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
有些人说,一二九运动不如五四运动,就是说,前者不及后者的政治意义伟大。这对不对呢?不对。我们认为这两者的意义是同样伟大的。 五四运动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是不可想像的。有些人以为学生运动没有力量,但是事实怎样呢?广大学生群众的五四运动,推动“六三”全国性的罢工、罢市、罢课的反帝和反卖国政府的斗争,发展成为全民族的运动。五四运动以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五卅运动,发动了北伐战争,造成了第一次大革命。那么,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至于一二九运动,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
一二·九运动大事记 1937年1月
20日
△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请愿慰问代表团二十一人,正式具名备状,向江苏高等法院请愿,要求无条件释放七领袖,并送慰问信和慰问品。
21日
△上海妇女界救国会组织妇孺慰劳团,由电影演员陈波儿、女音乐家安娥等率领,前后分四批前往绥远慰劳抗战军队
23日
△日本军部要求对外实行更决断的侵略政策,广田内阁总辞职。日皇令宇垣一成组织新内阁。29日,宇垣因军部强 ’硬反对,向日皇辞去组阁的任命。日皇又降命林铁十郎组阁。5月2日,经过多次周折,林铣十郎组成内阁。31日,林铣内阁总辞职。6月1日近卫文?奉命组阁。4日,宣告成立。
×日
△旅美华侨三十余人,为营救救国会七领袖发表告海外同胞书,提出立即释放沈、章等七先生;立刻对日抗战等三点要求。签名者达三百余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