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龙江省的灾害地貌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滓 地貌是研究地球表面成 、形态发 行政区划,由黑龙 省行政领导的人 火山地貌及地震 我国火…差不多 :发展的科学,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地 兴安岭地区)。省内山环水绕,山地与甲 j是主导因素之一。冈为它影响着水、 原桕问座落,构成独具一格的自然地理 I、光、气的重新分配,地面物质的迁 景观 ;和积累,制约着水义、气候、上壤、 }被的特征、类 、分布和发展变化, 黑龙江省的地貌格局受新华夏构造体 系的拄制。周边山于受断裂构造运动形成 有半数分布在东北区,而且在近二三百年 曾经喷发过的休眠火1lI也大都位于东北 区,所以东北地区火山地貌比较丰富,而 黑龙江省的火山地貌又尤为发育。冈此, 着重研究黑龙江省的火山形态、分布规律 及特征,对于有效地防范火IlJ危害是十分 黑龙江省区域 地质构造主要受华 夏构造系的控制。很明显,地质作用的 【及“早”、“涝”、“风沙”等灾害的 第三隆起带的大兴安岭、第二二降起带的小 :生,水土流失的强度,地下水的贮存 必安岭东部山地 制,众山地组成“ ” 重要的。 自然地理过程。 地貌是地球表面在内营力、外营力 冈、类型、形态是比较复杂多样的, 字形向南偏阿敞开,1l1地地势高300—1400 米 中。 l5为松嫩甲原属华夏构造系第二沉 同作用下的地表形态的体现。地貌的 降带。北北东邮为二汀平源新拗陷带,由 貌的区域性差异也很大。不同的地貌 成r省内的地势地貌格局特点:西、北、 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f些地貌可引发自然灾害,这就是灾害 内营力是形成该省地貌轮廓的主导网素, 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大体在中生代末 冲积、湖积低平原与高甲原构成 这样构 但外营力作用对其也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东南地势高为山地,中部地势低为平原。 期即已形成,自 向东的巨型构造带是, 山丁构造运动决定境内无高大山脉,中、 第二三隆起带大兴安岭隆起带,晚侏罗纪 以米,在新华夏系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隆起带,是张性、张扭性断裂带发 i貌。地貌成因即形成地貌的内、外营 低山地众多,河网密,平原广阔,卜蚀较 7、构造运动、流水、风沙等足灾害地 l的主导冈素,灾害地貌是上述各种因 作用的结果体现。 我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 擞寒的 ,沟谷少。省内的地貌成因类型复杂, 全省 C候地处寒温带、温带,为大 区域性差异大。 育;第二沉降带松辽沉降带,为白垩纪 友展起来的巨型沉降盆地;第二隆起带 小必安岭、张广,{ 岭隆起带,由各类火 陆性季风气候条件。冬季长寒、干燥; _f向利亚地区毗邻。北部和东部与俄罗 夏季短暂,严热多雨,四季多风,春季 山岩构成,废隆起带北段的=三江平原属 为界,我国的北、东极限点亦在浚省 为甚。这种气候 外黄力作用于内营力 于它的 拗lfi={带。在这同时还伴随着断 裂构造运动,致使黑龙江省岩浆活动、 火山喷发多期多幕进行,形成发育的火 山地貌、典型火山锥体、小火山群、熔 :内。最北端为漠河的黑龙江乇航道 形成的地貌之上,便形成全省的灾害地 53。43 ,最尔端足鸟苏里江和松花江乇 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融冻地貌、 [道汇合点的耶字界碑的尔角E135。1O 。 }f;泽地貌等等,影响、危害人类社会的 省西接内蒙,南靠吉林,全省总面积 147.7万平方公里(包括属内蒙古自治 阳灾博赀2006/■一期 『F常生产和,f 活。 岩台地、玄武岩丘陵、幺武岩低山。同 时发育的断裂带有得尔布尔十断裂、嫩 内营力为主导作用形成的灾害地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指意 江断裂、孙吴地堑、小兴安岭西南缘断 岭北麓的逊克县以南及五人莲池、科洛 裂运动导致火山喷发活动又常伴有地震 裂、郯城绥化断裂等断裂。断裂构造运 貌. 一带有海拔在300—400米。比高为50—100 发生,从 引起更严重的自然灾害 动产生火山喷发多期,形成多种火山地 米山中更新世以来喷发的玄武岩组成的 玄武岩盾肜台地 五大连池地区熔岩呈 分佰在仝省的火山地貌主要有.大 盾形,台地巾多突茳火山锥体与火山口, 兴交岭是新生代巾等隆起地区,火山活 萸计l_4鹰。老黑山、火烧…喷发熔岩堰 松嫩平原的地震活动集中在平原的 周边和活动性断裂发育的地区。可以划 分为两个地震带:西缘地震带位丁嫩汀 断裂上。该断裂带位于松嫩平原西缘, 山吉林瞻榆以 往北经泰来、什南、嫩 征至呼玛附近,全长800公里。是北北东 『口J。陔地震带为晕力异常梯度带,地壳 厚为35—36公里。向西增至39公罩。该地 动仅狄于长向山地。在阿尔山、人黑沟 塞自河古河道形成串珠状五个熔岩堰塞 和^叉沟-带,晚第 系玄武岩攫盖在 海拔1000-1 300米的分水岭或半坦的“兴 湖,即五大连池。由于在全新世有■次 喷发。火山微地貌保存完好,故形成火 安期夷平面”之上.高出河面约240米, 山地貌的天然博物馆及旅游胜地。 形成面积不大的熔岩高原或窄长的熔岩 状台面为特征,一般口 分2—5绒台面,最 高-一级台面海拔1450米,相邻台面多隔 松嫩甲原南部刷边有晚新生代以来 震带发震次数较多,但震级小于里氏4 岭脊..在达里诺尔地区熔岩高原以阶梯 的岩浆喷溢,以零星分布的火山锥为特 级,仅在北端凹侧有强震发生过,为浅 fl止,主要在沉降盆地和隆起的周围…地 源地震带。东缘地震带位于郯城一庐汀 之间的交接地带或盆地内断块分水岭两 大断裂带北延伸卜,断裂延至长春、四 80-90米高差的陡坎。这类熔岩高原是幺 侧。平原北部还有二克火山、阁山火山 平、营LI, 隐伏状态延伸到哈尔滨、 武岩多旋回喷发彤成的,或者是冰缘气 候形成的高夷平阶地 群,晚更新世Q,玄武岩组成截顶圆锥、 绥化。该地震带亦为重力异常梯度带, 尖山、疙瘩山火山群等盾形火山地貌。 据历史文献记载,德都五大连池火 航磁异常变化带,是浅源地震带。该带 至1979q-共 录到28次地震,震级变化 小兴安岭两南缘为北西向断裂。在 叉地点及其向北西的延伸部分,晚新生 代以来的火…活动明显,五大连池火山 浚断裂带与孙吴地堑、讷漠尔断裂等交 山群的老黑山和火烧山在公元l7l9年和 较大。绥化曾发生两次里氏6级地震。废 1720—1721年曾两度喷发。嫩江科洛火¨』 带较之西缘地震带活动较强,这与郯一庐 群南山喷溢熔岩流覆盖了洛河的高低河 断裂向北延伸活动性增强趋势有关。 黑龙江省最大的破坏性地震是绥化 油,其上生K的树木年轮为130年,亦为 于1941年、1942年连续发生的两次6级地 群、科洛火IIJ群部在这 。小兴安岭北 漫滩,大兴安岭火黑沟沟口的东沟火山 段的乌云山及罕达岭・带分布面积不大 的幺武岩.斤_陵,海拔在300—400米,比高 全新世晚期喷发物。火山喷出火III岩形 震,损失破坏较为严晕,房倒屋塌,人 为50—100米,由笫=三纪厦第四纪玄武岩 成火山地貌,上地很少能被 产开发利 员伤亡,铁路桥墩开裂,铁轨扭曲,地 组成。丘陵顶面甲±fl,由于后期流水作 用,阻喷发时还会淹没村庄、田地,阻 表喷水、冒沙。1973年绥化还曾发生3.7 用切割,起伏较大,坡度较陡。小兴安 塞河道,引起火灾,危害很大。地壳断 级地震,绥化地震医在新牛代第网纪地 帕灾傅贤20061鞭一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_ ;霉 质时期,由于沿松=iI平原东侧的人断裂 冲积扇平原易透水,水上易流失。河流 的构造运动。东部山地与箍地产生差异 高阶地起伏不平,地下水位低,冲沟发 升降运动,并切割了盆地东北的局部隆 育,水土流失严重。中部松嫩平原地区 起和拗陷,致使盆地与山区交界处的构 地势平坦,流水下切尽弱,河道弯曲处 造脆弱部位积蓄能量,导致鹰力集中而 侧蚀强烈,经常发生崩岩塌崖,河床加 孕育地震。此外,还有依兰一伊通断裂, 宽河谷变浅,河流易于改道,每逢汛期。 敦化一密山断裂,萝北一嘉荫断裂等,地 松花汀、嫩江及其吏流行水不畅。致使 震危险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内营力作用形成地貌轮廓下,外营 力进一步作用形成的灾害地貌 内营力作用形成地貌的基本轮廓和 格局,X经外营力如流水、风沙和冻融 等作用精雕细划的进一步塑造,地貌在 基本轮廓基础上发生形态变化,形成各 种类型地貌及造成灾害的地貌。 流水地貌 黑龙『T省地处寒温带、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医,冬季寒 冷漫K,夏季短暂炎热,降水变化人。 雨热同季。省内地形地貌西高东低,西 部大兴安岭山脉,北部小兴安岭山脉, 东南部长白山脉,中部是广阔的松嫩平 原向东北倾斜延伸至三江低平原。西部 台地、山地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系发 育,河网较密;巾、东部平原受地壳下 降运动影响,流水侵蚀下切弱,沟谷少, 河网稀;在以安达为中心的松嫩平原区, 无天然河道。加上平原坦荡广‘阔。形成 广大的 流区,乌裕尔河、双阳河下游 形成无尾河,众多河流下游住雨季漫流, 多沼泽湿地分印;而三江低平原区,河 流下切微弱,一般中小河道多无明显河 J术河身,形成沼泽性河流. .侵蚀地貌 流水形成的灾害地貌, 在山地区表现为河流侵蚀地貌。流水侵 蚀强烈,、?口J谷深切,水流湍急。叉山丁 森林采伐过度,山坡较陡处冉遭遇暴雨 时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水土 流失,冲毁农田、房屋、道路、建筑物 等,破坏性极大。 堆积地貌中东邮低平原区,地下 水发育,形成流水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 河漫滩、河流低阶地、冲积扇平原、古 河道漫滩和河流高阶地。冲积平原排水 畅,引起内涝,低’?口『漫滩易被洪水期 时水淹。河流低阶地常发生盐渍化,东 部地区的河流低阶地则足农业高产田. .o帕灾博贤20061鞠一期 洪灾泛滥。 沼泽地貌 松嫩平原巾部以安达为 中心多形成闭流医。乌裕尔河、双阳河、 霍林河、呼兰河等河流下游进入平原后消 失,到雨季降水量增强,河流排水不畅, 蒸发叉弱。沼泽地貌湿地多 分布。尤其 是在三江平原、兴凯湖地区.河流下切非 常弱,河道多弯曲,又无明显河身,多古 河道分布。并且地下水十分丰富,加之地 势平坦低洼,河流容易改道,常发生淤 积,漫水泛滥, 洋地貌极为发育。 冻土地貌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 区。该 气候严寒,冰缘地貌发育,有 永久冻上存在。大兴安岭地区绎过多次 夷平作用,该地区组成岩石为抗蚀性较 强岩石,节理、劈理发育,在冰融作用 F形成石海、石流坡、岩屑裙等,石条 等冰缘地貌,还存雪蚀洼地、冰雪槽谷、 悬谷。在南柴河林场和五叉沟一线有多 年岛状冻土。小兴安岭地区为轻度寒冻 地区,冰缘地貌中等发育,北坡累见冰 卷泥,南坡见岩 坡、泥流阶地。只有 大兴安岭地区形成独立冰缘地貌。由于 冻土存在,林木根系自由向下伸展困难, 遇大风时极易被吹倒。冻土区冻融、冻 胀、冻裂、冰楔作用较为普遍发生。冻 融作用在春灭季节使道路到浆,冻胀作 用在夏季引起地表沉陷。桥梁、涵洞、 隧道在冻裂作用下冻害致裂,冻土区冰 楔作用使含水量大的地区形成冰鼓严重 破坏地段。冻土热融作用易使地表滑塌, 融冻使石条、石流坡蠕动破坏房屋、建 筑、道路、农田等。也发展了冰雪和特 色物产以及寒地黑土物产旅游观)匕,前 景l‘分广阔。 风沙地貌 黑龙汀省地处温带、寒 温带,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多大风, 春季大风尤为频繁。从牟新世 束,气 候转为干燥,全新世早期住松嫩平原西 部形成一些沙丘、沙垄大多也已固定。 全新世晚期由于植被破坏,风沙作用更 强烈了。在嫩江及鸟裕尔河卜流泰来 泰康齐卉哈尔一富裕一线。土壤土层 薄加之风吹日晒,土地沙化,形成大片 沙丘、沙地等风沙地貌景观。风蚀外力 作用常形成风蚀波状平原、风蚀洼地。 多分布于泰康一带。也有部分地区季节 性积水严重,成为沼泽、泡沼或形成草 甸,由于蒸发作用强烈,水分中的盐分 逐步积累,这些地区土地盐碱化较为严 重。河流两岸的一、二级阶地上风积地 貌主要形态有沙丘、沙垄、波状沙地。 其结构特征反应了河流作用的深刻影响, 在太平川、长岭一带延伸达数十公里。 由粉细砂组成的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 其上自然植被主要足榆树草丛,植被破 坏后,体沙复活,在风力作用下沙土飞 扬,沙丘移动,掩埋耕地,阻塞道路, 填塞水井,甚至淹没房屋,造成严重风 沙灾害 总之,黑龙汀省灾害地貌的类型比 较复杂多样,全省内灾害地貌分布广且 致灾比较严重。冈此,住国土整治和开 发利用上要因地制宜实施改良,分别采 取生物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等多 种方法,减少危害,化害为利,努力使 其变为宜牧、宜林、宜农和宜水产养殖 的生产土地资源,达到合理利用国土资 源的FI的,发挥其效能,为人类生产和 生活提供物质和能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