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骨伤科多选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1.影响伤病的内部因素包括

A.年龄 B.邪毒感染 C.职业因素 D.病理特点 E.局部解剖特点 2.伤气的病理变化包括

A.气滞 B.气闭 C.气虚 D.气陷 E.气脱 3.损伤局部的特殊症状体征有哪些

A.畸形 B.骨擦音 C.异常活动 D.关节盂空虚 E.弹性固定 4.练功疗法的作用有

A.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B.濡养患肢关节

C.促进骨折迅速愈合 D.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 E.扶正祛邪

5.以下为不稳定骨折的有

A.斜形骨折 B.螺旋骨折 C.多段骨折 D.粉碎骨折 E.横断骨折 6.骨折早期局部的并发症包括

A.感染 B.血管、神经损伤 C.缺血性肌挛缩 D.褥疮 E.外伤性休克 7.骨折移位有哪几种方式

A.成角移位 B.侧方移位 C.短缩移位 D.分离移位 E.旋转移位 8.肱骨髁上骨折易遗留肘内翻畸形原因有

A.桡偏移位未纠正 B.尺偏、尺倾移位未纠正 C.尺侧骨皮质遭受挤压致塌陷嵌插 D.内旋移位未纠正

E.外旋移位未纠正 9.踝部骨折治疗重点包括

A.应绝对解剖复位 B.恢复跟距关节的对位关系 C.恢复结节关节角 D.着重恢复其运动功能 E.注意矫正跟骨增宽 10.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有

A.伤后肩关节、肿帐、疼痛,功能障碍 B.患肩弹性固定于内收20°一30°位 C.肩峰突出,呈方肩畸形 D.腋下、喙突下、锁骨下可摸到肱骨头 E.搭肩试验阳性 11.脱位的早期并发症为

A.骨折 B.关节僵硬 C.骨化性肌炎 D.神经损伤 E.血管损伤 12.眩晕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

A.颈部疼痛 B.头痛 C.颈性眩晕 D.四肢无力 E.猝倒 13.髌骨软化症的阳性体征有

A.抽屉试验阳性 B.侧向分离试验阳性 C.下蹲试验阳性 D.髌骨研磨试验阳性 E.挺髌试验阳性 14.腰突症常见的发病部位为

A.LI/2 B.L2/3 C.L3/4 O.L4/5 E.L5/S1 1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的要点包括

A.儿童多见 B.查体患区有凹陷性水肿或桔皮样水肿改变 C.血培养可查到致病菌 D.X线检查通常一周内有所改变 E.局部分层穿刺可吸出骨膜下脓肿及软组织内的脓汁 16.慢性骨髓炎并发症包括

A.关节强直 B.患肢增长或缩短 C.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 D.病理性骨折或脱位 E.癌变 17.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包括

A.多数病例有外伤史 B.儿童多见 C.主诉是关节局部疼痛 D.晚期X线检查关节间隙消失,发生纤维或骨性强直

E.关节穿刺晚期是脓性,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白细胞和细菌 18.骨关节结核的诊断要点包括

A.大多数有肺、淋巴结核的原发病灶 B.儿童期及青年、成人多见 C.表现有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D.关节呈急性肿胀,红肿热痛明显 E.活动期血沉加快 19.有关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表述正确的是 A.良性者多为成年人,恶性者多为青少年 B.良性者呈膨胀生长,恶性者呈浸润生长

1.ACDE 2.ABCE 3.ABCDE 4.ABCDE 5.ABCD 6.ABC 7.ABCDE 8.BCD 9.BCE 10.ABCDE 11.ADE 12.BCE 13.CDE 14.DE 15.ABCE 16.ABCDE l7.ABCDE 18.ABCE 19.ABCDE 21.下肢长度一般测量法为: 【 】

A.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 B.腹股沟至内踝下缘 C.大粗隆至内踝下缘 D.大粗隆至外踝下缘 E.脐至内踝下缘 22.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 【 】

A.动静结合 B.筋骨并重 C.内外兼治 D.医患合作 E.活血化瘀 23.骨折的移位方式有: 【 】

A.成角移位 B.侧方移位 C.短缩移位 D.分离移位 E.旋转移位 24.下列哪几种损伤在放射线检查时,需加照轴位片: 【 】

A.髌骨 B.腕舟骨 C.跟骨 D.距骨 E.骨盆 25.磁共振显像(MRI)中表现为“非常低的信号强度”的组织是: 【 】

A.皮质骨 B.空气 C.韧带 D.肌腱 E.纤维软骨 26.下列骨折中易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是: 【 】

A.桡骨远端骨折 B.股骨颈骨折 C.腕舟骨骨折 D.距骨骨折 E.肱骨外科颈骨折 27.下列哪些关节内有软骨盘: 【 】

A.髋关节 B.膝关节 C.肩关节 D.肘关节 E.腕关节 28.肩关节脱位的并发症有: 【 】

A.腋神经损伤 B.肩袖损伤

C.肱骨头、外科颈骨折 D.肱骨大结节骨折 E.肱骨干骨折 29.常用的颈椎病的分型有: 【 】

A.颈型 B.神经根型 C.脊髓型 D.椎动脉型 E.混合型 30.慢性骨髓炎X线检查可见有: 【 】

A.死骨 B.空腔

C.新生骨的包壳 D.常有透亮带与皮肤窦道开口相通 E.有时可有病理性骨折存在

21.AE 22.ABCD 23.ABCDE 24.AC 25.ABCDE 26.BCD 27.BE 28.ABCD 29.ABCDE 30.ABCDE

1、伤科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 )

A、畸形 B、肿胀、瘀斑 C、异常活动 D、创口 E、肢体功能 2、摸肿块的内容包括哪些?( )

A、部位 B、大小 C、形态 D、硬度 E、边界 3、伤科切诊中弦脉主病有( )

A、主诸痛 B、主脾胃疾病 C、主心肝胆疾病 D、主肠道疾病 E、主肝胆疾病

4、肢体损伤后血运障碍的体征是( )

A、伤肢远端冰凉 B、伤肢远端麻木 C、伤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

D、伤肢远端畸形 E、伤肢远端灼热 5、下列哪些骨折适用于叩击法( )

A、髌骨骨折 B、骨盆骨折 C、股骨骨折 D、胫腓骨骨折 E、脊柱骨骨折

6、对开放性损伤患者在检查创口时注意( )

A、创口的大小 B、创口的深浅 C、创口的色泽 D、创口的污染 E、创面的整齐

7、伤科闻诊的主要内容有( )

A、听骨擦音 B、听入臼声 C、听弹响声 D、听啼哭声 E、听捻发音 8、摸异常活动常用于诊断( )

A、骨折 B、脱位 C、扭伤 D、韧带断裂 E、神经损伤

1、ABDE 2、ABCDE 3、AE 4、ABC 5、CDE 6、ABCDE 7、ABCDE 8、AD

1.X线平片观察关节腔包含( )

A、关节面软骨 B、关节间纤维软骨 C、关节固有间隙 D、骨皮质 E、韧带

2.骨质软化的X线表现为( )

A、骨皮质变薄 B、骨小梁变细 C、骨轮廓增粗 D、骨密度减底 E、骨结构模糊 3.骨质破坏的X线表现为( )

A、局限性骨质缺损 B、骨质密度减低 C、骨皮质模糊 D、骨小梁模糊 E、骨结构清晰

4.下列疾患X线检查都可显出软组织肿胀,但边缘皆模糊者是(A、炎症 B、肿瘤 C、脓肿 D、水肿 E、血肿

5.X线检查软组织高密度影旬,可因下列哪些因素造成( ) A、血肿 B、金属异物 C、离断的骨碎片 D、碘油 E、脓肿

) 6. CT在骨科的主要应用范围有哪些( )

A、脊柱病变 B、骨折 C、骨肿瘤 D.关节病变 E、复合伤 1.ABC 2.ABDE 3.ABCD 4.AD 5.BCD 6. ACDE

1、急救止血法有( )

A、加压包扎法 B、指压法 C、血管结扎法 D、血管钳止血法 E、止血带止血法 1、ABCDE

1.下列骨折中属于稳定性骨折的是( )。

A.斜形骨折 B.裂缝骨折 C.青枝骨折 D.横形骨折 E.嵌插骨折 2.下列骨折中属不稳定骨折的是( )。

A.斜形骨折 B.螺旋形骨折 C.粉碎骨折 D.青枝骨折 E.裂缝骨折 3.骨折的特殊体征包括( )。

A.疼痛 B.肿胀 C.畸形 D.骨擦音 E.异常活动

4.下列选项中,属于骨折内因的有( )。 A.身体状况 B.骨质本身状况 C.骨的解剖结构 D.周围肌肉的特殊分布 E.肌肉牵拉 5.以下选项中,属于骨折外因的是( )。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重复外力 D.肌肉牵拉 E.患者体质

6.根据骨折线走行方向及形状可以将骨折分为:( )。

A.裂缝骨折 B.粉碎性骨折 C.青枝骨折 D.扁平骨折 E.螺旋骨折 7.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可以将骨折分为:( )。

A.骨干骨折 B.扁平骨折 C.单纯骨折 D.骨骺损伤 E.关节内骨折 8.骨折的移位程度和方向决定于:( )。

A.暴力的大小 B.暴力的作用时间 C.暴力的作用方向 D.肢体近端的重量 E.肢体远段的重量 9.骨折的移位方式一般有:( )。

A.斜行移位 B.压缩移位 C.成角移位 D.分离移位 E.缩短移位

10.造成骨折的外来暴力包括( )。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牵拉力 D.积累性劳损 E.传达暴力 11.骨折常见的移位方式有( )。

A.成角移位 B.侧方移位 C.短缩移位 D.分离移位 E.旋转移位 12.骨折端移位的方向与( )等因素有关。

A.暴力的性质 B.暴力大小 C.暴力作用方向 D.搬运情况 E.治疗方法 13.根据骨折线走向及形状,属于稳定性骨折的有( )。 A.横断骨折 B.嵌插骨折 C.压缩骨折 D.青枝骨折 E.螺旋骨折 14.影响骨折移位程度和方向的因素有( )。 A.暴力的大小 B.体质强弱 C.肢体远段的重量 D.暴力的作用方向 E.年龄大小 15.临床上,骨折移位方式有( )。

A.成角移位 B.侧方移位 C.短缩移位 D.分离移位 E.旋转移位 16.下列症状、体征中,骨折所特有的是( )。 A.疼痛 B.肿胀 C.功能障碍 D.畸形 E.骨擦音

17.诊断无明显移位骨折的重要体征是( )。 A.纵轴叩击痛 B.肿胀和瘀斑 C.环状压痛 D.异常活动 E.骨擦音和骨擦感

18.下列骨折中,易并发损伤性休克的是( )。 A.多发性骨折 B.骨盆骨折 C.股骨干骨折 D.指骨骨折 E.骨折合并内脏损伤 19.肢体主要动脉干损伤的表现有( )。 A.感觉麻木 B.肤温下降 C.肤色苍白 D.被动牵拉痛 E.肢体远端搏动减弱或消失 20.褥疮的成因是由于( )。

A.体质太弱 B.皮下脂肪少 C.长期卧床 D.皮肤本身有损伤 E.合并截瘫

21.骨折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原因是( )。

A.感染后菌血症扩散 B.原有肾脏病变 C.留置导尿管护理不当 D.长期卧床 E.肾脏先天畸形

22.下列骨折中,易出现骨缺血坏死的是( )。 A.肱骨干骨折 B.股骨干骨折 C.股骨颈骨折 D.腕舟骨骨折 E.桡骨下端骨折 23.骨折的早期并发症有( )。

A.创伤性休克 B.周围神经损伤 C.感染 D.血管损伤 E.褥疮 24.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有( )。

A.褥疮 B.缺血性肌挛缩 C.坠积性肺炎 D.骨化性肌 E.关节僵硬 25.下列骨折中易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是( )。 A.桡骨远端骨折 B.股骨颈骨折 C.腕舟骨骨折 D.距骨骨折 E.肱骨外科颈骨折

26.骨折后因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并发症有:( )。 A.休克 B.感染 C.褥疮 D.尿路感染 E.坠积性肺炎 27.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 )。 A.血肿机化期 B.纤维骨痂期 C.原始骨痂期 D.骨性骨痂期 E.骨痂改造期

28.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可分为( )。

A.单纯骨折 B.复杂骨折 C.不完全骨折 D.完全骨折 E.病理骨折 29.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是( )。

A.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B.局部无异常活动 C.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D.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下,上肢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不少于30步 E.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30.防止骨折畸形愈合的措施是( )。

A.有效的固定 B.密切观察 C.再移位后及时纠正 D.定期X线片复查 E.绝对卧床 31.骨折早期可出现下列并发症( )。 A.创伤性关节炎 B.创伤性休克 C.感染 D.内脏损伤 E.血管神经损伤 32.缺血性肌挛缩早期可出现( )。

A.肢体功能障碍 B.持续性疼痛麻木 C、皮色紫绀,皮温下降 D.肿胀、动脉搏动消失 E.肌肉萎缩

33.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有( )。

A.骨折断端接触的大小 B.骨折段血供情况 C.组织损伤的程度 D.骨折局部有无感染 E.固定是否确实可靠 34.骨折愈合过程一般分为三期,包括( )。 A.血肿机化期 B.原始骨痂形成期 C.瘀去新生期 D.骨痂改造塑形期 E.新生骨合期 35.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有( )。 A.治疗因素 B.特殊暴力 C.关节内骨折 D.骨折端的应力因素 D.骨折类型 36.骨膜形成的骨痂有( )。

A.纤维性骨痂 B.内骨痂 C.外骨痂 D腔骨骨痂 E.软骨痂 37.骨痂形成的方式有( )。

A.血肿机化 B.爬行替代 C.骨膜内骨化 D.软骨内骨化 E.组织钙化 38.骨折骨性愈合标准中,X线表现为( )。

A.骨折线模糊 B.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C.骨折线消失

D.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E.髓腔沟通

39.下列因素中,对骨折愈合有影响的是( )。 A.年龄及健康状况 B.断端的血运及接触面 C.损伤程度 D.感染 E.治疗方法 40.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

A.固定与活动统一 B.骨与软组织并重 C.局部与整体兼顾 D.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 E.医疗措施与患者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

41.骨折的功能复位标准中,允许存在的移位方式有( )。 A.侧方移位 B.旋转移位 C.短缩移位 D.成角移位 E.分离移位 42.骨折早期内治法包括( )。

A.攻下逐瘀法 B.行气活血法 C.和营止痛法 D.清热凉血法 E.补气摄血法 43.骨折中期内治法包括( )。

A.和营止痛法 B.行气活血法 C.接骨续筋法

D.舒筋活络法 E.补气养血法 44.骨折后期内治法包括( )。

A.补气养血法 B.舒筋活络法 C.健脾益胃法 D.补益肝肾法 E.温经通络法

1. BCE 2. ABC 3. CDE 4. ABCD 5. ABCD 6. ABCE 7. ABDE 8. ACE 9. CDE

10. ABCD 11. ABCDE 12. ABCDE 13. ABCD 14. ACD 15. ABCDE 16. DE 17. AC

18. ABCE 19. ABCDE 20. CE 21. CD 22. CD 23. ABCD 24. ACDE 25. BCD 26. CDE 27. ACE 28. ABCD 29. ABCDE 30. ABCD 31. BCDE 32. BCD 33. ABCDE 34. ABD

35. ABCDE 36. BC 37. CD 38. CDE 39. ABCDE 40. ABCE 41. ACD 42. ABDE 43. ACD 44. ACDE

3.关节脱位时,必然伴有轻重不同的关节周围的何项挫裂伤( ) A. 韧带 B.肌腱 C.肌肉 D.骨骼 E.关节囊 4.脱位的早期并发症有:( )

A.骨折 B.关节僵硬 C.骨化性肌炎 D.神经损伤 E.血管损伤 5.脱位的晚期并发症有( )

A. 神经损伤 B.肌无力 C.创伤性关节炎 D.关节僵硬 E.骨的缺血性坏死

6.关节脱位手术复位的适应症是( )

A.脱位并发骨折、韧带和肌腱断裂 B. 关节僵硬 C.骨化性肌炎 D.脱位并发严重血管、神经损伤者 E.开放性脱位者 7.新鲜外伤性脱位的治法包括( ) A.麻醉 B.复位 C.固定 D.练功 E.药物 8.关节脱位后固定的益处有( ) A.减少出血 B.有利组织修复 C.防止再脱位 D. 防止骨化性肌炎 E.避免出现感染

9.关于关节脱位治疗中的锻炼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复位后尽早进行锻炼 B.以被动锻炼为主 C.以主动锻炼为主 D.各方向的活动都要进行 E.早期锻炼以未固定的关节和肌肉为主 10.陈旧性脱位具备的体征有( )

A.肿胀 B. 疼痛 C.弹性固定 D.畸形 E.关节盂空虚 11.属于陈旧性脱位手法复位适应证的是( )

A.脱位时间在3个月以上 B. 关节无一定的被动活动度 C.X线检查无合并骨折

D.无明显的骨质疏松 E.无神经损伤

1.ABDE 2.ABCD 3.ABCE 4.ADE 5.CDE 6.ADE 7.ABCDE 8.ABCD 9.ACE 10.CDE 11.CDE

45.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应注意恢复桡骨腕关节面的生理角度是( ) A.掌倾角 B.尺偏角 C.携带角 D.桡偏角 E.背倾角 46.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是( )

A.近折端向背侧移位 B.骨折断端向背侧成角 C.尺偏角变小 D.远折端向尺侧移位E.掌倾角变小 47.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是( )

A.远折端向掌侧移位 B.骨折断端向掌侧成角 C.尺偏角变大 D.远折端向桡侧移位 E.掌倾角变大 45.AB 46.ACE 47.AD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