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元
一、文学常识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女神》、《星空》 伊索,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后人汇集后归在伊索名下的。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编著的。 二、加拼音,并注意字的写法。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陛下( ) 头衔( )
骇人听闻( ) 钦差大臣( ) 随声附和( ) 三、全文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皇帝喜欢穿新衣服,(爱新装)是故事的引子。 第二部分,第2至4段,叙述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做新装)是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第5至22段,叙述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看新装)是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叙述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展新装)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第一段
1、 概括这一段
皇帝爱新装成癖(四个方面的表现) 2、 这一段的作用
以夸张的手法写皇帝爱新装成癖,且引出了下文的骗局。
3、 “既不„„也不„„也不„„除非„„”突出强调皇帝昏庸荒政、爱慕
虚荣的特点。
第二段
1、本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爱新衣成癖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第五段
心理描写①“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是皇帝心虚的表现,他怕自己看不到布料,怕别人说他„„
②“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这是强作镇定的表现,为自己壮胆
7——13段写老大臣去查看布料,对其进行了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心理描写),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神态描写)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语言描写)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动作描写),“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非常满意。”
15——17段写诚实的官员去查看布料,对其进行了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 “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心理描写,年轻得志,有点自我怀疑。)
课文写另一位官员看布料,写得远比老大臣看布料简单,又写出了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这就避免了描写同一人物的雷同。
19——22段写皇帝亲自查看布料,对其进行了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心理描写,流露出了吃惊和怀疑)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语言描写)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动作描写)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的快乐——穿新衣,测官员
官员的快乐——给皇帝留下了称职的印象,保住了官位。 骗子的快乐——骗局取得了成功,得到了金钱和荣誉。 33——35段
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百姓有顾虑,怕别人说他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第36段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却又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怎样理解?
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是为了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住专制统治。这恰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皇帝、大臣、百姓说假话的原因分别是: 皇帝——怕 大臣——怕 百姓——怕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穷奢极欲、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阿谀奉承、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骗子——奸诈、狡猾、贪婪
百姓——胆小怕事、虚荣、没有主见 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叶圣陶的续写
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去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从天上掉下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于是大家就推举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当上了皇帝,造福于民!
听写生字
骸骨、葱茏、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峰峦、轻盈、弥漫、一霎间、 扰乱、匀称、狩猎、哀号、喧嚣、喑哑、静谧、篡夺、劫掠、窸窣作响、更胜一筹、开膛破肚、喙、倏忽、黯然缥缈、风定天清、碧瓦飞甍、高插青冥、直接霄汉、连亘
《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