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经济下的直播风潮

来源:爱够旅游网
互联网经济下的直播风潮

来源:华栖云官网

2016年直播在互联网刮起一阵热风,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营销风口:从PC端的斗鱼TV、虎牙直播到移动端的花椒、映客等自平台的兴起,以及爱奇艺、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等新生力量的加入,掀起了一股直播潮流。

那么,直播到底火到什么程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一二。

一、直播的参与人群

首先,如今进行直播的人群不在局限于以前我们熟知的美女主播或游戏解说,而是扩展到明星、名人甚至普通人。随着直播人群的发散,观看直播的观众也在随之增多,受众也向多元化发展。

前段时间,超级网红papi酱在今日头条、斗鱼、花椒等多个平台同步献上“直播首秀”,尽管遭到部分围观网友的吐槽,但仍然轻松收获全平台超过2000万人的观看记录。之后的军事评论家“局座”张召忠在B站和今日头条上进行直播,由于同时在线观看人数太多,一度导致服务器崩溃,即便这样在B站上观看的人数最高也达到了70万之多。

二、直播方式的升级

早期的直播是从语音开始的,在YY之类的语音平台上有一些专门陪聊天的人员,他们靠帮游戏厂商打广告赚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频直播逐渐代替了语音直播,成为了新的直播方式。此时平台开始鼓励用户打赏,主播也可以从用户的打赏中直接获得分成,且收入不低。人们羡慕那种只需要简单唱唱歌说说话就能获得不菲收入的这群人,因此这也刺激了主播人数的扩张,间接也激发了职业网红培训公司的诞生。

视频直播刚出来的时候还被限制在电脑前,需要配备麦克风、摄像头等辅助设备。随着4G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以花椒、映客这类以移动端为阵地的直播平台的兴起,打

破的时间地点的限制。人们可以实时地分享自己的状态,户外直播、综艺直播、吃饭直播、各种奇葩的直播相继出现。如今伴随着VR的浪潮,直播开启了新的征程,让人不仅可以实时分享状态,还能让人切身感受,犹如身临其境。

三、创投圈的追捧

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116个直播平台。在这116个直播平台中,有108家获得了融资。其中处于天使轮融资的有19家,Pre-A有32家,A轮有32家,获得B轮融资8家,C轮融资1家,D轮1家。另有8家被并购,还有6家所属上市公司,比如来疯属于合一集团(优酷土豆),虎牙属于欢聚时代,另外NeoTV独立上新三板。 其背后的投资机构涵盖了红杉、IDG、君联、同创伟业、松禾资本、创新工场、启明创投、CA、高原资本等近50家机构参与投资。

直播为何能掀起如此浪潮?

很多朋友会说,自己从来不看直播,也搞不懂为什么那些看似不怎样的人在上面说说话,聊聊天都有人肯为之花钱呢?

一、从观众角度分析

首先,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以秀场美女主播为例,生活中能看到面容姣好,身材性感的姑娘在自己面前又唱又跳的机会并不多,重要的是偶尔还能回复一下自己,就更加满足。 同时,观看直播还能打发时间,排遣自己内心的孤独感。通过发表评论和观看直播的其他观众产生了互动,这种互动会带来一种很强的参与感。

此外,志同道合朋友的汇聚。以游戏直播为例,一群玩一个游戏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进行交流讨论。

最后,刚刚好的距离感。在观看直播过程中,我们会觉得主播和自己有一定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似乎是我们稍微抬抬头就能够得着的距离感,觉得自己努努力也能达到的一种程度。

这和与明星之间的远距离不同,即便自己仰着头,踮着脚也无法达到明星的那个层级。

二、从主播角度分析

很多最初进入直播行业的主播都是被高收入、低门槛吸引的。

“高收入”是大众给主播的一个标签。通过每天几小时的视频直播,就能年入千万,这样的收入难免不人心动。

“低门槛”这也很好理解,她们不需要专业技巧,不需要高学历,只需要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就可以开始自己的主播生涯。

因此,一大群人蜂拥至直播行业,造就了直播火热的现状。

三、 从平台角度分析

对于平台来说通过发掘培养新主播,留住大主播,除了给自己的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外,还能直接带来现金收益。此外,在视频直播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和带动很多其他产业,比如网红经济公司,网红职业培训机构,整容等多个行业。

四、互联网发展因素

当然直播能如此火热最重要的还是脱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高速网络,人们能实现高清视频直播;借助4G的发展,能实现手机户外直播;借助VR,能实现360度全景直播。

传统媒体的涉足会带来怎样的变革?

除了各网络媒体平台、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军视频直播行业外,各电视台也纷纷开始布局自己在直播领域的蓝图。

在人人都能当主播的UGC时代,主播的播出内容难以监管、不受控制,因此就出现了一些靠低俗内容博取眼球的内容。此外, 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千篇一律秀场直播、购物引导等。此外为了避免出现了主播多观众少的状况,不同平台在观众人数上开始参假,以1:5或1:10的比例进行配比,用虚假观众数来刺激主播热情。

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以及电视台的进入,直播内容将开始从UGC转为UGC、PGC并行发展。同UGC最大的不同是,PGC可以更多的进行资源整合,产出优质内容,而不是纯粹依靠人气主播来带来流量。另一方面,由于PGC受到规范、监管的限制,因此,避了UGC的风险,内容可控性强,影响力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