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信总 ——黑龙江—— 管l理j科』学 自由何以可能?一“论选择自由与承担责任" 庄芙蓉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永不停止,个体的自由是责任的基础,责任承担是个体自由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自由与责任是对立面的统 一,人的主体性责任意识正是在主体意志自由基础上的选择与实践过程申得以张扬与发展的。 关键词:自由;责任;本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 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 应是内心深处自然地溢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者皆可抛!’,这一流传百年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于 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多, 自由的追求。自由的本质是什么?西方很多思想家 自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现实自由与心灵 个人的物质财富与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都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各式各样的思想流派也一 自由。首先,现实自由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涉及的 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缓解人们的经济压力。 直争论不休。《辞海》中这样定义自由:免于恐惧、 是自由的限度问题,受到社会客观历史条件的制 与上一代相比,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给人带来 奴役、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 约,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无忧无虑的生活,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也带来更 心理状态,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又有不损害他人 其次,心灵自由是指意志摆脱外在约束的能力和 多的压力,工作压力、个人财政压力、承担风险能 的责任和义务。自由的层次是多方面的,有政治 状态,即人们正确地认识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和自 力以及缺乏归属感和使命感等。忙碌成为人们一 的、经济的、思想的等多方面自由,本文拟在探讨 我选择与决定的能力。自由是人所具有的自然权 种生活状态,当忙碌是人自觉自愿的选择,则人是 不是外在的现实性的自由,而是内在的、精神上的 利,人作为理性存在者,有权利按照他自己的意愿 自由的,不论这种选择是在什么前提下做出的,选 自由,以及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来生活,任何人都不应按照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来 择意味着自由,他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被动的 l自由的解读 规划别人的生活。 接受的忙碌,则人的生活出于一种非自由的状态, “自由”是西方政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 2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一种被束缚的自由,如何克服这种不自由走向自 之一,洛克说:“人的自然自由,就是不受人间任何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区分是以赛亚・伯林 由,马克思说道:“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 上级权力的约束,不处在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之 作出的。消极自由,伯林界定为“免于……的自 实现。” I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就在于克服外在的强 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 由”。意为我有不做某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可以强 制,克服外在的强制,不断增强主体的自我意识。 康德也说:“天赋人权只有一项,就是那与 迫我,消极自由的核心即不受强制。伯林的积极自 新自由主义代言人哈耶克认为,“自由不仅 生俱来的自由。”自由是“每个人据其人性所拥有 由,简单地说是“做……的自由”,即某一主体能够 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 的一个唯一的和原始的权利。”理性是自由的,它 有权去做他想做的事,或成为他想成为的角色。伯 而且还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 是一种肯定的意志活动,这种意志是自我立法的, 林在《自由论》中对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进行了批 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自由与责任密不可分。当人 即自我决定的。在康德看来,自由是不受外力强制 判。他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理解为同集体意志相 们被允许按照他们自己视为合适的方式行事的时 并依据理性而进行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只有 关的“积极自由”,而与他所主张的代表个人选择 候,他们也就必须被认为对其努力的结果负有责 当个人意识到自身是自我决定的,这种自我决定 权利的“消极自由”对立起来。马克思的自由概念 任。” 高度诠释了自由与责任的内涵。责任承担与 才成为充分自由的。 强调的是“现实的个人”的自由,这种自由意味着 自由选择是密切相关的。人在一定的自由范围内 在黑格尔看来,自由作为人的本质,就表现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样有其消极的方面和积 做出了何种选择,他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个人根 为自由是理性自决的实践的活动力量。他明确指 极的方面,自由的规定就是通过自由的活动使自 据自己的意愿,在考虑了自己的主体需求以及他 出:“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他自身中具有 身摆脱这些强制的活动过程。因为在当今时代,自 人、社会的需求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并自愿地承担 ‘神圣’的东西;又从它的活动和自决的力量,称作 由的实现是与特定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条件 相应的责任,才是真正自由的体现。 自由。” 从而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得以把握必然性, 联系在一起的。自由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而不仅仅 参考文献 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统一。每一个主体潜在地 是一种存在状态,由于人的活动的存在,才有了自 fl1洛克.政府论fM1■b京:商务印书馆,1964. 就是自我决定的,但是只有当主体认识到表现为 由的存在。 f2]黑格尔.历史哲学『M1上海书店出版社. 外在的或不同于自身的东西,乃是自身在他物中 但是,怎么才能实现这种统一呢?在弗洛姆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 的真实存在的时候,这种自我决定才成为现实的, 看来,消极自由主要倾向于摆脱外在强制,而积极 出版社。1974. 主体才成为自由的。因而自由便成为自我意识发 自由在于积极主动地创造和发展。对于还处在消 f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 展过程的结果。 极自由状态的人们,应该追求积极自由。积极自由 出版社.1974. 在马克思的眼中,个人无疑应是有自由的, 以及获得这种自由的方式就是自发性,它包括爱 f5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M1.北京:生活・ 其依据在于人类本质的自由特性:“一个种的全部 和创造性的工作两大成分。爱是指自发地肯定他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 人,在维护个人的自我的基础上,使自己与他人融 作者介绍:庄芙蓉(1979~),女,江苏淮阴 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自由不在于幻想 为一体。工作不是被迫劳动,而是与自然相互沟通 人,工作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辅 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 的创造性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个人既能保持自我 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能与世界和他人融为一体。 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 3自由意味着承担责任 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两 唯物辩证法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 阴阳、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等,自由的对立面是 把它们互相分开。因此,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 责任,脱离了责任的自由是没有根基的。“人生而 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 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意味着人 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 虽生而自由,却不得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责任 性就越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 是与自由并重的两极,脱离自由的责任会把人压 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 垮,脱离责任的自由会发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对 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 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构成一个整 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因此,自由 体的责任层次,笔者认为,责任不应是背在身上沉 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 重的锁链,不应来自外在的压力而不得已为之,而 一l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