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小云
诗人赵红尘,画家赵红尘,生态农场主赵红尘。他的思维里有诗的敏锐,画的形态。他善于将文化引入他的工作和生活。他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诗情画意。诗画轨道上的人生演绎
赵红尘1968年生于广东茂名。在他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里,离不开的是诗与画这两条主要轨道;他的大多数的故事就在诗与画的人生列车上演绎。15岁那年,在茂名七中读初中二年的赵红尘,居然创作出约10万字的武侠长篇小说《剑断星河》,并自绘7幅主配角黑白插图。此后,他开始学习水彩画,并听从美术老师的建议留级一年,随后报考广州美术学院。报考广州美术学院时,他的美术作品专业成绩名列全市第一,但文化成绩因为未能达到分数线而落选。第二年,他在学校作文比赛中拿到第一名,自此兴趣由绘画转向文学。不久,他从湛江遂溪师范学校的姐姐处得到老木主编的《朦胧绿色中国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47
面孔Face
诗集》,并无意中在书店买到《聂鲁达诗选》,激发内心的诗意,开始着迷于诗歌创作。后来他开始在学校组织文学社,编印校刊、墙报。茂名市文联主席张光读过他的长篇小说《剑断星河》后,推荐赵红尘担任茂名市中学生诗社社长,负责主编《南飞雁诗报》,开始在当地报刊发表诗作。在四川《星星诗刊》首次发表作品。吉林《青年月刊》1987年第10期发表《红尘自画像》引起强烈反响,收到全国各地学生读者来信近千封。受邀出任全国中学生诗社副社长,被评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校园诗人之一。早期诗歌《请闭起眼睛看我》、《意识与艺术》在校园诗歌爱好者中流传。同年被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李士非、花城出版社诗歌室主任杨光治、中国作协会员罗沙联名推荐到北京鲁迅文学院深造。21岁那年,赵红尘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在作家班时期,赵红尘 怀念18号 2011年 53×38cm 中性笔·无酸纸
承租下500亩环抱水库的山头,开发“茂名生态胡椒农场”,当上了“农场主”。2001年8月,他受邀担任在茂名中国第一滩举行的2001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公开赛推广部主管,首次独立设计7幅巨幅路牌广告,以简朴构图与浓郁色彩夺人眼目——《让大海为我们喝彩》与《用精彩扣响精彩》受到国际排联好评。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创作与商业的精彩结合。2002年年初,时为人事部策划中心主任的卢继平与广州《新闻周刊》总编辑蔡洪波联合策划“赵红尘《酒神醉了》”诗酒品牌创建工程,在诗酒两界引起巨大反响,并成功转让“酒神醉了”诗酒品牌。在此之前,他已完成3600余行长诗《酒神醉了》。也就在这一年7月,《花城》杂志选发了该诗的部分章节。第二年,这一作品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每部作品中,内附茅台集团“酒神醉了”样酒一瓶,全国新华书店发行,首版2万册售空。这是一次商业与诗歌的成功交响。也在这一年,他被评为“茂名市劳动模范”。2008年以后,他将重点投向绘画。他在中文中国网开设“红尘画意”专栏,同时自创“绣色画法”,提出“画诗”的绘画方向,形成强烈的赵氏“画诗风格”。这一时期作品以创作油画《愤青》《醉花荫》系列备受瞩目。此后,他的绘画不断出彩,并跟诗歌紧密结合,画风独具。作品《愤青》、《柳燕之约》、《醉荷》、《怀念》、《红眼》等系列被法国、美国、香港、东南亚、内地等藏家收藏。而去年以来,赵红尘画风又转,创建一个全新画种 “素画”,倡导一种清除了当代艺术不良杂质的绿色创作,回到绘画的纯粹与朴素。他创作的长诗《油画农民》获“西湖诗船全国新诗大赛一等奖”。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著名诗人、大赛评委公刘称“《油画农民》庶几近乎中国式的聂鲁达风范”。这段时期,他创作长诗《神光》,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组诗《九歌》,在香港金陵出版公司出版第二本诗集《公开的情诗》……诗歌创作是他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家班毕业后,赵红尘回到茂名,出任《茂名青年报》主编,1997年调离,任《茂名侨报》总编辑。在这段主编生涯中,他继续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作品。在上个世纪末,赵红尘更多地涉足商业,开始他的另一种“创作”。1999年10月,经好友赵广辉介绍,他4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绿色中国July
投稿信箱 [文稿] greenchina@china.com [图片]greenchina@vip.sohu.net最令记者注意的是,他开始进驻798,着手艺术空间的经营管理,准备再次盛装演出诗、艺术与商业的同台大戏。生态农场通向诗与画
1998年,赵红尘在家乡水库环山租下为期50年的500亩山地时,就注定他不是简单地种植农林产品。山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从远处缓缓盘旋下来,就那样蜿蜒着停在赵红尘农场的大门口,而农场的大门则正对着一个200亩的南塘水库,水库一年四季都蓄满了清澈透明的水,远处布满绿色植被的绵延群山和水库一起,把赵红尘的农场围在一个仿佛世外桃源的土地上,据说这是典型的风水宝地,山水、树木、星光、太阳,一年四季,他自己设计的房子外都是如诗如画的风景。500亩,相当于50个足球场那么大。诗、画情缘聚于一身的赵红尘在他这个农场里种了整整一万棵桂花树。每到深秋,这一万棵桂花树便齐齐开花,整个农场就裹在浓稠密裹的桂花香里。每次走到农场的大门前,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将这美妙又短暂的“桂花空气”保存在自己的躯体之内,直到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布满了桂花的香气,才敢小心翼翼地开始呼吸。除了桂花,这里还种满了龙眼、杨桃、胡椒、荔枝,还有珍贵的黄花梨树。赵红尘让一片普通的荒山变成了高附加值的生态农场。他就被这些葱郁的植物紧紧地包裹起来,空气中洋溢的都是这些热带植物香甜又热烈的味道。而他在农场里的家,砖石结构,推窗可见山,推门可见湖,不出门也能见阳光,下小雨也能听雨声,这是赵红尘当时要建造这农场的时候所向往的生活境界。正如他崇尚自然的个性,他农场房间里的装饰也充满了山野间的乐趣。有了这个农场,有了农场中的这个院子,赵红尘就在里面吟诗作画。这一时期,油画色彩浓烈,可他的院子却装饰得十分简单,因为亲近自然,他有绿色情怀。在他的客厅里,桌子就是用山上砍下来的两根圆木做成,然后在圆木下面随意错落着搭置了一些石头,墙壁上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装饰物,只有一幅凡·高油画《星夜》的复制品,小小的样子,挂在客厅隐秘的角落,很容易被人忽略,又很容易被人记住。 在他的农场,丰收的果实里少不了满山遍野压弯枝头的、满目耀目的鲜红颗粒——荔枝。提起荔枝,朋友们就会将他的名字拿来“打趣”,因为面对他的名字大家总是绕不过“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个诗典产生的好奇心。记者问起他时,他也是笑而不答。但从他举办过的许多活动去“研究”,容易发现,他总是不忘借助荔枝打开一条通道,让文化沁入农场,沁入家乡,沁入他的世界。依托这个生态农场,他组织过荔枝文化行。他从世界各地邀请著名诗人,知名作家、高层领导、商家和艺术家来到茂名,它将品尝荔枝、龙眼、桂花香的活动,变成了一次次采风行动。诗人来了,留下诗篇;画家来了,留下画卷。2010年3月13日,主题为《九五至尊》的赵红尘个展在798艺术区香港美术馆(北京)举行。图为赵红尘在开幕现场致辞。在他身后展出的《九五至尊》同名混合媒材作品。该作品是由香港藏家提供的清朝雍正龙袍,被赵红尘创造性地融入巨幅油彩画布,在象征耶稣受难的紫红背景中自愿钉上十字架,触动心灵,极具视觉冲击力。
绿色中国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49
面孔Face
从“酒神醉了”到“天上人间”
赵红尘有位朋友曾这样描述赵红尘的商业感觉:“直到他告诉我他拥有一片数百亩的胡椒基地,直到他的《酒神醉了》诗酒工程成功转让,直到我目睹他的‘天上人间’西餐厅落成开业,我才恍然大悟:赵红尘不仅能写诗,更是商界的一匹黑马! ”记者跟赵红尘的多位朋友交流,他们共同的感觉是,赵红尘不同于其他下海文人,他做事非常理智,克服了文人自视清高的毛病,他要“与命运同谋”,并且他认为,诗歌和绘画是可以直接转变为巨大的财富,从而拯救诗人、画家贫困的命运。当年为了诗歌,为了精神变为物质,他一边喝酒一边写诗,醉了6年,也清醒6年,终于在醒与醉之间完成了3600行的长诗《酒神醉了》。这部长诗为他提供了创造横跨诗、酒两界的诗酒文化项目提供了基础。“《酒神醉了》诗酒工程”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12月17日。赵红尘通过同乡好友陈道威引见,结识酒量惊人的林柳。在赛格特酒店爱尔兰厅的晚宴上,首次与林柳等人饮酒。赵红尘的酒量让林柳等人吃惊。这次他们一共饮了7瓶白酒。赵红尘半醉中站起来对大家说:“我敬自己一杯!”此后,赵红尘加入“酒兄弟”行列,位列第九,称“老九”,林柳称“老三”。次年2月,赵红尘透露计划写一部关于酒的长诗。有一天,他夜里大醉,夜半醒来写出献给爱人的诗作《从叙述的山顶进入一滴星光》,后改名为《精神伴侣》。 随后,他将诗的总题定为《酒神醉了》。 到1998年3月与林柳等人在高州的一次斗酒中,赵红尘大面积胃出血。同饮者梁某知道后开一秘方,让赵母凌晨敲开楼下药房门买药,服药后,赵红尘至丑时血止。此后,他深入思考诗酒结合的突破口。某日,他茅塞顿开,拟与某酒厂结合,以《酒神醉了》为酒品牌名,随酒赠送《酒神醉了》诗集,以此实现文商结合,将酒诗化为诗酒,互相提升品位,创造一个全新诗酒品牌。于是,至2002年2月,《酒神醉了》诗酒工程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五粮液唐宋八家酒业有限公司明确表明合作意向,双方初步达成共识,进入合同起草阶段,并提出转让价为一次性支付600万元人民币。半月后,由于知识产权转让方式和现金支付问题出现较大分歧,合作搁浅。 “《酒神醉了》诗酒工程”一波三折,所幸的是,最后总算与茅台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签下了《酒神醉了》酒商标及诗酒工程知识产权使用授权书。 赵红尘苦心经营6年的“《酒神醉了》诗酒工程”终于尘埃落定,从此由精神转化为物质,由诗歌变为财富。在“备忘录”里,赵红尘反复提及的两个关键人物,就是商人林柳和总策划季平。被赵红尘视为“酒肉朋友、也是精神朋友”的林柳诱发了《酒神醉了》的创作灵感;季平则为“《酒神醉了》诗酒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性很强的“诗酒工程销售方案”,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之路。《酒神醉了》的成功,无疑是两种智慧的结合,也就是赵红尘所指的“文商结合”。《酒神醉了》的美梦仍在延续,仍在产生着它自身的效应和效益。而作为诗人的赵红尘,则从酒杯中跳了出来,从梦里走了出来。赵红尘开起了“天上人间”西餐厅,成为当地规模最大、最有品位的一家西餐厅。据说开业至今天门庭若市,成为当地的消费好去处。在这家装修别致的西餐厅里,赵红尘同样注入了诗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样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酒神醉了”的风采。也许,“天上人间”是赵红尘的另一部作品,另一首长诗,比《酒神醉了》更长的长诗。“素”画绘出艺术中的“绿色”
“敏锐”是诗人与商人嗅觉上的“通感”,赵红尘富有诗意的商业经营,显得是那样的顺理成章。但记者在研读资料时发现,赵红尘在绘画上的敏锐程度,一点也不在他的这两样感觉之下。德国艺术家沃纳·林森2010年到中国进行“画廊观光”时,在香港美术馆看中了赵红尘的两幅抽象画。他说,他在随后的画廊观光中,这两幅画一直在脑海中萦绕。突然间,他发现自己又回到刚才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面前。“一幅是水墨画《醉荷》,一幅是很长的抽象画,抽象中透着美的旋律和许多遐想的画。”他发现赵红尘的画作神似莫奈的作品。他说,“还有谁比之更接近呢?不,回到莫奈,他的睡莲可能是这位来自中国南方艺术家——赵红尘开始创作一种新语言的灵感源泉。”他终于想明白了,哦,“这是诗歌,舒缓而自我陶醉,神秘而内在和谐。”他描绘这种和谐:它是一个新的风格,延承了美好传统中最好的风格。没有狂妄自负,没有破坏,没有诡计,没有牺牲。这些都没有。有的是单纯的,干净的,有教育传统的和谐,还有焕然一新的美的世界。它就像盛夏高山草地上的鲜花,生长在一簇簇涌动着的草地上,没有农民,没有跋涉者……就如德国艺术家所触及的那样,赵红尘诗写生活的背景,成就了他迅速在绘画领域独领风骚。2011年3月26日,记者被邀请参加艺术家赵红尘携全5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绿色中国July
投稿信箱 [文稿] greenchina@china.com [图片]greenchina@vip.sohu.net新画种“素画”亮相北京798艺术区香港美术馆的开展仪式。做为写诗的朋友,当时记者很惊讶,经营绿色农业、西餐厅的诗人赵红尘竟然举办了工笔画个展。赵红尘展出的“素画”,是继他近两年在北京798举办的“命运绘”、“九五至尊”、“颜色革命”个展后又一次重头展览,展出其现阶段对绘画语言的深层思考而创作出的素画新作。他以诗人的身份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下的社会形态及历史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反思的同时,他攫取了人物的内心的复杂心态为主要批判对象,申述立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赵红尘的线条沉着冷静,灵动肯定,把文字与线条,创作与思考相互串联,互为线索。从展出的“素”画看,赵红尘的画作线条或繁或简,繁而有序,简而丰腴。两个月后,记者又一次来到“素画”展的现场,聆听了“赵红尘‘素画’研讨会”上专家们对他这类作品的评价。著名艺术评论家朱其告诉记者:我觉得最近30年的当代艺术和文学,对革命的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是不够的,当代艺术对革命题材的现代绘画,其实还是停留在一个后现代主义的简单的形式游戏,没有真正挖掘和反省中国革命的现代性。我觉得红尘作为一种诗人的敏感,他把革命者肖像的复杂性反而画出来了,他做到了美术界近20年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个还挺有意思的。赵红尘的作品中那些戴红军帽形象的脸有一种非常复杂的体验,一种革命者到了生命晚期的虚无感、荒诞感以及对革命的矛盾感受,都被表现出来了。这种面部表情就像丁玲晚年的一句话“总有禅机参不透”那样,对曾经钟爱的东西充满了爱恨交加,爱和恨、崇敬和怀疑、自豪和痛苦,在番折腾后全都搅在一起。著名诗歌评论家向卫国教授认为赵红尘“素画”是“饕餮年代的新画种”,它缘始于“素描”又跳脱“素描”并完备“素描”。在评论家眼中,赵红尘已有的100多幅“素画”虽然保留了“素描”的“素”的特点,全部用黑、红两色(部分加了蓝色)中性笔完成,虽然她的画只有线条,没有色块,但的确可以明显地看到对素描的“发展”。在艺术批评家朱其眼中,赵红尘《怀念》等系列文革士兵形象的表达,不同于当下当代艺术对文革的简单戏谑和批判,他主要表达的是画面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心复杂感,更趋于人文思考。绘画不仅仅是返璞归真的纯粹素色线条所呈现的美。赵红尘将思想赋予画作。“素”画虽“素”,这些“一只眼开一只眼闭”的“红眼”和“愤青的表情”,在“怀念的状态”下,充满了内容,包含了深刻的时代属性。赵红尘告诉记者,“我就像一个行走在诗与画之间的虚实结合者,知道自身的无限也知道自身的有限,但永远不知道有限与无限的结合点是否与生死的结合点重叠。”充满激情的赵红尘与理性的赵红尘,诗意赵红尘与画风赵红尘的结合,成就了赵红尘的“素画”,它造就赵红尘试图创立的一个全新画种的努力,它成为清除当代艺术不良杂质的绿色创作,它还原绘画的纯粹与朴素,它脱胎于“素描”并上升为完整的画品,与“素菜”、“素歌”、“素人”的“素”相通,其核心语是简单与完备。基于此,赵红尘或许将成为当代以诗人心境寄寓画作的不可或缺的标志人物。赵红尘的作品:小愤青 NO.2 (2010 布面油画 180X180cm)绿色中国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