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世界由美苏主导,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儿,因为美苏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对别国都有绝对优势。苏联解体后,超级大国美国也难独霸天下。事实也已证明,不会再有哪一个国家有能力让全世界都对其言听计从(至少今天没有,明天不会)。
分析二十年前,世界几乎是处在一种零和状态中,尤其是大国对小国。小国不听话了,大国可以随便经济制裁你,武力威胁你,甚至揍你,小国基本上只能处于被动状态。虽然,苏联解体后,美国凭其遥遥领先的经济实力,绝对强大的军事实力,仍然可以成为超级大国,但还可以号令天下吗?那只是美国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从1991年,美国人的确打了几次漂亮的仗,但打出了美国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吗?没有。美国人想再次以武力恫吓世界,已经不大可能。眼下的世界,需要的是共赢。没有国家能代表全世界,却又各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自然而然的,世界将进入一种非零和博弈状态。
(博弈论简介: The theory of relative balance about the mobile addicts and soul of animals in the nature and in the expectation of decision makers is called the game theory. (quoted from the article “The Blue Files Unknown to Humankind” in Bible of Game Theory。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或者指动物利用大自然移动的瘾魂,在决策人期待的空间里,形成相对均衡的语文学理论。其应用有著名的纳什
均衡、囚徒困境、以牙还牙、人质困境、枪手博弈、猎鹿博弈、智猪博弈、警察与小偷、斗鸡博弈、协和谬误、蜈蚣博弈、脏脸博弈、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等。)下面将着重介绍非零和博弈是如何体现在当前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中的。
1 非零和博弈简介:非零和博弈是一种合作下的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它区别于零和博弈。在经济学研究中很有用。 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连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 “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譬如,在恋爱中一方受伤的时候,对方并不是一定得到满足。也有可能双方一起能得精神的满足。也有可能双方一起受伤。通常,彼此精神的损益不是零和的。
零和效应: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做出大体相等的让步,方可取得结果,亦即每一方所得与所失的代数和大致为零,谈判便可成功。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越来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赢。
眼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主导世界,相互对抗只能导致双方人力财力的损失与浪费,合作共赢才是时代之流。
(一)中国与俄罗斯间的非零和博弈。
从历史来看,虽然中国和当时的苏联由于种种原因,从结盟、对抗到相互隔绝、互不往来,经历了四十年的恩恩怨怨。但至苏联解体、中俄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两国之间无论是在政治、
经济,还是文化、军事,都有极大的交流和发展。例如,介于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物质基础的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两国在能源、投资和边贸等领域合作中均有重大突破。200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12.3亿美元,2010年双边贸易额更是达到并超过600亿美元。又如, 俄已成为中国主要供油国之一。2004年向中国供油约650万吨,2006年达1000万吨,2010年将达1500万吨。普京(任俄总统期间)还明确承诺优先铺设通往中国的原油管道,将改组后的尤甘斯克公司的13%-20%的股份转让中方,切实履行铁路供油协议等。普京强调将坚定不移地加强与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
虽然中俄两国的关系逐渐加强,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俄目前的亲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逼迫。美国及北约的步步逼近迫使中俄两国互相靠近,两国都需要对方在政治及军事和经济能源上的互相帮助。 毫无疑问,军事上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堪称各国的大哥。然而,美俄谁也不想让对方远远比自己强大,在军事经济上的较劲自然而然地在所难免。而崛起的中国,对于俄罗斯而言,则成为能够很好吸引西方国家注意力的国家,减轻自身发展的外部压力。而中国,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迅速增强。世界担心中国崛起的国家不在少数,为难中国的国家自然也就不在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军事禁运政策,封锁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而俄罗斯不啊(至少没欧美那样绝)。同样,俄罗斯还成为了中国崛起路上的一个重要原材料供给地。现在的国际局势对中俄都不是很有利,已形成了北约、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对中国包围的一种大包围圈。所以目前
中俄只能互相依靠,走得更近了一步。但是万一中美开战的话,俄罗斯就会想坐收渔翁之利,它最少要等到中国消耗怠尽时才会出手的。所以目前中俄既相互依靠,又都在想方设法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焦点引到对方身上,为自己找一个有利的位置。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表象上两国逐渐深化战略合作,这只是考虑到自身利益而已,实则彼此间正进行这一场政治博弈——这场博弈中,双方政客既不想对方被欧美大国打垮,因而彼此间继续深化着一系列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良好发展的举措。然而,中俄又是接壤的经济、军事、领土大国,谁也不想自己有一个比自己强大的邻国而彼此暗地防着对方。但总的而言,为了两国在政治博弈中选择了互利共赢,而不是明里对抗,即实现了非零和博弈。
(二)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需要是非零和博弈。
给中国人民的印象是美国人就没对咱做过什么好事。无论是对台军售,插手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中国与越南等国的南海问题,还是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逼人民币升值。美国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其在远东的经济利益和影响力,以及介入能力,因而总想着给中国制造麻烦,甚至和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组成对我国的一种大包围圈,围堵中国。一句话,美国人就是不想中国崛起,不想中国和平崛起。然而,正如美财长今年一月份预计那样,10年后中国将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足可见,就经济发展而言,美国与中国均对对方有较大的依赖性,以致谁也离不开谁。显然,如果中美两国政要要是头脑一热,选择相互对抗,无论是对本国,
还是对整个世界格局,都不会是什么好事。无论是自身发展需求,还是时代要求,中美两国即使不时会有各种摩擦,实现互利共赢仍是两国领导人共同的长远的认识。也就是,中美关系有别于中俄关系,却同样需要非零和博弈,在相互对抗,相互合作中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三)以非零和博弈分析中日之间的关系。
中国与日本可称得上是几百年的宿敌了,不仅是两国高层之间不能相互信任,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彼此仇恨着对方。我们且不拿二战说事 ,如今两国由于东海划界问题,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两国国内更是有一种爆发军事冲突的躁动。假设如果有一天中日之间再次爆发战争,可想而知,对两国经济都将是沉重的打击,而最终得利不会是我们,也不会是小日本(这个的前提是撇开钓鱼岛最终归谁不谈),美国人也顶多短时间内(中日若再次开战,不会大规模,长时间)发一笔卖小日本武器的横财。对中国而言,对日开战,必将削弱对周边其他国家的顾及程度,藏南问题,南海问题必将在同一时刻凸显出来。我们是不可能有足够精力去应对一群国家的。而日本方面,武力解决中日矛盾,不但更进一步加大中国人民对其的仇恨程度,影响它以后在其最大邻国的投资,日韩竹岛问题,俄日南千岛群岛问题,小日本也是不大可能同时应对的。如今,中日互为双方最大贸易伙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打破共同利益而追逐分歧必将导致双方的共同衰落。所以,中日间,必需冷静看待民族矛盾,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即实现一种非零和博弈。
(四)中印之间应努力朝着非零和博弈发展。
中印作为当前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又是邻国,如果两国出现剑拔弩张的对抗局面,对谁都没好处。1962年,中印在边境发生战争,虽然印度先挑衅开火,却最终败给中国。正如现在一些印度官员所说的那样——当年那场战争的伤口至今难以愈合。印度小三由于这一错误的认识,不断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大幅增兵,致使两国在有争议地区呈现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 然而战争谁都耗不起,中国秏不起,印度更是耗不起。如果有一天,两国发生战争(个人觉得不会仅仅是几天半月的小规模冲突,而是某一国步兵会进入另一国领土的大规模战争), 无论结果如何(即不谈争议地区的归属问题),蒙受损失的仍会是中印双方,得利的只会是北约、俄罗斯、小日本等国家。选择对抗对两国都没好处,而只有合作才会把双方带向共赢的和谐局面。就目前形势而言,印度领导人似乎更愿意两国进行一场零和博弈——只有中国彻底输了,印度才会安生,才能在世界立足。他们也一直这样干,总想着给中国添乱。因此,如何才能让中印出现双赢局面?就只有靠两国领导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努力朝着非零和博弈的方向发展。
合作共赢是时代的趋势,非零和博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大国与小国之间,我们则不能单纯地用非零和博弈去解释。毕竟这个世界仍然充斥着强权与武力。大国对小国仍然是蜜糖加大棒,而小国一般仍然只有听话或者沉默的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