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德提出的先验理念的第二个冲突中,康德提出正论和反论。理性派的正论认为在世界中每一个复合的实体都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而且除了单纯的东西或者由单纯的东西复合而成的东西之外,任何地方都没有任何东西实存着。 在正题的表述中,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面为:世界中,每个复合的东西都是由单纯的东西构成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并且除了单纯东西,或由单纯的东西复合而成的之外,任何地方都没有什么东西实存着。也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单纯的东西,一种是复合的东西,而复合的东西也是由单纯的东西构成的。
我们运用反证法,先假定复合的实体不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那么,当一切复合都在思想中被取消时,就会没有什么复合的部分留存下来。在思想中,东西通过复合行动复合成复合物,当一切复合行动在思想中被取消时,复合物就可以追溯到原来的东西上。反题中除了假设在世界中没有什么复合之物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还应假设在世界中任何地方都没有单纯的东西实存着。这样,在思想中消除了一切复合之后,就没有任何东西留存下来,没有任何实体被给予。因此,我们得出两种结论,要么不可能在思想中取消一切复合,要么在取消一切复合之后就必须留存有某种无须任何复合而持存的东西,亦即单纯的东西。在第一种情况中,可以推出前后矛盾,因为复合是实体的偶然关系,即使把这种偶然关系去掉,实体也必须作为独立持久的东西持存,但如今实体不实存,说明复合物就又会不是由实体构成的,而这与前提假定相矛盾。那么就只剩第二种情况即世界上实体性的复合物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
从而我们得出世界上复合只是单纯的存在物的一种外部状态,在实际中,我们永远不能把这些外部状态去掉而使单纯的存在物孤立起来,达到那个终极实体,在思想中,可以思考其为一切复合中的第一主体。
在反论中,康德提出在世界中没有任何复合的事物由单纯的部分构成,而且在世界中任何地方都没有单纯的东西实存着。在这个论述中,仍使用反证法,不过是从经验派的空间角度来论证,即我们假定一个复合的事物(作为实体)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由于一切外部的关系,从而还有实体的一切复合都唯有在空间中才是可能的。这里提到的一切外部的关系,是指实体间的外部关系,并不包括偶性关系的复合,例如一朵花的颜色、香味、软硬度是不占用空间位置的。因此,我们从空间上来看,复合物与空间是相互对应的,复合物是由多个单纯单纯部分构成,而与之相对应,空间也是由多个空间构成。而且这种空间的可分性是无限的。因此,单纯部分也占据一个小空间,但这种小空间是可分的,包含着彼此外在的杂多,即占据空间的东西有一种杂多的相互外在的状态包含在里面,而作为一个实在的复合物不是由偶性复合的,是由实体复合的。所以,单纯的实体就会是一个实体性的复合物,而这是相互矛盾的。
在反论的第二个命题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单纯的东西实存着,在这里只不过意味着:绝对单纯的东西的存在,不能从任何经验或者知觉,无论是外知觉还是内知觉得到说明,因此,绝对单纯的东西是一个纯然理念,其客观实在性永远不能在任何一个可能的经验即空间和时间中得到说明。下面使用反证法,我们假定的是可以为这个先验理念找到一个经验对象;对这个对象的经验性直观被认
为绝对不包含任何彼此外在并联结为统一体的杂多。但对于绝对单纯这个纯然理念,在时间、空间这个经验对象的设定中,不能断言有绝对简单的东西,当未看见杂多时,就说明其单纯,如果精微观察,可能出现杂多状态。因此是无法确定能否找到这个与先验理念相对应的经验对象,无论从什么样的知觉中,都不能推论出这种简单性。因此,既然作为绝对单纯的客体的某物永远不能在经验世界中被确定给予,而感官世界却必须被视为一切可能经验的总和。所以,在感官世界中任何地方都没有单纯的东西被给予。
反论的第一个命题只是把单纯的东西从对复合物的直观中排除掉,第二个命题却把它从整个自然中删掉了;世界中的一个绝对单纯的实体是不可能的,是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因为一个绝对单纯的实体,不可能跟世界发生关系,不可能跟可能经
验发生关系,不可能跟自然界发生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