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10 爬山虎的脚

来源:爱够旅游网
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编制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会说出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一、预习

1、初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和好词好句,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掉,并把第27页的字词工整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再读课文,我看了课题后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什么特点?

3、通过阅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第( )至第( )自然段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其他两个自然段写( )、( )。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可以把课文分成,可把课文分成( )段,第一段( 自然段)写( )。第二段( --- 自然段)写( )。第三段( --- 自然段)写(

)。

4、我会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 6、默读课文后,我能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二、自学探究(先自学,再对学,最后小组合作)

1、小组内根据以上预习导学汇报交流 展示学后收获和质疑问题。 (在交流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语句) 2、全班展示收获及质疑。 3、小组互相答疑,教师释疑。 三、合作探究(自由交流,小组合作)

选择题:直 弯

爬山虎脚上的细丝原先是( )的,现在变( )了,这样它才能沿着往上爬。

触 贴 巴 爬 拉 变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是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 )。

四、展示反馈:看拼音写词语。

nèn yè yǐn rén zhù yì xīn xiān shū fu

( ) ( ) ( ) ( ) hén jì chóng dié jūn yún zhú jiàn ( ) ( ) ( ) ( ) 五、作业与练习:会照样子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

要是……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 2、

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能够说明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

趣。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通过阅读,我知道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而作者先介绍了爬山

( )。 2、我会填:

爬山虎生活在( ),按( )到( )的顺序介绍叶子的,重点介绍了( )时期的叶子,这时的叶子的特点是:色(

);排列( )、( );动态

( )。我从中学到作者( 、 、 等。)

3、我还知道爬山虎靠( )巴在墙上的,课文第( 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是( ),颜色是( )。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 )。 二、自学探究:

1、课文是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 2、我的疑问是:

三、合作探究(自由交流,小组合作)

1、小组内根据以上预习导学汇报交流 展示学后收获和质疑问题。 (在交流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语句) 2、全班展示收获及质疑。 3、小组互相答疑,教师释疑。 四、展示反馈

日积月累:小组内交流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并说出理由,再摘抄下来,然后试着背诵下来。 五、作业与练习:

(一)、改病句。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

2、爬山虎的嫩叶。 3、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二)、小练笔: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把观察结果写下来。 六、总结与反思

反思:通过自研学习,我还发现有些问题,最后我的解决。

问题: 问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蟋蟀住宅的选址,从中感受到了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剩下的内容。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讲解住宅外部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找一找蟋蟀住宅的外部有什么特点?

预设A: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师: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概括?

(引导:朝着阳光可以概括为?而且这条隧道是隐藏在草丛中的,别人很难发现,说明它有怎样的特点?骤雨是什么样的雨?(又大又急的雨)下骤雨,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说明它怎么样?)

共同得出:朝阳、隐蔽、干燥。(板书:朝阳、隐蔽、干燥)

预设B: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师:“九寸深,一指宽”是多大?你们知道一寸是几厘米吗?大约是三厘米三毫米,那九寸将近有30厘米。一指宽就是一个手指这么宽。(师比划)这样的隧道对一只只有两三厘米长的小蟋蟀来说够大了吗?足够宽敞舒适了。

预设C:出口的地方总是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 预设:有门。(板书:有门)

师:看看书上的插图,出口的旁边有一丛草,就像咱们房子的门一样,多形象呀!

预设D: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师:除了有门,还有? 预设:平台。(板书:有平台)

师:蟋蟀还在这平台上弹琴呢!看来这小小的蟋蟀还很会享受生活! 师:我们把第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师: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觉得这又是一只怎样的蟋蟀?为什么?

预设1:聪明:能把自己的住宅建造得很隐蔽;隧道倾斜,即使下骤雨都能立刻变干;吃草从来不吃门口的那一丛草。

预设2:能干、勤劳:把门口收拾得很平坦。 预设3:会享受生活:在平台上弹琴。

2、讲解住宅内部特点

师:那住宅的内部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第六自然段,找一找。

预设A: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师:重点在哪个词? 预设:光滑。(板书:光滑)

预设B: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板书: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师:住宅虽然简朴,但是我想,蟋蟀在里面一定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我们把这两句话一起读一读。

3、体会“伟大的工程”

师:作者又是怎么赞叹蟋蟀的住宅的?

预设:假使我们……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指名答,再齐读)(板书:伟大的工程)

师:读到这儿,我们不禁产生一些疑惑,蟋蟀怎么会有修建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作者又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赞叹呢?一起读第三自然段。(齐读)

师:蟋蟀就用这样柔弱的工具修建了舒适的住宅,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呢?那蟋蟀又是怎样用这柔弱的工具修建出这么好的住宅呢?课文7—9自然段着重写了这方面内容,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一下这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圈一圈描写蟋蟀挖掘时的动词。(板书:挖掘)

预设:扒、搬、踏、推、铺。

师: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进行挖掘,你们觉得它盖房子的过程辛苦吗?非常地辛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它盖房子的工具有哪些呢?

预设:钳子、前足、后足、锯。

师:凭着这么简单的工具却能盖出有门、有平台、清洁、干燥的住宅,难怪

作者会这样赞叹——

ppt: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师:当蟋蟀累了的时候,它会怎样?

预设: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师:多么勤劳的小家伙!谁能再读读这段文字?(指名读) 师:其实这些都是作者细心观察后才告诉我们的。读读这句话。 ppt: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师: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有耐心、细心、善于观察……

师:现在,蟋蟀的住宅已经挖了有两寸深,这么宽敞了,已经可以住了,可是蟋蟀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

预设:整修。(板书:整修)

师:它是怎么整修的呢?默读第九自然段。(生读)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是怎么整修的呢?

预设:蟋蟀长时间地进行整修,天气变冷了或身体增长了,它就把洞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它都在里面不停地工作。

师:我们发现了,住宅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整修,要不断地加深加阔。这个过程是十分繁重而漫长的,最后,蟋蟀才能修建了一座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样一个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生接:伟大的工程。)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品味拟人手法及运用

师: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见过蟋蟀的住宅,那为什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就如同亲眼所见一样呢?

预设:因为作者描写得很生动。还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因为作者写得很具体,观察得非常仔细……

师:有同学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拟人手法,请你们在课文中找一找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找到了就自己读一读。(学生汇报)

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能不能也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写小动物呢?试试看。

ppt:仿写: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一种你喜欢小动物。

2、介绍法布尔和《昆虫记》

师: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把书翻到31页读一读“资料袋”。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作品叫《昆虫记》,蟋蟀的住宅就是其中的一篇。老师从作品中摘录了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ppt: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法布尔《昆虫记》 师:希望大家用课余时间阅读《昆虫记》,可以更深地感受到法布尔对这些小生命的热爱与敬佩。

板书设计

7 蟋蟀的住宅 伟大的工程

选址:不肯随遇而安

蔽 敞

bā:~开、~皮 pá:~窃、~手

特点 外:朝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扒 建造: 挖掘 → 整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