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阳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战略合作和联合办学,提升专业、学科竞争优势; 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学术合作和开展跨文化 研究,拓展科学研究的领域;通过国际合作中战略 第10卷 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及援助等。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 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出:国际合作是世界学术界 的共同目标,而且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 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口]。高校可以根据自 身优势和条件,在上述领域中发掘合作项目,实现 国际合作的广泛性、纵深性与交互性发展。充分利 用本国和他国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优 定位的调整,突显办学特色;通过引入国际性课程 结构体系,改善学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使一般地方高校竞争 力的培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问.而且有了更多发 展的机遇。 二、推进高校国际化的对策措施 势,在办学上联合打造强势专业。 2.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保守、落后的教 国际化的教育观念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 育是没有竞争力的,高校应站在世界的高度解放 前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须从国际的、全球的 思想,转变办学观念,开拓创新。然而高校的国 视角审视。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 际化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过有效的途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1,江泽民同志 径和方法来实现。 在纪念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为了实现现代 1.高校要树立国际教育理念 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 高校要走国际化道路.首先必须树立起国际 学”_4]。这些实质上就是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走 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化的道路。大学管理者必须审时度势,更新思 (1)课程的国际性。课程的国际性是高等教 想。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建立国际化的教育目 育国际性的基本因素。美国哈佛大学的课程在战 标,要克服闭关自守的地域观念,面向世界、面向 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论是本科课程、研究生 国际市场办学,树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学会经营, 课程还是专业学院的课程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 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资金和成果,在社会和市场 国际性。有关比较政府学的课程、不同经济制度 中运作,积极在国际环境中开拓办学市场。大学应 方面的课程、国际关系方面的课程、人类学课程、 用市场的观念、机制与方法,努力扩大外国留学生 世界各国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课程不但进入课程 规模,提高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的份额。 体系,而且成倍增长,课程的范围不断拓宽,内容 3.高校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国际化提供财 不断加深。 力支持 (2)高校要加强地区研究,拓展学术视野。很 (1)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国际化的财政支持 多高校包括一些学术组织,加强地区研究,最初 由于高校的国际化不仅会使受教育者受益, 都是出于政治目的,也就是为政府当局提供一些 同时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有关的国际政策的依据和建议。但现在,加强地 政府就有必要为其国际化提供财政支持。高校也 区研究已经成为高校走国际化道路所不可或缺 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创新基地。政府应 的重要内容。因为,高校要参与国际上的人力资 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 本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必须要了解其他 今天,没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雄厚的经费投入,高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现状、态 校就不可能从事高精尖的科学研究,不从事重大 势及趋势。因此,就有必要将不同学科领域的人 的科学研究,就根本无法跻身于学科领域发展的 文学者、社会科学学者和其他学科的学者集中在 前沿,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就,也就很难得到真正 一起,尽可能多方面地研究一个地区的多种文化 的创新活动的训练,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如果 并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不仅会拓展学术领域,而 高校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与他国进行合作.势必 且会使学术研究充满活力,同时,有助于推动高 会处于被动地位。也就是说,虽然学校在合作研究 校国际化的进程。 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重要的智力资源,结 (3)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果却没有完全享受到应有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 与交流。国际合作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 权。因此,政府对高校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并 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 增加财政拨款.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利条 访、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 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穆旭:关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27 (2)企业对高校国际化的财力支持 港人.25%是到过国外留学的内地人,12%是到过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 新.就意味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最终失 败 很多优秀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创新团队,但 国外留学的台湾人。再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在 纽约和伦敦设立了教师招聘办事处,派专人到欧 美、日本、澳洲等地名牌大学物色人才,高薪聘请 著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而美国更是以其强大的 政治影响、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教学科研条 件和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优秀 的专家学者。2O世纪9O年代以来美国每年都要 接受数千名外国学者的访问。威斯康星大学一年 要聘用600名外籍教师 ]。这些事例无一不说明 了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对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 的重要性。 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自身的创新需求。由于高校 有着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促成了企业与 高校的紧密合作。一方面,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 术、管理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的企 业进行合作,高校可以争取到一定数量的研究经 费和先进的研究设备.这对于弥补科研人员研究 经费的不足和改善科研条件都是一条行之有效的 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推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3)国际基金组织对高校国际化的支持 当今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 一诚然.对我国很多高校来说.国际化的道路还 很漫长,但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今 国际上激烈的校际竞争中,高校要发展壮大自己。 就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高校要努力探寻适合自 己的国际化途径.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取得在人力 资本和智力资本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我国的高等 教育也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 持.从而促进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贫困、健康、环境保护 问题以及提高妇女、儿童地位和争取平等、自由 等。这些方面是很多国际基金项目所资助的重要 内容。对高校来讲.国际基金项目的获得,既是拓 展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又在一定程度 上代表了高校某一学科所达到的水平和具有的国 际竞争力。因此.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 一些国际科研项目.这也有助于推进高校的国际 4.高校要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 拥有国际知识和国际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 参考文献: [1] 方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江西社会科 学,2007(2):215—218. 化进程。 [2]陈利民.略论哈佛大学的国际教育理念[J].武汉市教育科学 研究院学报.2006(4):43.46. 具有世界意识、全球观念以及掌握世界科学知识 的国际人才[5_ 大学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采取 积极的“引智”工作.吸引国外专家、学者加入教师 队伍,以保证师资的国际化。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高 校.在“引智”工程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目前,香港各大学的外籍教师已愈40%。香港科 技大学现职教师中.35%是从外国留学返回的香 [3]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3:35. [4] 江泽民.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In],/江泽民文 选: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23. [5] 娄成武.论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 学报,2006(5):1-3. [6]王斌泰.加强国际交流创新校本管理[J].江苏教育,2oo7 (1):1-2.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MU Xu (Intemational Culture&Education Exchange Center,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l 10044,China) Abstract:The necessity of internationalizing China’S universities is discussed.The ways to internationalize China’S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educational concept,administration concept,fund and teaching stuff.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educational concept;administration concept;competitiveness 【责任编辑任仲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