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慈母情深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七年级语文(上)学案

第三单元 《慈母情深》 2010-8-17

教师寄语:教师寄语:满室书香,待你用心去读。读中有悟,方领读书之乐。努

力吧,你能行!

课前热身:(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并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画出来。)

1、请你上网搜索或查阅有关资料,收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谁收集得全面.

2、学法指导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用品析法进行阅读:

(一)品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品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⑴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⑵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⑶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品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客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

(三)品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梁晓声及小说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 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1.不动笔墨不读书,用“_____”勾出生字、生词,用“﹏﹏”勾住你欣赏的句子。 2.给加点字注音。 桀骜..不驯 号.啕 惴惴.. 攥.

着 虎视眈眈.. 怂恿.. 龟.裂 濡.湿 疥疮.. 怪诞. 粘.絮 3.解释下列词语。 桀骜不驯: 虎视眈眈: 怪诞:

你认为还有哪些字词易错呢?请写在下面,与大家共享。 4. 字词过关:(任意抽查三个字两个词,你敢迎接挑战吗?) 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我自信!我参与!)

本文作者为了表现慈母情深这一主题,选用了两个典型事件:

一是: ;二是: 。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环境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2. 品味文章重点语句,深入体会文章主旨。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1.分角色朗读母亲带“我”讨回书的那部分。说说看,“葛里高利”为什么叫来一辆小汽车,把“我”和母亲一直送到家门口?

2. 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渲染这一环境?

3、课文中哪些词句能表现“慈母情深”?(提示:主要是找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 从文中找出例句,细细品味,并体会语气,有感情的朗读。

巩固提升(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好又快!) 必做题:(相信你一定能轻松过关!)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为你挣钱的那个地方。 ……

母亲说完,立刻又( )了下去,立刻又( )了背,立刻又将头( )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 )手脚并用的忙碌状态。

1、请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课文还涉及了母亲旁边的一个女人,是不是多余之笔?

4、仔细阅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⑴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⑵进行了 描写。

⑶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细致的观察? 选做题:(恭喜你!已经完成当堂任务!你是最棒的!加油!)

1、 积累有关母亲的名言和古诗句各两句。

2、 请你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以“母爱”为话题,巧用描写方法,写一篇不少

于200字的小短文。

学后记:

学有一得:

学后有疑:

解决情况:是( )否(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