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弟子规教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队员们认识到《弟子规》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瑰宝.

2、引导队员们感悟圣贤、学会做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收集资料。

2、排练节目(讲故事、小品、相声、快板等) 活动过程:

(二)正式部分:包括队会仪式和活动内容。其步骤是: 一、整队,报数.

中队长: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报告辅导员) 二、出队旗,唱队歌 2、中队长:出旗、敬礼

3、中队长:礼毕。唱队歌(伴奏)。

4、中队长:请全体同学面向老师90度鞠躬。请全体坐下。

三、中队长讲话并宣布“学经典国学,做少年君子”活动开始,请主持人上场。 四、活动开始

1、创设情景,走进《弟子规》。

主持人A:打开中国文化的历史长卷,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

主持人B: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天里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请欣赏快板三句半《经典美文进校园》. 我们小队齐上台, 快板声声响起来, 面向各列小队前, 开场。

咱今天上台说一说, 经典美文进校园, 大家认真听一听, 快快说。

书香校园展新容 校本课程创特色, 亲子共读乐无穷。 有特色。

诵经典,读美文, 校园里,班级内, 诵读声声响满园。 有气氛。

家长孩子一起读, 诵读小组来开展, 经典美文入心窝,

好棒!

午间休闲共徜徉, 课堂探讨学本领, 读书廊里醉心书, 没打闹。

经典美文熏陶我, 感悟圣贤学做人, 文明礼仪首当先, 扬美德。

民族文化与经典, 少年君子都来做, 敞开胸膛读经典, 响当当。

传承文明五千年, 你来我来大家来, 要做中华好少年, 好少年。 主持人A::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 主持人B: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蒙学经典。 主持人A: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圣人的教诲,吟诵古人的篇章,感受传统的魅力。全体起立,诵《弟子规》(入则孝)

主持人B:同学们诵读得真不错!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主持人A:让我们走进经典,聆听古老的文明礼仪故事演讲。下面请欣赏故事《 孟宗哭竹 》 主持人B:《弟子规》中有这么几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主持人A: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爸妈是怎么做的?请举例说明。 生:

主持人B:当爸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先欣赏小品《孝顺》。 母:咳„„咳咳„„唉!子:好!打中了,呀!„„啊!„„来啊!我跟你拼了!„„打死你„„打死你„„耶!好!过了过了!好啊!过关了,过关了!母:儿子,几点了?子:„„(继续玩电脑)母:儿子!儿子?子:干什么?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母:我该吃药了,你帮我倒杯水来,好吗?子:(极不情愿地去倒水,眼睛还时不时地看看电脑,把水往母亲面前一放,眼睛看着电脑,水洒出来一些。)母:(脸色严峻,声音严肃)儿子!子:(转过头来)恩?母:儿子,你怎么这么不孝顺呢?子:我不孝顺?不会吧!你看,你叫我倒水我就倒水了,还说我不孝顺?真是的!母:儿子呀!虽然你帮我倒了水,但你的心思仍然在电脑身上,像你这样对待生病的母亲,能算是孝顺吗?子:那我该怎么办?主持人B:(采访同学们)(场下的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子:(鞠躬)谢谢大家!(转向母亲)妈妈,儿子知错了!(低头) 主持人A: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传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我们新时代小学生的责任。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主持人B:其实孝顺父母并不仅仅在于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哪怕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一个微笑也是尽孝道的的方式。 主持人A::请哪队愿意上台诵读《出则悌》? 主持人B:大家都知道“称尊长,勿呼名”,但总是有这样不听话的小孩,这不,有两个家长正议论怎么教育孩子呢!请欣赏相声《教子有方》。 (甲乙两个相向而行,乙面带愁容。)

甲:嗨,老X,好久不见啊,瞧这愁眉苦脸的,这是怎么了? 乙:唉,想心事呗!

甲:你这老顽童也会有心事,怎么回事?

乙:唉,一言难尽啊,你说现在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呢? 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乙:前几天,我到侄子家做客,一进门,侄子的孩子就主动向我打招呼了。 甲:哦,这不挺好的嘛,挺有礼貌啊! 乙:你知道他是怎么和我打的招呼的吗? 甲:招呼还有怎么打?不是说您好?

乙:他,他蹦着跳着跑出来,一边跑一边还问:“老家伙,你谁啊?”差点没把我撞倒!

甲:什么?还有这事? 乙:难不成我还骗您?

甲:这倒是,您那侄子就没说什么? 乙:那还不至于,侄子听了勃然大怒! 甲:然后呢?

乙:自然是狠狠教训了那小娃一顿! 甲:嗯,是该教育教育!道歉了没?

乙:后来那小娃很不情愿地说了声:对不起,叔爷,刚才冒犯你了! 甲:嗯,知错能改,慢慢来了!

乙:就是就是,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甲:嘿嘿,不过我这几天倒是挺乐的! 乙:有什么开心事,也说来听听?

甲:我家那侄子刚和你那侄子相反,教子有方啊! 乙:哦,说祥细点!

甲:那天吃过晚饭,我就想着出去散散步,刚巧就碰上侄子带着孩子也在散步,你猜怎么着?

乙:怎么着,别卖关子了!

甲:那两小子远远见了,就主动过来问了声好,小娃子边问好边还鞠了个躬! 乙:哟,瞧把你美的!

甲:可不是嘛,我还故意装成想事的样子,考验考验他们的耐心! 乙:呵呵!他们肯定走了吧!

甲:诶, 你就错了,他们居然恭恭敬敬地在一旁候着呢! 乙:真是绝了,和我侄子一家这么一比,简直天壤之别啊!

甲:你羡慕我吧! 乙:咦,你以前不也整天愁眉苦脸地向我诉苦的嘛,这是哪路神仙给开了个神丹妙药? 甲:这事我也挺纳闷!这才找侄子问了个明白! 乙:哦,那他怎么说?

甲:他说,这根本不是什么神丹妙药,全是一本小册子的功劳啊! 乙:什么书,这么神奇? 甲:《弟子规》啊,

乙:真有这么神啊,那我赶紧到书店给我侄也买一本。老哥,那咱改天见!(转身便走)

甲:嗨,别走啊,那书是免费赠阅的。唉,心急也不用急成这样吧!

主持人A:如果哪家孩子没礼貌,家长们买本《弟子规》教育孩子,还真不错! 主持人B:下面我们来个背诵《弟子规》接力赛,看看哪一队背得最熟练,好不好?要求:从《谨》背到《亲仁》,每人诵四句。我先开个头。 主持人A:大家说说那个小组背得做好啊 主持人B:下面进行“表演大串烧”,规则:一二人上台表演,场下的同学猜是《弟子规》中的哪一句?

生表演:上学前,对着镜子整理衣装。 生回答: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生表演:妈妈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孩子看看这看看那,皱着眉头,嘟着一张小嘴,表现出不想吃的样子。

生回答: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生表演:老师拿着书本往教室里走,小胖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撞到老师身上,把老师的书本撞掉了。老师说:某同学,你怎么这么莽撞?小胖说:老师,我错了。(鞠躬) 生回答: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主持人A:下面,我们来个《弟子规》知识抢答,看看哪一小队最棒,同学们有信心吗?

要求:先判断后猜该题反映的时《弟子规》中的哪句话,等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后才能举手答题。请听题:

1、小明看到班上有些同学穿着名牌服装,很是羡慕,便回家吵着要爸爸妈妈给他买。( )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怎么做的?

2、一天,小明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很久未见面的好友王刚,两人很兴奋,便约定喝酒去。( )

3、一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在吃饭桌上,小明还没等客人上桌,他就抢先坐下了。( )

4、一天,小明走在放学的路上,看见前方有人在骂架,旁边还围了一些人,他也跑上去围观去了。( )

5、王刚同学生性好动,爱打小报告,喜欢在同学之间说彼此的坏话。( ) 6、小刚不爱学习,整天游手好闲,偷窃斗殴的事总少不了他。但本来成绩挺好的小明总喜欢和他玩在一起,也渐渐学坏了。( )

主持人A:我们都爱学习,个个都是高手,这不,他们又在比试了。请欣赏相声《比试》。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边上台) 乙: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甲:嗨,某某同学,好久不见了,你在做什么! 乙:我在诵读啊。

甲:哦?那你一定读了很多经典美文? 乙:那当然,读与不读差很远呢! 甲:哼,我不信! 乙:哼,你不信? 甲:那你读给我听听! 乙:好啊!

甲:好,洗耳恭听! 乙:“人之初” 甲:(抢着读)“性本善”——这么简单! 乙:喂喂喂,你怎么抢读了?

甲:哦,不好意思,太简单了,谁都会! 乙:那下一句你接着读? 甲:“性相近 习相远”„„“狗不教、新乃牵、教之道、跪以专„„”(摸脑袋)。 乙:(面向观众做动作)呦,这小子还真能背出一点,喂!什么叫“狗不教、新乃牵、教之道、跪以专”?

甲:狗不叫了,姓乃的要牵住它,叫它知道了,就会专门跪在那里等候。 乙:哈哈(笑弯腰)你简直胡说八道。 甲:那是什么意思?

乙:听我来说“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的意思是“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 甲:哦,是这么回事,看来参加诵读还是有好处的,能学到一点东西。 乙:那当然,不信你问他们!(指小组同学) 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甲:那好,我来考考你们。 乙:请吧。 甲:“昔孟母” 齐:“择邻处” 甲:子不学 齐:断机杼。

乙:太简单了,这些我们全会,考别的吧。 甲:好,“路遥知马力”。 齐:“日久见人心”。 甲:美不美, 乙:乡中水; 甲:亲不亲, 齐:故乡人。

甲:黑发不知勤学早, 齐:转眼便是白头翁。

甲:哎呀,这些太简单难不倒你们。古诗方面的? 乙:没问题,请出题吧! 甲:两岸猿声啼不住,

齐:轻舟已过万重山。 甲:飞流直下三千尺, 齐: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好好好,你们还真有料。

乙:那当然,你去打听一下,我们是经典小队!

甲:我想想,哦,有了,我说一句话,你用古诗文表达。 乙:没问题,来吧。

甲:照顾生病的父母亲。

齐: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甲:兄弟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尊重。 齐: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甲:哎,停!停!停! 乙:怎么?我们又错了?

甲:不,你说得很对,我服输了,甘拜下风! 乙:嘿嘿,和我们一起去参加诵读吧! 甲:走,去参加诵读啰! (乙拉着甲,下台) 主持人A:《弟子规》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主持人B:《弟子规》的谆谆教诲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主持人A:诵读《弟子规》,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B:诵读《弟子规》,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主持人A:今天,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诵读成果,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对《弟子规》的虔诚与热爱。

主持人B:同学们,让《弟子规》伴随我们的童年时光,伴随我们成长,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合: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发扬光大

五、中队长:请辅导员讲话。

今天的活动比较成功,大家在欢乐中懂得了许多礼仪知识。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希望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本领用到生活中去,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少先队员。 六、中队长:全体起立、呼号(辅导员) 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回答:“时刻准备着!”

七、中队长:退旗、敬礼、奏乐。 礼毕。

八、中队长宣布活动结束:六(1)中队“学经典国学,做少年君子”中队主题会到此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