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 .Sci.Bul1.2007,13(21) 豇豆荚果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段文艳 肖 洒 (1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7;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扬州225007) 摘要:本文通过对豇豆荚果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发现豇豆早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的荚果长度在生长过程中存在 快速生长和缓慢生长两个阶段。早熟品种的荚长快速生长阶段在开花至花后6d,中晚熟品种的荚长快速生长阶段在 开花至花后8d,两类品种荚的直径生长速度较为一致,无明显的快速生长和缓慢生长的阶段变化。 关键词:豇豆;荚果;发育动态 中图分类号¥6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07)21—76一O1 豇豆(V/gn ̄unguiculata L.)属豆科豇豆属,为一年生 长量的13.8%和14.7%。至花后14d,由于荚果失水收 缠绕草本植物 。其嫩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 缩,荚果长度缩短。由图2可知,这两个品种的荚果直径 和矿物质 ,肉质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烫后凉拌或腌泡, 的生长速度较为均匀,几乎呈直线上升,无明显的生长缓 在生产上有较大栽培面积,是解决伏缺的重要蔬菜作物之 慢期。 一。目前对豇豆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品种选育和栽培技 7o 术方面,而对豇豆不同类型品种荚果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翮 报道很少。 售翮 要柏 研究豇豆荚果生长发育规律,对制定豇豆适宜的优质 警3o O 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和确定豇豆荚果最佳采摘期,获取最大 ∞ IO 2 图 2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力图弄清豇豆早 0 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荚果生长发育规律,为生产上相关栽 培技术提供参考。 图1花后荚果长度变化 1,4 1材料与方法 1.2 1.1材料豇豆品种扬豇12、扬豇40来自扬州市路路通 曼 l 蔬菜研究所,金扬豇1号、金扬豇2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 温o.8 农科所最新选育的豇豆新品种。其中扬豇12、金扬豇1号 o.6 为早熟品种,扬豇40、金扬豇2号为中晚熟品种。 0I 4 O.2 1.2方法试验于2007年4月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 O 所试验田进行,2007年4月5日播种,每小区面积5m ,行 4 6 8 10 12 14 花后天数 穴距66cm×25cm,高垄双行种植,每穴留苗2株。其它管 花后荚果直径变化 理同常规栽培。花期将豇豆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其中下 部荚果指第5节位以下的荚果,中部荚果指6—10节位的 荚果,上部荚果指第11节以上的荚果。同一天标注相同 部位的花,每个品种选10株,每株标记2朵花,每隔2d记 载荚果长度和直径。对同一品种上、中、下三部位的荚果 求平均数。用EXCEL软件计算并作出生长发育曲线。 2结果与分析 0 2 4 6 8 10 12 14 花后天数(d) 2.1早熟品种荚果生长发育动态早熟品种金扬豇1号 和扬豇12的荚果生长发育动态见图1、图2。从图1可看 图3花后荚果长度变化 出,早熟品种荚果长度生长具有快速生长与缓慢生长两个 2.2 中晚熟品种荚果生长发育动态 中晚熟品种金扬豇 时期。(1)快速生长期,始花至花后6d,生长迅速。此期 1号和扬豇12的荚果生长发育动态见图3、图4。从图3 金扬鞋1号和扬豇l2荚果长度占总生长量的86.2%和 可看出,中晚熟品种荚果长度生长也具有快速生长与缓慢 85.3%。(2)缓慢生长期,花后6d至花后12d,生长速度 生长两个时期。(1)快速生长期,始花至花后8d,生长迅 有所下降。此期金扬豇1号和扬豇12荚果长度仅占总生 速。此期金扬豇2号和扬豇40荚果长度 (下转22页) 作者简介:段文艳(1969一),湖北蕲春人,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生物及其环境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7一l1—05 ∞伯一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1 2007,13(21) 中相对电导率经100%浓度中水处理后达最高,为 8.48%,是对照的110.8%。而经50%中水处理后其相对 含量与对照(・自来水)比较差异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表现出优于对照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中水中含有的微量 元素及养分元素在较高浓度下对植物的生长有益,至于不 同园林植物在中水浓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应该与它们 对中水的耐性及敏感程度有关。 参考文献 [1]余萍,徐敏豪 武汉快速步人节水型先进城市的借鉴与对策[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1):69—73 电导率最低,为6.72%,比对照低12.16%。 2.2不同浓度中水处理对两种园林植物MDA含量的影 响丙二醛(MDA)是膜质过氧化分解的重要产物之一,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其含量的高低可以表示细胞膜质过氧 化的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 ;含量增加说明 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质膜透性增大。 2.2.1不同浓度中水处理后三角梅叶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2】涂长先 关于厦门的中水回用[J] 福建建设科技,2006,(2): 6l一62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浓度中水处理45d后三角梅叶丙 二醛含量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丙二醛(MDA)含量在50% [3]宋琪,王彦 浅析水资源的合理回收与利用[J] 房材与应用, 2006。34(1):63—64 浓度中水处理下较高,为0.0337umol・g Fw,比对照高 5.64%;而在100%浓度中水处理下其丙二醛含量与对照 相差不大,略高于对照,其值分别为0.0319 umol・g FW。0.0320 umol・g一 FW。 [4]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思路和绿色 发展的财税保证 2005 [5]沈光范,徐强.积极稳妥地开展中水回用工作[J] 中国给水排 水,2001,17(4):31—32 2.2.2不同浓度中水处理凤凰木叶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图4为不同处理对凤凰木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从图可以看 出,凤凰木中丙二醛含量也是在经50%浓度中水处理后 达最高,为0.0116 umol・g。。Fw,是对照107.41%。所不 [6]郑晓萍,单为春.我国中水的开发与利用[J].冶金动力,2005 (5):47—5l [7]李合生主编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 同的是经100%浓度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略低于对照。其 值分别为0.0108 umol・g Fw。0.0102 umol・g Fw。 [8]许长成,赵世杰,邹琦 植物组织内丙二醛的分离与鉴定[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30(3):207—210 [9]许长成,赵世杰,邹琦。等.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 [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4):288—290 3结论与讨论 通常情况下,植物遭逆境胁迫会导致膜透性增加。其 质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与胁迫浓度、浓度时间密切相 [10q李柏林梅慧生.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植物 生理学报,1989,15(1):l6一l2 关。本研究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中水处理后,两种不同园 林植物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浓 度中水浇灌三角梅和凤凰木45d后,两种园林植物叶片的 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 [】】]陈责,胡文玉,谢甫绨,等.提取植物体内MDA的溶剂及MDA 作为衰老指标的探讨E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1):44—46 [12]黄雪清,高东迎,杨安南,等.吡喃酮类衍生物对水稻的杀雄作 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2001,27(2):161 —从总体上看,不同浓度中水处理后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 (上接76页)占总生长量的88.6%和98.3%。(2)缓慢 166 (李小丽编,李丽校) 3.1早熟和中晚熟豇豆品种的荚果生长均呈现快速生长 生长期,花后8d至花后12d,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此期金 扬豇1号和扬豇l2荚果长度仅占总生长量的的11.4%和 1.7%,从花后第8d开始出现明显的“拐点”。至花后 14d,由于荚果失水收缩,荚果长度缩短。由图4可知,这 两个品种的荚果直径的生长速度也较为均匀,没有明显的 和缓慢生长两个阶段,不同的是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的快 速生长期要长2d。而两种类型的品种荚果直径的生长均 表现出匀速生长的状态,无明显的快速生长与缓慢生长阶 段。 3.2 由试验可知,早熟品种荚果的采摘以花后6—8d为 减慢生长的“拐点”。 l。4 l・2 宜,中晚熟品种以花后8d左右采收为宜。此时采收对产 量影响不大,且不会因采收过迟出现纤维增加,影响口感 的情况。 3.3 由于初花至花后6—8d为荚果迅速生长期,是影响 0. 产量的关键时期,在生产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提前增施 有机肥,增强生长势,使果实充分生长,有利于产量和品质 的提高I。 参考文献 2 4 6 8 10 12 14 O.4 0.2 O O [1]肖杰,艾辛,邓稳桥等.豇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分 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2):128—129 花后天数(d) 图4花后荚果直径变化 [2]罗铱泳,姚詹武,陈东康等.豇豆的营养成分分析及保健功能. 3讨论和结论 果蔬加工,2006(2):40 (朱秀蕾编,冯继明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