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述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历史贡献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述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历史贡献

作者:李姗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

摘要:农工民主党是现今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在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反蒋抗日救亡御侮:团结抗战和争取民主;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农工民主党;民主革命时期;贡献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76-01

1927年冬,谭平山、章伯钧、季方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表示继续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首先响应并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3日,在第四次全国干部会上,又易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一、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27年中华革命党在上海成立后,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华革命党,在极其艰难险恶的形势下,勇敢地开展了革命斗争,努力开创革命斗争的局面。按照《训令第一号》宣布的计划重点开展了宣传与组织工作,中华革命党利用自己的宣传阵地,创办了《突击》《革命行动》等周刊,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主张“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中华革命党又大力地开展了组织工作。组织黄埔革命同学会与蒋介石的同学会相对抗,中央还派人到各地区发展成员建立组织。他们在上海、北平、天津、四川、山东、江西、福建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组织工作。党组织的建立和初步发展,以及宣传工作的开展对蒋介石的政权造成了极大威胁,也为其以后的斗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反蒋抗日救亡御辱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行动委员会参加了各派爱国民主力量发动的一系列反蒋抗日斗争。“一二八”抗战爆发后,黄琪翔组织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干部和成员以“义勇军名义参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33年春,日军发动对察东的进攻,为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代表冯玉祥与行动委员会代表章伯钧商谈武装反蒋联合行动计划。章伯钧等领导人在北平动员一部分行委成员和青年支持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抗战。为发动反蒋抗日斗争作了军事、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准备工作。 三、坚持团结民主抗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形成了包括各民主党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在内的空前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月10日解放行动委员会在香港致电国民党,郑重提出著名的“八大政治主张”,要求国民党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各种民主权利,以实现全面抗战。

1939年9月9日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提案讨论实行宪政以巩固党派团结问题,强烈要求立即实行宪政。农工民主党及其他民主党派举行了以民主党派参政员为主体的宪政座谈会和宪政促进会,这就推动了重庆各界纷纷举行宪政座谈会。

1946年1月10日,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解委领导人一致认为国民党不取消一党专政,不仅共产党不放下武器,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也不会放下武器,并且要与国民党反动统治斗争到底。1947年2月,解委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会议规定了新的任务和方针,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为农工民主党的奋斗目标加强与中共的全面合作。

四、积极筹建新中国

1947年7月美国决定扩大援蒋,国民党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救济协定》、《中美海军协定》等不平等条约,这激起全国人民反美浪潮的高涨。1948年初农工党在香港与中共有关负责人建立联系,开始了在中共领导下的新军事运动。1948年月2月3日在香港农工党联合各民主党派发表声明《不承认卖国条约》,在此期间各民主党派开展反帝运动争取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同情。1948年9月农工党中央扩大会议所作的决议中着重声明要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和长期合作积极拥护和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1949年,农工民主党首席代表彭泽民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表示,他坚决拥护刘少奇提出的,“不仅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就是走向社会主义还愿意与大家一道的建议,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下去,共同建立新中国。”农工党为筹建新政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民主革命时期,农工党同共产党的关系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加深,农工民主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努力探索富国兴邦的道路,历经艰难曲折,终于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才能得到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存和发展,才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自1930年成立以来,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农工民主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亲密关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和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的结晶。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