适用性信念的证据。

 研究开发人员除了提供检验方法的操作规程外,还应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有关检测仪器

要求、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选择性等方面的实验数据和资料,包括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对一些特别复杂的检验方法,必要时技术中心还应派技术人员实地指导验证,使QC的验证工作少走弯路。

 由另一位检验人员进行重复性试验,对两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符

合规定。

5.3.2 回顾性验证

5.3.2.1 系指利用对现有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证据,以证明检验方法达到预期要求

的行为。

5.3.2.2 回顾性验证适用于原来一直使用,但未经过验证的与法定检验方法不一致的检验方法

的验证。

5.3.2.3 回顾性验证的先决条件是生产的工艺条件没有变更,有完整的批生产记录和批检验记

录。每批的投料量和检验的结果,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偏差和纠正措施以及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均有据可查。如果一个检验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曾做过若干次修改,相应的数据应分段进行统计分析。

5.4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验用精密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和验证报告四个大的方面。 5.5 检验方法验证的步骤 5.5.1 验证方案的建立 5.5.2 精密仪器的确认

通常包括:预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和再确认。如果该仪器原来已经过

验证,且仍在验证周期内,则原则上可以不必在此再次进行验证。 5.5.2.1 预确认、安装确认(执行《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规程》) 5.5.2.2 运行确认

仪器安装确认完成以后,空载试验来确保仪器能在要求范围内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5.5.2.3 性能确认

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实际待测品或模拟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一般应至少连续测试3次。 5.5.2.4仪器的再确认

5.5.2.4.1为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一台新购买的仪器在确认工作结束以后,应根据仪器的类别、确认的经验制定再确认的计划。

5.5.2.4.2再确认的时间间隔和内容要根据仪器类别和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是3个月、6个月或1年。

5.5.2.4.3再确认的内容通常包括线路连接、附件备品消耗品检查、清洁工作、功能试验(重点)、工作日记等。 5.5.3 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

适用性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三个方面。 5.5.3.1 准确度试验

5.5.3.2 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回收率表示。

5.5.3.3 原料药用已知含量的对照品或标准品作样品。而制剂是用已知含量的原料和处方中相

应的辅料按比例摸拟配制成制剂后做试验,取样量应在标示量的90.0%~110.0%范围内。

5.5.3.4 回收率的接受指标一般为95%~105%,具体指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5.4 精密度测定

5.5.4.1 精密度也称为重现性,系指在同一试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某一成分进行多次测定,

所测得的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常用相对标准差(RSD)来表示。一般要求做平行试验4次以上。

5.5.4.2 对常用检验方法来说,检验结果的RSD≤1.0%;仪器分析一般RSD≤2.0%。 5.5.4.3 对于新的检验方法而言,所配的标准液、滴定液、及样品液等,不仅要测定一天内的

RSD值,还应考察天与天之间的RSD值。该项也可称为稳定性试验。

5.5.5 线性范围试验

5.5.5.1 取样量或样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测定结果也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范围称之为

线性范围。

5.5.5.2 至少在可能达到测定值的80%~120%范围内试验时,浓度与其对应的测定值经二次回

归得到的相关系数r应>0.99。

5.6 验证报告

5.6.1 对验证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给出明确的结论。 5.6.2 附上经验证的检验方法的文字材料。 5.7 再验证

在下述情况下对检验方法需进行再验证: 5.7.1. 仪器更新或大修。

5.7.2. 对检验方法获得的结果作趋势分析,发现系统性偏差; 5.7.3. 对检验规程进行了修订或检测条件发生变更;

5.7.4. 经过一段时间对检验方法进行再验证(可根据具体情况由验证小组决定是否进行定期

的再验证)。

5.8 验证文件格式、验证组织、实施详见《验证管理程序》。 6 相关文件

《验证管理程序》 WA1205·001 《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规程》 WA1305·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