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让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使大家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共同回顾,起到很好的热身效果。}
二、深化。沟通联系,加深理解
大家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都了如指掌了,可是光会纸上谈兵可不行,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实战,看看大家是否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1、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 (1)借助工具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长方形。 分三个步骤落实: 同位交流,讨论画法;
灵活运用画垂线画平行线的方法作图; 作品的展示与反馈。
(重点关注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不同的工具画法不同也可顺便介绍,如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
(2)老师也做了一个长方形,轻轻拉拉它的对角,这个长方形会发生什么变化?你想到了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对边特点、高、角度、易变形、生活中用途等)
(在回答时注意对易错的地方重点关注:如对底和高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任何一条边均可做底。拉伸时引导孩子观察周长是否变化,高的变化。)
(3)下面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对应练习:写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
① 底是( )cm 5cm 4cm 高是( )cm 8cm ② 6cm 底是( )cm 4cm 5cm 高是( )cm 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说出方法与要注意的地方。 小结: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从边上任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点到垂足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而不同的底所对应的高也不同;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画长方形引导孩子说出画平行线及画垂线的方法;再一次感受到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以及它的不稳定性,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发生这种变化时,周长没有发生变化,高发生了变化,为以后理解面积变化打下伏笔。} 2、加深对梯形特征的理解。 (1)请观察,平行四边形的高会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什么样的图形?(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一个三角形) (2)关于梯形,你了解什么?(各部分、高、角度、特殊梯形、联系生活等) 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捕捉信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上进行适当拓展。 (3)高可以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为两个梯形,那你们想过两个什么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除了完全一样,只要高相等,角相等即可,点到即止,用课件演示,面积不同的梯形如何拼成平行四边形) (4)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高吗? 对应练习: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和梯形的高。 底 底 小结:要特别注意,梯形只能由一组平行边作底来确定高,不平行的两条边是它的腰。 3、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 (1)你能在练习纸的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将它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建议大家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动手。 (2)说方法,同时发现有两种结果,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也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进一步引导,如果要剪出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应该怎样剪呢? 小结: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借助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直观图形,更好地沟通两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 三、应用。综合运用,拓展提升 刚才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可喜欢大家了,邀请我们到它们家作客呢! 1、“明辨是非”判一判。 (1)梯形有无数条高。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2、“火眼金睛”填一填
图中有( )个三角形 ( )个平行四边形
( )个长方形 ( )个梯形
形式: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说数全的方法。 、3“同心协力”拼一拼。 同位合作,用下面的图形拼出四边形,并互相说说你拼的是什 么图形,是怎样拼的。 {设计意图:第1题主要是针对学生概念易错的地方,做再一次的明晰;第2题和第3题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有序思考能力,使学生由直观认识上升为抽象认识,逐步数学化,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评价。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比以前更熟悉了,不过,它们还有许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揭开,比如它们的面积怎么计算?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学习再与它们见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