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用性分析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74)
摘要:围岩压力作 实际工程实践中勘察、设计、施工等
环节的重要数据,举足轻重,虽各种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由 来已久,但作为伴随现代科技而大量出现的软弱围岩公路隧 道,围岩压力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的适用性比较模糊。本文
头山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其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 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 力公式的适用性差异。关键词:地基工程;软 &压力;计算; 性中图分类号:U45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 -4011(2017)011 -0105 -03 DOI! 10. 3969/j. issn. 1672 -4011. 2017. 011. 052
700-1600- 500-
/
J—
§ w t
1A
4oo
C3oo
2oo
(a)四级围岩竖向压力与埋深关系
B
前言
8oo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隧道处于地下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空
间, 建 ,必 道围岩压力做比较精确的计算,才在接下来的施工中进行 的支护和 塌等。
道围岩压力的计算 可分为 , 是有卡柯公式⑴、芬纳公式[2]、 公[2]、普氏公式[2]、沙基公式[2]、比鲍曼公式[2]及U •利特公式[2];另 是经验公式有《公路隧道 范》(JTG D70—2004)(以下
《公路 》)公[3]、《路道 范》(TB10003—2005)(以下简称《铁路 》)公式[3]、《水工隧洞设计规范》(LL 279—2002)(以下 《水工 》)公[4]、 《人工 洞 范》(以下 《人工洞 范》)公[2]、 Q系统围岩分级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及 1RMR系统围岩分级体系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
1
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对比
oo oo oo
— oo
oo
§
oo
765432
wt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埋深/m
(b)五级围岩竖向压力与埋深关系 图1 围岩压力与隧道埋深的关系
在深 下,围为五 ,《公路'公式所得结
果要比太沙基公式小;围条件为四 ,除了卡柯公式、全
公式、普氏公式、比鲍曼公式、水工 公式及PMR系统公 外,其公式所得结 差不大; 比鲍曼公式,《水工',在深较浅和较深的 下,其所结果都较小,甚至有可能会小于0,而在中间段,其值又明 显高于其他公式,呈现 头低中间高的态势, 减,这与实际 不相符,故而在埋深到 度后并不用。
RMR系统公式、《人工洞室规范》公式和《水工隧规》公 式是由众多的统 而得到的经验公式,可是因为选取修建 工 的 条件一般较好,从而在实测现场获得的数据显得小 。
而《公路'公式比较特别,在整 并非一条光滑的曲线,而是存在 特殊的中间临界值, 深小 :临界值时,用 公式比较 ; 深 临界值时,应该利用谢家杰公式;而 深大到 度时,围压力会发生突变并进而 稳定, 围本 到了
的承载作用。
公式,从公式本身来看,显 常的简单、明
了, 用 层较 破碎松软的岩层,一旦层埋深厚度 值便显 不适用,有 的局限性。
为 公式未考虑隧道跨度的 ,因此,不考虑其
• 105 •
本文分析隧道围岩压力 深的 ,根据公路工程建
设通用参考数据取值,四及五级围岩的计算 值如表1,各公式下围岩压力与埋深关系见图I
表1
围岩压
参数值道宽
度/?
粘
围岩围岩重度道高另lJ/(kN • ? -1)度/?四五级
内摩擦
角/(。)
道埋
深/m
21.519101015.4615.46
C/kPa200130
3224100100
从图1可以 ,各理论公式或经验公 四级和五级围岩而言,其 的结 来说是 的,压力由小到大为卡柯公式、《水工'公、《人工洞 范》公、RMR系统公式、太沙公式、《公路 '公、普氏公、比鲍曼公式、 公。从总体 ,各公的基本律 小异, 的 值间存在不同, 所 的结 小还是会有所不同。
收稿日期=2017 -08 -25作者简介:赵(1989 -),男,四川达州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隧道与地下工程。
V〇1.43,N〇.ll (T l»i 第43卷第 11 期Nov.,20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 年 11 月
围岩压力随跨度的影响。设隧道为l〇m的开挖高度,埋深 为
H
取值见表2。
表2
号
YK6 +000YK6 +085ZK6 +327ZK6 +460YK6 +580YK6 +346
=50m,其 的取值与
图2所
。
, 算的隧道竖
围岩力学参数值
围岩围岩皸开挖跨 高粘聚力道埋深_
另r(kN.m-1度/m度/m /kPa角/(。)深m 哪
压力随跨度变化
44443419
19191922191818181818188.958.958.958.958.958.95130130130130200130242424243324
9412486877780
深深深深深深
实测所选取的龙头山六个断面的围岩压力稳定值的空 间分布见图3。
(b)五级围岩竖向压力与跨度关系 图2
变化,其值 较
远
围岩压力与隧道跨度的关系
,再变,但比鲍曼公式的值在跨度
其他公式,值
的是,当跨度较小时,其值
呈,
(e)YK6+580 断面
(f)YK6+346断面
由图2不难发现,太沙公式和比尔鲍曼公式呈非线性
图3 各断面围岩压力实测值
以上9种围压力计算
值与实测值垂
表3
卡柯公式
各
围岩压值
小于0。而除了太沙基公式和比尔鲍曼公式,其他公 线性变化,《水工 由 2
'公结果偏小。从图2还可以
差较大。
的不同,各公所得结
龙头山工况介绍及实测对比
到的围岩压力计算
。
kPa
分最大值如表3所
值
YK6 + 000 YK6 + 085 ZK6 + 327 ZK6 + 460 YK6 +580 YK6 + 346
2.1 龙头山工况分析
龙头山隧道位
东
,地处
、京珠国道主干线绕
公路
市黄埔区南岗大庄村,进口为南岗大庄村
行车速度为100高度为13.56洞八车道公路
、下行分离
道
,左线长1010 m,右线
156.5364.25319.96373.97314.64143.1585.5228249.68339.36
170.5164.25331.9445.35314.64143.1585.5228249.68155.54
151.9564.25314.47425.01314.64143.1585.5228249.68197.96
152.5464.25315.23419.47314.64143.1585.5228249.6865
25.4869.61157.16465.53182.1692.6099.00132.00277.2028.28
148.1964.25309.41453.16314.64143.1585.5228249.68275.73
普氏
公式太沙基公式比尔鲍曼公式《公路《路《水工人工洞室
RMR
,口为龙头山森林公园。隧道
km/h,路线
长1 006m,最
m(含仰拱),最
宽度为21.47m,最
最大的分离
为229. 4 m2,道净宽18. 0 m,净
高5 m,为目前国内建 道。
本文对龙头山隧道中六个断面围岩压力进行分析比对, 选取进口,右线YK6 +000断面、右线YK6 +085断面、左线
ZK6 +327断面、左线ZK
+460断面、右线YK6 +580断面、右
岗岩,岩本稳定;四
岗岩,节
线YK6 +346,其中第1〜4、6断面是五级围岩,第三个断面
块状结构,
系统实测压
力值
是四级围岩。其 5级围特征为:微风化
,
级围
较育,
的围岩特征为:围为弱、微风化
2.2各断面围岩压力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1)
值与实测围岩压力值均有一定差距,前面已
(下转第108页)
理较发育, 块状镶嵌结构,隧洞 较稳定,拱部无 支护时可产生局部坍塌。其左线长1 010 m,右线长1 002
m,单洞净宽18 m,净
高8. 95 m。以 的围岩力学参数
• 106 %
V〇1.43,N〇.ll (T l»i 第43卷第 11 期Nov.,20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 年 11 月
静压超过弹性阶段以后,随着轴向静压的增大,岩石试件内 部裂纹又重 低。
在实际的工程岩体爆破开挖过程中,多数岩体是承受循 环的动荷载作用,有许多学者对岩体在循环冲击的作用下岩 石的能量耗散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围压条件 不变的 也会
下,随着
应变率的增加,
实验研究发现, 。
[5] [2 ]
性模量会随之增大。
参考文献:
[1 + 005038 ]
挥作用,进 伤 ,因而弹 会
[1] 戴俊.岩石动力学特性与爆破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2014.
朱万成,唐春安,左宇军.深部岩体动态损伤与破裂过程[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的
的的
;当应变率不变时,随着围压的增加,
[3] 何满朝,钱七虎.深部岩体进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 200\".
[4] 李夕兵,古德生.岩石冲击动力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
版社,1994.
凤强,李夕兵,刘希灵.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砂岩动力学特 性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10):76
会减小。金解 ,会到轴压的较 4
结论
1) 利用改进后的霍布金森压杆装置,通过控制轴压和围压的大小的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动静组合实验,发现当 轴压不变改变围压时,随着围压 ; 度会
化而相应改变。
2) 通过实验显示,随着岩石的动静组合的不同,岩石的弹 处
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当围压不变, ,随着轴向静压的 伤
,
的弹
会
,随着轴向静压的
处弹性,当岩的弹
减小。
,
的强度会.增
,
的强
围压不变而改变轴压时,随着轴压
-85.
[6] 李夕兵,周子龙,叶洲元,等.岩石动静组合加载力学特性研究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 (7): 87 - 95.
[7] 许金余,吕晓聪,张君,等.围压条件下岩石循环冲击损伤的能
力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S2):59 -65.[8] 夏昌敬,谢和平,鞠杨.孔隙岩石的SHPB实验研究[J].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报,2006,25(5):89 -90.
[9] 叶洲元.动力扰动下高应力岩石力学特性研究[D].长沙:中南
大学,2008.
[10] 周子龙.岩石动静组合加载实验与力学特性研究[D].长沙:中
南大学,2007.
的强度会随着动静组合的变
,岩石的弹:量
会随之减小。当轴静压不变,随着围压的增大, (上接第10\"页)
公式的计算结果与一部分实测值较为接近,围岩压力的理论 算
的进
深究很有必要。
考虑
或少数几
2)
围压力公 不一,均不能准确反映在特定围
,围岩压力量值大小受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而
围岩压力计算 ,从而
是,将 没有
2)
的必 围岩压力的
。
围岩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但
考虑在内是不可能的,也
岩状态下的压力值。
3) 具体的隧道围岩情况复杂,由于围岩压力的时空效应,即是实测值,
,
应对措施为宜。
参考文献:[1 ]
伍冬.山岭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研究[M ].北 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描在 刻的围岩压力,在道的而及
以
[1:005077]
由卡柯公式、普氏公式、比尔鲍曼公式、《水工隧 体作业中,当实
。
规》、人工洞室、PMR系统公式本身所固有的缺点,并不适合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此处不 3) 从表3可知,
所在埋深均为深埋,仅有太沙
算得到的围岩压力垂直分量比较接近实测值分量。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龙头山隧道工程为依托背景,选定六个隧道断 面,据每 较,得以分析
1)在
的实际工
围
值,
了
1
围岩压力计算公式下的围岩压力值,再与
深埋公路隧道下的压力。深埋公路隧道下,在
公式中,太沙基
实测值相比
[2] 王成.隧道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L-279—2002
[L].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 ]
严宗雪.龙头山隧道防排水技术[J ]•公路隧道,2005,50 (2): 42 -46.
• 10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