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浦镇中学备课稿
课题 教学目标 荷叶 母亲 课时 1 备课者 吴宝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赏析课文;感受伟大的母爱。 3、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赞美之情。 真情诵读,学会感动;感受母爱,感恩回报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多媒体课件 重难点 教学准备 一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高尔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今天,我们来一起走标。(老师板书:荷叶 母亲 冰心) 二、检查学生的课文预习情况 1、请一位同学介绍作者冰心,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冰心, 原名谢婉莹(1900—1999),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2、请一位同学给加点的字注音,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菡萏(hàn dàn) 徘徊(pái huái) 欹(qī)斜 花瑞(ruì) 姊(zǐ)妹 应(yìng)了 荫(yìn)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朗读课文,想一想: (1)从课文中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大声朗读,老师巡回指导)(母爱) (2)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轻柔、缓慢的语气,饱含深情) 2、指名示范朗读一下。其他同学倾听并体会。生评价。 3、师朗读。(师读课文前三段)巴金先生这样说:“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朗读节感悟,再读课文,感受那份温暖。 4.再读课文,感受温暖。 巴金名言: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指导朗读:深情、缓慢、轻柔。配音乐) 5. 推荐朗读,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课文的重点是写红莲。文章三次写看到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形态如何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 环境 红莲 心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二次备课 进冰心的《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一下诗人心底那一份浓浓的母爱情结。明确学习目 四、品味母爱。 请找出诗中你感受最深或你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体会其中的情感 !
1
1、作者感动于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6、7) 指名朗读,其他听读,并且用曲线画出这些文字。 师:请一位同学把找到的内容读一读。此时,和着这优美的旋律,你的脑海中一 定展现了一副优美的画面,你能不能站在画家的角度,为这副图画拟定一个标题?注意,结合画面内容拟定(荷叶护莲图)。 你认为哪些词语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倾侧 覆盖) 通过这副画面,你再次感受到了什么?(母爱) 画面中的哪些词语写出了母爱?(慢慢、勇敢、慈怜)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你觉得作者写得好不好?有没有感动你?能读一读吗? 指名读,齐读,背诵。 2、如果没有了荷叶的保护,这朵红莲会怎么样?(会枯萎,会凋谢、会折断„„) 找出相关文字读一读。(同情,怜惜)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对比) 3、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冰心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写法?(借物喻人,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写几句话,也表达我们自己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不妨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母亲啊,你是 ,我是 ,除了你,谁是我 。 示例: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六、作业 推荐阅读《繁星》《春水》。 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个片段。 板书 设计 护 荷叶 → 红莲 借物喻人 爱 母亲 → 我 教学 反思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