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背景
绘本作为幼儿阶段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园中,开展绘本故事时间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方案针对幼儿园绘本故事时间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与情况,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方案。 二、目标
1.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增加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帮助孩子们发展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 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三、活动流程
1.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活动内容: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要求和教材大纲,挑选适合
幼儿的绘本故事作为故事时间的内容。
(2)环境准备:在活动开展的教室内布置舒适、安静、温馨的氛围,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同时,准备讲台、投影仪、儿童椅等教学器材和教具,以便开展教学活动。
(3)材料准备:根据活动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准备一些质量好、富有趣味的绘本故事、互动游戏、音乐歌曲、图片等,以丰富活动内容。
2. 活动内容
(1)开场摆设
在教室里摆放尽量多的图书,或者提前叫家长都带来一本绘本,然后在教室里分开摆放,形成一个小“图书馆”,孩子们能够自由选择,并好奇地翻看这些书籍,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
(2)课堂导入
教师先介绍今天的主题是什么,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的外国名家绘本,比如:《小熊和小毛驴》、《青蛙和蟾蜍》、《小狐狸的故事》等,
通过简单的介绍或图片分享,引导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
(3)阅读故事
教师将故事以亲情教育、友谊教育、自我探索、环保教育、传统文化等为主题,通过朗读和PPT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全方位感受故事中的角色,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4)故事还原与讨论
教师可以将故事内容或角色的形象部分绘制出来,放在大红花板上,孩子们逐一发表自己的感受与看法,然后与教师合作将画笔沾上不同颜色的颜料,在画布上表现自己的想法。如,看完绘本《小兔快跑》,孩子们在画布上绘出自己的想象场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将故事中的角色展现出来,孩子们在演绎过程中接受认知桥梁,对故事的情节和情感深刻理解。如,看完绘本《依依和糖嘟嘟》,孩子们可以扮演故事中的熊猫宝宝、考拉宝宝等角色,学习动物园的规则、做一些爱心小事等。
(6)教师点评
教师以白娘子取经的方式,对孩子们所做的工作进行点评。如,对于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小花,你的画非常好,下面请你说说你的画和故事有什么关联?”通过点评让孩子们思考和自省,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四、评价
1.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听故事、看图片、动手绘画,学习发现的过程中欢乐着;
2. 孩子们通过阅读故事,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的角色扮演,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孩子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3. 教师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活动,同时灵活应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肯定意见和建议,对活动产生的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绘本的优势和特点,增强孩子的读书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