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绝缘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带正电,电量为2q, 小球2带负电,电量大小为q。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3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 C.
B.
D.
参考答案: A
2.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经过八次
点火变轨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所示为探月卫星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中1、2、3……8为卫星运行中的八次点火位置)①卫星第2、3、4次点火选择在绕地球运行轨道的近地点,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远地点高度;②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③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④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⑤卫星在靠近月球时需要紧急制动被月球所捕获,为此实施第6次点火,则此次发动机喷气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反,⑥卫星在离开地球奔向月球运动过程中引力一定做负功。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④
1 / 10
C.④⑤ D.①⑥
参考答案:
B
3. 如图1所示,ef、gh为两水平放置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ab、cd为搁在导轨上的两金属
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无摩擦.当一条形磁铁向下靠近导轨时,关于两金属棒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下端是N极,两棒向外运动 B.如果下端是S极,两棒向外运动
C.不管下端是何极性,两棒均向外相互远离 D.不管下端是何极性,两棒均相互靠近
参考答案:
D
4. (多选)如图,每一个图中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哪些图可能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
ABC
5. 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性面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在中性面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2 / 10
D.线圈每通过中性面两次,电流方向改变一次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下左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与光滑挡板间,斜面倾角、板和斜面间的夹角均为30°,则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板对球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mg
7.
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当开关S合在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5.5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合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1A,可以推断 (1)电流表的内阻是 2.5 Ω. (2)Rx的真实值 57.5 Ω.
参考答案:
解:(1):设M、N间电压为U,当s在b点时,应有:U=当s合在a点时,根据欧姆定律应有:U﹣5.5=0.2
=6V,
3 / 10
解得:=2.5Ω;
),
(2):当s合在b点时,应有:U=I(解得:
=
=57.5Ω;
答:(1)电流表的内阻为2.5Ω; (2)
的真实值为57.5Ω
8. 电量为2×10-6C的正点电荷放入电场中A点,受到作用力为4×10-4N,方向向右,则该点的场强为_________N/c,方向___________。若把另一电荷放在该点受到力为2×10-4N,方向向左,则这个电荷的电量大小为__________C,是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参考答案:
9. 电子射线管放在两个磁极之间,电子束的偏转方向如上图中虚线所示。蹄形磁铁的A端是 极。
参考答案: ___N____
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
方向经过三个过程变化到状态B.
(1)气体在状态B时的分子平均动能____(选填“大于”、
4 / 10
“等于”或“小于”)在状态A时的分子平均动能; (2)气体在由状态A到状态B,气体 (选填
“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
等于
11. 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低的传感器示意图,A为固定的导体芯, 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体,C为导电液体,把传感器接到图示电路中。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如果发现指针正向左偏转,则导电液体的深度h的变化是正在 ,说明电容器的电容 (填“增大”或“减小”)。
参考答案:
12. 1m的均匀金属杆,两端焊接等长的细软导线,悬挂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两点上,abcd所在的区域内有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当ab中通以如右图所示的电流时,金属杆ab偏离原来的位置到两根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保持平衡,如果金属杆ab的质量为kg,其中通过的电流强度为10A。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T。(g取10m/s2)
5 / 10
参考答案: 1T
13. 如图所示,某变压器有两个线圈,如果把它当作降压变压器,则线圈 ▲ 端(填L1或L2)接电源,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是 ▲
参考答案: L1 5∶1 ;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同学测定一根金属丝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最金属丝的直径如图9中a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在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时,将选择开关调到欧姆挡\"x10\"挡位并调零,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该:
①.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____(选填\"x100”或“xl”)挡。
②.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欧姆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零刻度处。再次测量电阻丝的阻值,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b所示,则此段电阻丝的电阻为________
。
参考答案:
6 / 10
(1)0.805(或0.804或0.806) (2)×1 12
15. 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上左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mm,图(b)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__mm.
参考答案:
(1). 0.010(±0.001) (2). 6.870(±0.001) (3). 6.860(±0.002)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解:图(a)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0mm,可动刻度为1.0×0.01mm=0.010mm,所以最终读数为0mm+0.010mm=0.010mm.
图(b)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5.5mm,可动刻度为37.0×0.01mm=0.3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5.5mm+0.370mm=5.870mm.
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5.870mm﹣0.010mm=5.860mm=0.5860cm. 故答案为:0.010,5.870,0.5860
【点评】对于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要了解其原理,要能正确使用这些基本仪器进行有关测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距地面一定高度的O点,以初速度v0沿着水平方向抛出,已知在小球运动的区域里,存在着一个与小球的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强电场,如果测得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恰好是竖直向下的,且已知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L,求:
(1)电场强度E为多大?
(2)小球落地点A与抛出点O之间的电势差为多大?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多大?
7 / 10
参考答案:
(1)分析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有:
v20=2qEL/m………………………………………………………
∴ E=m v20/qL……………………………………
(2)A与O之间的电势差:UAO =E·L………………………………
=mv20/q…………………………………
(3)设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EKA,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分析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有:
EkA=mv2A……………………………………………
vA= gT……………………………………………… 分析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有:
v0=·T………………………………………………
解得:EkA=………………………………………
17. 某晚,美军在伊拉克进行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空降兵,美机在200m高处超低空水平飞行,美兵离开飞机后先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美兵以14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要求,美兵落地的速度不能超过4m/s,g取10m/s2.伊方地面探照灯每隔10s扫描一次,请根据你的计算结果说明,美兵能否利用探照灯的照射间隔安全着陆.
8 / 10
参考答案:
由题意得,飞机高度为H0,落地最大速度为落体结束时速度为
,展开伞后加速度为
,设展伞时离地h米,自由
由运动学公式得 自由下落阶段2g(H0-h)=v
匀减速阶段v-v=2ah
解得h=83m v1=48.4m/s
自由下落时间t1=v1/g=4.84s, 减速时间t2==3.17s, t=t1+t2=8s<10,
所以能安全着陆.只要下落时间小于10s,就能充分利用探照灯的间隔时间安全
18. 如图10所示,长L=0.20m的丝线的一端栓一质量为m=1.0×10-4Kg带电荷量为
q=+1.0×10-6C的小球,另一端连在一水平轴O上,丝线拉着小球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2.0×103N/C,现将小球拉到与轴O在同一水平面的A点,然后无初速地将小球释放,取
g=10m/s2,求(1)小球通过最高点B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丝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参考答案:
9 / 10
(1) qeL-mgL= (3分)
v=2m/s (1分)
(2)F+mg-qE=mv2/L (3分) F=3×10-3N (1分)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