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运动下肢骨的主要肌群(一) 内容 教学 掌握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 目标 教学 髂腰肌、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肌后肌群 重点 教 学 内 容 运动髋关节的肌群同时也使骨盆运动。近固定时,使髋关节进行各种运动,远固定时,使骨盆绕髋关节进行运动。 一、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 1、使髋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肌拉力线从髋关冠状轴前方跨越。 共同功能:近固定时,大腿在髋关节处屈;远固定时,骨盆前倾或体前屈。 髂腰肌: 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认识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并能教学方法与措施 位置与形态:骨盆内侧,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于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于髂窝呈扇形。 止点:二肌合并以肌腱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大腿在髋关节处屈、旋外。远固定时,两侧髂腰肌使脊柱前屈,在自身找到重要骨盆前倾。一侧收缩时使脊柱同侧屈。 练习方法:负重高抬腿、悬垂举腿、前控腿、仰卧举腿;跪撑后倒,前后劈叉。 股直肌: 耻骨肌: 缝匠肌: 位置与形态:位于大腿前面及内侧皮下。扁带状。 起点:髂前上棘,经髋关节前方斜向内下,越过膝关节冠状轴的后方。 肌肉的位置。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旋外,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旋内;远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前倾。用力伸膝时,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阔筋膜张肌: 位置与形态:大腿上部前外侧,为梭形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外侧髁。 功能:近固定时,参与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外展、旋内。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2、使髋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肌拉力线从髋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越。 共同功能:近固定时,髋关节伸;远固定时,骨盆后倾。 臀大肌: 位置与外形:臀部皮下,分上部肌束和下部肌束。 起点:髂骨翼外面后部和骶骨背面。 止点: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旋外;上部肌束可使大腿外展;下部肌束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维持人体直立。 练习方法:俯卧上举腿、后蹬跑、跑斜坡、蛙跳;正压腿。 股二头肌: 位置与外形:大腿后面外侧,梭形。长短两个头。 起点: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线。 止点:两头合并以长腱止于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长、短头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和旋外。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一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 练习方法:俯卧腿弯举;正压腿。 半腱肌和半膜肌: 位置与形态:大腿后面内侧,浅层(半腱肌)和深层(半膜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大腿在髋关节处伸,小腿在膝关节处屈并旋内;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一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 练习方法:同股二头肌。 (股后肌群、三弦肌、腘绳肌) 3、使髋关节内收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大腿内侧。 共同作用:近固定时,大腿在髋关节处内收,远固定时,骨盆前倾。 耻骨肌: 短收肌: 长收肌: 大收肌: 股薄肌: 4、使髋关节外展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髋关节的外侧。 共同作用:近固定时,大腿外展;远固定时,骨盆同侧倾。 臀中肌和臀小肌: 位置与形态:臀部外上方,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层。分前、后两部分。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前部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和旋内;后部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和旋外。远固定时,使骨盆同侧倾,前部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前倾,一侧收缩使骨盆同侧旋转,后部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一侧收缩使骨盆对侧旋转。 练习方法:负重侧摆腿;侧压腿。 5、使髋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肌拉力线从髋关节垂直轴的前或内侧跨越。 共同功能:近固定时,大腿在髋关节处旋内;远固定时,骨盆向同侧旋转。 主要肌群: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前部肌束。 6、使髋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肌拉力线从髋关节垂直轴的后或外侧跨越。 共同功能:近固定时,大腿于髋关节处旋外;远固定时,骨盆向对侧旋转。 主要肌群: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的后部。 教 具
课后记载:
骨骼肌挂图 授课 时 间 教研 组 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