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的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l5卷第3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ol_15 NO.3 2014年8月 JoURNAL oF CHANGSHA RAIU AV UNIVERSITY Aug.2014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的过程管理 于斯洋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项目的实践过 程,总结作为“大创计划”参与主体在过程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方法,以及对于该 类项目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针对“大创计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创业能力;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3—0308—02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 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 脱颖而出。 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的要求,我国各高校在“十二五” 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 划”)。“大创计划”对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培养创业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也能够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 来,“大创计划”也得到了国家和各高校的大力支持。我国对 于国家级大创项目采取了中央地方财政共同支持的做法,按照 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经费。2012年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实施的第一年,教育部分两批启动学生项目,第一批国家级项 目共有14557项,第二批国家项目共有15465项。2013年共 通过了23305个学生项目[】l。教育部大力支持“大创计划”是 匡 : 亘 二二二二] 希望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活力。 图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 笔者结合参与“大创计划”的实践过程,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的路径探索,意在有效地促进“大创计划”的实施,以 (一)准备阶段 达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目的。 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成功地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练计划,“大创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 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04年我国毕 念,培养综合性人才。该校为保证“大创计划”的顺利开展, 业生人数为280万,而2014年将达到727万,再创历史新高。 依据辽宁省教育厅下发的相关规定和办法,颁布了《东北财 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要转变 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实施 思想观念,变就业为创业,这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 “大创计划”。 能够更好地激发经济的活力。由此可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 (二)审批立项阶段 业能力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在“大创计划”做好相关制度和物质准备之后,该校向各 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今各高校对于 院下发通知,向学生征求申报项目,由此正式进入了审批立项 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重视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 阶段。学生自愿组成项目小组,填写项目申报书。由委员会组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成 织的专家组对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进行分析,评选出校级项 目。然后逐级上报,评选出省级、国家级项目。项目评选结束 立项目小组的方式将知识活学活用,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逐步 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一次次的讨论过程中加深了 后要向社会公示,并由主管校长批准后立项。 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激发学 (三)实施阶段 生的创新能力[2】。“大创计划”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 在“大创计划”的实施阶段,各项目小组通过讨论首先明 养复合型人才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确了创业方向,完成初步的创业计划。对于项目的服务内容进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需要。如今社会面 行深入的探讨,针对项目本身,需要弄清楚项目的服务内容, 临的很大问题是人才的培养难以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因此在人 服务对象,服务流程,盈利方式等问题。接下来,项目小组通 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适当地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 过制定调查问卷、确定调查方案、实施市场调查、数据的总结 质,提高就业能力。“大创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模拟企 分析进行市场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总结成调查报告p]。 在项目进行到中期时该校组织各院开展了项目中期审查。 业的运行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加深对企业经营过程的了解,同 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 中期审查通过答辩的形式对于项目进展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性 [收稿日期]2014.03.25;[修回日期]2014.05。10 [作者简介】 于斯洋(1993.),女,吉林磐石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治理 于斯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的过程管理 309 成果、项目进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下一步研究计 划以及项目经费已使用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中期检查结束之后项目小组开始计划分析,对于项目构 想进行细化,撰写商业计划书。项目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明确了 项目内容,主要针对市场分析、公司概述、组织团队体系、融 资策略、营销策略、财务管理、风险以及愿景几方面对项目进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需要及时建 立相关的追踪评价机制,做好“大创计划”的后续工作,让其 发挥出最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大创计划”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形成 行了清晰的规划。最终小组成员将讨论成果总结成商业计划 书。接下来进入模拟运营,其主要是将项目之前的构想付诸实 践,查缺补漏,寻找项目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项目小组建立 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并撰写了虚拟企业运营报告。 在“大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该校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 积极性,对于项目的内容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性 意见。激发学生自主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科 研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 (四)结项阶段 该校在项目实行半年或一年后进行项目的结项工作。由项 目小组填写结项报告,其内容包括项目的完成情况、投入产出 评估、市场价值及前景评估、运营模式推广、风险应对、费用 使用、经验总结以及项目小组自评和对指导教师的评价。该结 项报告不仅让小组成员总结项目的完成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让 小组成员反思项目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项工作是由“大 创计划”委员会选出的专家组来对结项报告进行匿名打分,评 估项目的完成情况。根据打分的结果评选出优秀项目,对于存 在问题的项目不予结项。该校共有105个项目申请结项,其中 103个项目通过评审,l1个项目被评选为优秀项目。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过程管理与存在问题 (一)“大创计划”的配套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十分重要,但理论学习也是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 架起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如今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尚未 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上课内容主要注重于书本知识,上课形 式较为单一。因此学生在实行“大创计划”的过程中还没有充 分完整的理论知识对项目进行支撑。 (二)“大创计划”的经验信息交流不够畅通 在“大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小组之间没有形成 良好的沟通。其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学校发布的通知和布 告,而经验的获取主要是通过项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 经验。“大创计划”缺乏一个可供项目小组和学校之间、各小 组之间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学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对于“大创计划”的建议难以尽快向学校提出。另一方面, 各小组之间缺乏沟通也难以交流经验和心得。经验信息的不畅 通降低了项目的实施效率,因此要及早建立“大创计划”的交 流平台。 (三)“大创计划”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大创计划”的评价主要是以专家评价为主,注重项目的 完成情况,强调以结果为导向。但在评价中忽视对学生的过程 评价,对于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重视不够,这样也 难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难以推进创新刨业教育更好地 发展。在评价考核之后仅对于评价结果进行公开,而没有具体 阐明评价标准和评价理由,这样也难以使学生认识到项目本身 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考核机制指引着“大创计划” 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尽快完善评价机制,以便于更好地推进创 新创业教育的前进。 (四)缺乏有效的追踪机制评价“大创计划”的延展性和 后期效果 在“大创计划”实施结束之后,对于项目的延展性和市场 效果并没有进一步的追踪。而更多项目关注的重点仍然停留在 理论层次的研究,并没有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没有凸显出市场 效果。“大创计划”的核心也是希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 完整的创业知识框架,因此各高校应相应开设相关课程,让学 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不要拘泥于课程的形式,要重视 实践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 也要通过模拟运营、参观访问、实地调查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 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与领悟。 (二)建立完善“大创计划”交流平台 目前在“大创计划”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信息和经验较 为零散,没有有效的整合。应该加快建立关于“大创计划” 的交流平台,设立一个门户网站,供参与项目的师生交流学 习。对学生而言,网站既可以保证信息畅通,可以使学生短 时高效获得丰富的资源,又可以与他人交流实践经验,获得 更快的提升。对学校而言,学生在“大创计划”施行的过程 中可以积极地对学校建言献策,以便推进“大创计划”ilOiN 有序地开展。同时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学生经验交流会,分享 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三)改进评价考核体系 对于“大创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 的评价考核体系。首先可在项目初期将考核标准量化,并与 参与项目的学生代表进行讨论加以改进,让学生有明确的努 力方向。同时考核的内容除了要注重项目完成结果,也要关 注项目进展过程,以过程为导向。关注学生在项目进展过程 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并关注如何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应变 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要做到公开透明, 考核过程要有学生代表加以监督。最后,除了告知考核结果 之外,还应告知考核小组对于项目的建议,以及给出评判的 原因。让学生通过不同专家给出的意见总结实践经验,以更 好地推进项目的运转。 (四)对“大创计划”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 目前在“大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追踪 评价机制,对于项目后续的延伸性和延展性关注度不够。因此 要对“大创计划”进行后续管理,对于项目执行的市场效果进 行关注和评价。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将“大创计划”的项目转 化为创业实践,将创业的构想落到实处。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 措施来激励学生创业,例如在创业初期提供咨询服务,实行税 收减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另一方面,对于“大创计划” 的后续实践要及时地进行跟踪评价。建立健全跟踪评价机制可 以体现出“大创计划”的实施效果,展现“大创计划”为社会 创造的市场价值。同时在后续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创业的问 题给予帮助,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中,促使“大创计划” 更加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l18.121. [2】蔡志奇,黄晓珩.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J].高教 论坛,2013(8):38-40. [3】王海良,任权昌,喻洋,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中国电力教育, 2013(25):216 17. [编辑:胡兴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