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扬子石油化工 2006,21(2) (Ij. v、罂我国聚乙烯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 聚乙烯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和消费量最 大的品种,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2005年国内聚乙烯产量为5 290 kt。同 比增加17.1 ,全年进口量5 260 kt,同比增加 以后,主要由于时处农用膜料的需求淡季,下游 企业又不太景气,有效需求锐减;其次资源量的 增加,特别是赛科低价产品钓投放,不但冲击了 市场,也使得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供大于求的局 面;其三受乙烯单体价格不断走低和外盘报价下 滑的影响,导致整体行情逆转下滑。其中低压料 零星交易一直比较正常,加上资源量一直偏少, 因此供需相对平衡,下滑幅度明显小于聚烯烃 5.7 ,全年的表观消费量为10 493 kt,同比增 长12.9 9/6。2005年聚乙烯承接近年来良好走 势,继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强势特征,产销量继 续保持增加,价格处于相对高位。 1 回顾2005年的市场走势 一其他品种。下半年市场在盘整过程中经历了多 次反复,8,9月份是农膜备料囤货的小高峰期, 在线型料的领涨下,价格温和回升。12月份, 是供需基本平衡,市价高位运行。2005 年1—4月份随着需求的逐渐放大,市场交易也 由淡转旺,其价格一直处于攀升态势,盘中创出 历史最高价格。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42和高 压5000S为例(见图1),4月份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7042涨至12 600元/t,较年初上涨1 800 元/t,涨幅达16.70 ;5000S涨至12 050元/t, 临近年末,受市场资源越来越少以及石化厂家 普遍上调出厂价格等两大利好的刺激,相继出 现了两轮反弹行情且势头比较强劲。高密度聚 乙烯年涨幅位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年均价 较上年同比上涨14.32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上 涨10.24 ,低密度聚乙烯上涨4.5 ,因此市 价基本在高位运行。 较年初上涨1 750元/t,涨幅达17.o0 。5月份 日期 图1 2005年聚乙烯市场走势 二是购销两旺。2005年中国塑料城聚乙烯 年销售量达到591 kt,较上年大幅增长35.3%, 居五大类通用塑料之首。其中线型低密度聚乙 烯年销售量在177.3 kt,同比增长62.36 ,涨 幅最大,低密度聚乙烯的年销售量在118.2 kt, 同比增长26.3%,高密度聚乙烯年销售量在 285.7 kt,同比增长24.6 。HDPE因为其在中 空、薄膜、管材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而继续保 持高速增长,而LDPE的需求将面临着LLDPE 产品的激烈竞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扬子石油化工 2006年第21卷第2期 2 2006年聚乙烯市场利好利空因素并存 控制固定资产规模,特别在对房地产实行严厉的 调控下,聚乙烯市场的需求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2.1 有利因素 2006年价格有小幅走低的可能。同时人民币的 一是国内外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国内外 升值,一方面进口货物的成本有所降低,另一方 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国内对合成树脂需求继续 面也减少了部分下游核销厂家的利润空间,进一 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另外,合成树脂的消费领 步加大了国内市场的销售压力。 域也不断得到扩展。从消费结构看,低密度聚乙 二是国内增产扩能过快,市场的压力逐步 烯的主要用途仍将集中在膜、片制品和注塑制 显现。近年来国内聚乙烯增产扩能过快,2005 品;而在高密度聚乙烯的消费结构中,吹塑制品、 年新扩建装置纷纷投产,其中包括大庆石化200 注塑和膜片制品仍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kt/a新高压装置,扬子石化一巴斯夫400 kt/a 二是2005年随着上海赛科和扬子石化一巴 的聚乙烯装置,上海赛科600 kt/a的聚乙烯装 斯夫新建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乙烯产能已达 置等,2006年国内有更多的聚乙烯装置将建 7 530 kt/a,全年乙烯产量为7 555 kt,同比增长 成,如中海壳牌的450 kt/a的聚乙烯装置,吉 2O.4 。预计,全年乙烯当量消费量达8 820 林石化300 kt/a的聚乙烯装置。同时独山子、茂 kt,市场缺口依然巨大。预计,2010年,我国乙 名石化以及中石化和SABIC合资项目也将陆续 烯产能可达16 230 kt/a,乙烯当量缺口仍高达 开工建设。随着这些装置的陆续投产,市场竞 10 770 kt,因此我国乙烯工业还有较大发展空 争不断加剧,一定程度上抑制聚乙烯市场向上 间,不存在过热问题。 发展。 三是聚乙烯市场需求仍将平稳增长。从国内 三是能源以及原材料对聚乙烯的成本压力。 聚乙烯消费状况看,近年来国内高密度聚乙烯需求 国内消费物价的大幅增长,特别是近期国内能 明显高于低密度聚乙烯,目前国内高密度聚乙烯需 源、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供给紧张状况没有缓 求已占聚乙烯需求的42 。据有关方面预测,聚乙 解,同时电力短缺、运输压力的增加,对聚乙烯生 烯的需求量将以79,6或更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即使 产商造成一定压力,并且这种压力在2006年仍 考虑到新增产能,2010年聚乙烯供应缺口仍有 将延续。 5 000 kt。预计到2006年,高密度聚乙烯需求将增 四是原油政策、国际政治以及自然灾害等不 加到4 300 kt,进口将增加到2 900 kt低密度聚乙 确定因素对塑料市场产生的阶段性影响。 烯需求预计将增加到超过1 800 kt,进口将达700 综合以上因素,2006年则是利多利空因素 kt。预计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需求将增加到3 500 并存的局面,并交替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主导因 kt,进口将增加到2 000 kt,进口量仍占总需求量 素,市场总体走势将谨慎乐观,并在相对高位震 50 以上。至2010年其需求将超过14 000 kt。 荡运行,市场分歧会加大,波动性也会加剧,整体 2.2 不利因素 情况估计不如2005年。 一是宏观经济对塑料市场的影响。在国家 (生产经营部潘建宇供稿) l OI S发布中国聚乙烯市场报告 国际知名石油化工价格评估和市场信息服 进行评估和分析,还深入解析了中国市场与亚 务机构ICIS价格报告,2006年2月22日在上 太、欧洲、美国等国际贸易伙伴之间的互动关系。 海发布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全新中文版聚乙烯 “中国的聚乙烯市场以超过10 的年增长率,在 报告。这是这家国际知名的信息提供商首次在 全球化工产品市场中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 中国境内发布中文报告。 地位”。 这份报告不仅对中国国内聚乙烯市场价格 (董翠平摘自中国化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