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车辆工程基础》考试内容共分七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车辆的发展概况、车辆类型、产品型号及编写规则;车用发动机、底盘和车身部分主要讲述汽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车辆的使用性能部分主要讲述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及车辆的使用性能;车辆材料学部分主要讲述车用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车辆新技术部分主要讲述发动机和底盘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和控制原理。全书在系统探讨相关理论的同时突出了内容的实用性。在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在全面了解汽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基本掌握汽车构造及新技术、汽车理论、汽车材料等知识,从而胜任汽车销售公司,汽车专营店,汽车特许经销店,汽车授权销售服务公司及汽车配件销售公司的营销策划,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管理和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应结合我国汽车工业实际情况,基本掌握汽车构造及新技术、汽车理论、汽车材料等知识,为全面适应汽车营销及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汽车发展史,熟悉轿车的类型,了解其它种类汽车的类型,理解国产汽车产品型号及编号原则,了解内燃机产品型号及编号原则,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
二、考核知识点 (一)车辆发展概况; (二)汽车类型;
(三)国产汽车的产品型号及编号原则; (四)内燃机产品型号及编号原则; (五)汽车的总体构造。 三、考核要求 (一)车辆发展概况
1、识记:⑴ 国外汽车发展简史;⑵ 我国的汽车工业。 (二)汽车类型
1、 识记:⑴ 汽车;⑵ 运输汽车。
2、 领会:轿车、客车和货车的分类方式及具体内容。 (三)国产汽车的产品型号及编号原则 1、识记: 汽车产品型号。
2、领会:国产汽车的型号编制原则。
3、简单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国产汽车(轿车、货车和客车)的型号。 (四)内燃机产品型号及编号原则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1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1、识记:内燃机产品型号。
2、领会:内燃机产品型号的编制原则。 (五)汽车的总体构造 1、识记: 汽车的总体构造。
2、领会:⑴ 各总成的主要作用;⑵ 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的基本构造。
第二章 车用发动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燃机的分类,掌握发动机各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发动机各总成的功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曲柄连杆机构; (三)配气 机构; (四)燃料供给系; (五)润滑系; (六)冷却系; (七)汽油机点火系; (八)起动系; (九)车辆电气设备。 三、考核要求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识记:⑴ 气缸工作容积;⑵ 发动机工作容积;⑶ 压缩比。 2、领会: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3、简单应用:四冲程内燃机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二)曲柄连杆机构
1、识记: ⑴ 曲柄连杆机构;⑵ 活塞连杆组。
2、领会:⑴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与组成;⑵ 气缸体、气缸盖、气缸衬垫和油底壳的功用及基本构造;⑶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的功用及一般构造;⑷ 曲轴及飞轮的功用、构造。
(三)配气 机构
1、识记:⑴ 配气机构; ⑵ 气门间隙;⑶ 配气相位。
2、领会:⑴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作用及分类;⑵ 气门组、气门传动组中主要零件的功用及一般构造。
3、 简单应用:四冲程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 机构的关系。 (四)燃料供给系
1、 识记:⑴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⑵ 过量空气系数;⑶ 柴油机供给系。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2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2、领会:⑴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组成; ⑵ 化油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⑶ 柴油供给系统组成。
3、简单应用: 分析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五)润滑系
1、识记:⑴ 润滑系;⑵ 润滑方式;⑶ 润滑系组成。
2、领会:⑴ 汽车润滑系的作用与组成;⑵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3、简单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六)冷却系
1、识记:⑴冷却方式;⑵ 水冷系。
2、领会: ⑴ 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⑵ 水冷系主要部件的功用与构造。 3、简单应用: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4、综合应用:冷却水的工作循环。 (七)汽油机点火系
1、识记:⑴ 传统蓄电池点火系;⑵ 电子点火系。
2、领会:⑴ 点火系的分类;⑵ 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⑶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的组成。 3、简单应用:实现点火提前的调节方法;
4、综合应用: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八)起动系
1、识记:⑴ 起动系;⑵ 起动机。 2、领会:起动系的作用与组成。 (九)车辆电气设备
1、识记: ⑴ 电源;⑵ 用电设备。
2、领会: ⑴ 车辆电气设备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⑵ 车辆电气系统的特点。 3、简单应用:正确认识汽车仪表。
第三章 车辆底盘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车辆底盘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车辆底盘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掌握车辆底盘主要零部件在车上的位置。
二、考核知识点 (一)车辆传动系 (二)车辆行驶系 (三)车辆转向系 (四)车辆制动系 三、考核要求 (一)车辆传动系
1、识记:⑴ 车辆传动系;⑵ 离合器;⑶ 变速器;⑷ 传动比;⑸ 万向传动装置;⑹主减速器;⑺ 差速器。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3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2、领会: ⑴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及布置型式; ⑵ 离合器的功用;⑶ 变速器的功用及变速传动机构(普通齿轮式);变速器操纵机构;传动比;⑷ 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及应用;传动轴和中间支承。 ⑸ 主减速器的功用及类型;单级主减速器的构造;差速器的类型;半轴与桥壳的构造。
3、简单应用:⑴ 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⑵ 同步器的作用与应用;⑶ 万向节的种类、构造及应用;⑷ 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
4、综合应用:普通齿轮式变速器变速原理。 (二)车辆行驶系
1、识记:⑴ 车架;⑵ 车桥;⑶ 转向轮定位;⑷ 车轮与轮胎;⑸ 悬架。
2、领会:⑴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及车架的分类和应用; ⑵ 转向桥和转向驱动桥的的构造;⑶ 转向轮定位的定义、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作用;⑷ 轮胎规格表示方法;⑸ 悬架的分类及定义。
3、简单应用:⑴ 对减振器的要求及其工作原理;⑵ 结合实例,解释轮胎规格表示方法。4、综合应用:对汽车前轮定位进行分析。 (三)车辆转向系
1、识记:⑴ 转向系 ⑵ 转向半径; ⑶ 转向盘自由行程。
2、领会:⑴ 轮式车辆转向系的组成及转向过程;⑵ 转向原理;⑶ 转向器的种类及应用。 3、简单应用:⑴ 对转向原理进行分析;⑵ 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工作原理。 (四)车辆制动系
1、识记:⑴ 制动系;⑵ 人力制动系;⑶ 防抱死制动系统。
2、领会:⑴ 制动系的功用及组成;⑵ 鼓式制动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⑶盘式制动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⑷ 制动原理。
3、简单应用: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四章 车身及附属设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车身的型式及应用,了解车身的作用和组成,掌握空气调节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安全防护装置。
二、考核知识点 (一)车辆车身
(二)车辆车身型式和构造 (三)车身内、外饰件 三、考核要求 (一)车辆车身 1、 识记:车辆车身。
2、 领会:车辆车身的作用与结构组成。 (二)车辆车身型式和构造 1、识记:车身型式。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4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2、领会:汽车车身型式及应用。 (三)车身内、外饰件
1、识记:⑴ 座椅;⑵ 安全防护装置;⑶ 空气调节装置。
2、领会:⑴ 安全气囊分类和组成;⑵ 空气调节装置的组成。⑶ 空调制冷系统的简单原理。
第五章 车辆的使用性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车辆行驶基本原理,掌握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制动性评价指标,了解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通过性和安全性。
二、考核知识点
(一)轮式车辆行驶基本原理 (二)车辆的动力性 (三)车辆的燃料经常性 (四)车辆的制动性 (五)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六)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七)车辆的通过性 (八)车辆的安全性 三、考核要求
(一)轮式车辆行驶基本原理 1、识记:⑴ 驱动力;⑵ 行驶阻力。
2、领会:⑴ 驱动力的产生;⑵ 行驶阻力的分析。 3、 简单应用:车辆行驶的基本原理。 4、 综合应用:对车辆的行驶条件进行分析。 (二)车辆的动力性 1、识记: 汽车动力性。 2、领会: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3、简单应用:对汽车动力性能指标进行分析。 (三)车辆的燃料经济性 1、识记:燃料经济性。 2、领会:评价经济性能的指标。
3、简单应用:理解等速百公理燃料消耗量。 4、综合应用:提高燃料经济性的途径。 (四)车辆的制动性
1、识记:⑴ 车辆的制动性;⑵ 制动效能。 2、领会:车辆的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3、简单应用:对制动时车轮的受力进行简单分析。 (五)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5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1、识记:⑴ 车辆操纵性; ⑵ 轮胎的侧偏现象。 2、领会:车辆的稳定转向特性。 (六)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1、识记:车辆平顺性。 2、领会:车辆的振动形式。
3、简单应用:理解改善行驶平顺性的途径。 (七)车辆的通过性
1、识记:⑴ 车辆通过性;⑵ 车辆的通过性分类。 2、领会:车辆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3、简单应用:理解影响车辆通过性的因素。 (八)车辆的安全性 1、 识记:车辆的安全性。
2、 领会:车辆安全性的主要内容及应用。
第六章 车辆材料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车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应用,了解新型金属材料和车用复合材料的种类和简单应用,掌握汽油和柴油的性能指标,了解车用润滑剂的作用、分类和简单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车辆金属材料 (二)新型金属材料 (三)非金属材料 (四)车用复合材料 (五)车用油料 三、考核要求 (一)车辆金属材料
1、识记:钢铁材料;轻金属材料。 2、领会:车用金属材料的特性。
3、简单应用:钢铁材料和铝合金材料的应用。 (二)新型金属材料 1、识记:新型金属材料。
2、领会:新型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简单应用。 (三)非金属材料
1、识记: ⑴ 塑料;⑵ 橡胶;⑶ 车用涂料;⑷ 摩擦材料。
2、领会:⑴ 塑料的性能和使用目的;⑵ 油漆涂层材料;⑶ 摩擦材料的使用和组成。 3、简单应用:塑料和橡胶等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四)车用复合材料
1、识记:车用复合材料的种类。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6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2、领会:车用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五)车用油料
1、识记:⑴ 车用燃料; ⑵ 车用润滑剂;⑶ 车用特种液体。
2、领会:⑴ 汽油的性能指标;⑵ 柴油的使用性能指标;⑶ 润滑剂的作用和种类;⑷ 防冻液的作用和应用。
第七章 车辆新技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电子技术在发动机和底盘上的应用,了解电子技术在车身方面的应用,掌握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简单控制原理,了解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掌握驱动力控制系统和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车辆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二)车辆底盘电子控制装置 (三)车辆其它新技术 三、考核要求
(一)车辆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1、识记:⑴ 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⑵ 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
2、领会:⑴ 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简单控制原理;⑵ 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种类。
(二)车辆底盘电子控制装置
1、识记:⑴ 驱动力控制系统;⑵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2、领会:⑴ 驱动力控制系统的组成;⑵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三)车辆其它新技术
1、 识记:驾驶员信息系统;倒车安全装置;车辆导向行驶装置;
2、 领会:驾驶员信息系统、倒车安全装置和车辆导向行驶装置的组成和功用。
三、说明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 题型:
(一)填空题 15% (二)选择题 20% (三)判断题 10% (四)名词解释 15% (五)简答题 30% (六)综合分析题 10%
四、参考教材
《车辆工程概论》主编:王志中.-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5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