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以浙江丽水为例

来源:爱够旅游网
lndustry l产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欠发达地区由于积累能力弱,只有低技术的产业、产品,关键是要坚持 创新,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东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 以浙江丽水为例 >)文/陈敬东 区域经济上的成功,并不是在一切 云和县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造就了 产业领域的成功,而是更多地在一些特色 其传统产业——木制玩具业。全县注册的 的产业领域,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在 木制玩具企业达到600余家,从业人员2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产业集群已 万多人,规模以上企业33家,其中5000 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战略模式。在国 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2家、亿元企业1 内,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家;拥有近千个产品专利,有40多家企业 的重要力量,形成了“无产业集群不富,无 获得IS0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已 支柱企业不强,无名牌产业不响”的局面。 达l0大类、上千个系列、1万多个品种, 以丽水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 高档类玩具占全部产品的三成以上,90% 展将会给我国东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供出口,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品 发展的研究,提供极为难得的实证资料。 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半数以上,在国际市 (一)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集群 场享有美誉。 图一: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简易廉价而熟练的劳动力 卜 成 零配件加-v与组装卜 彤本 束 J 云 J 场(本闲过义乌 市通 等专业 本地及海外的小材供应 卜 地 玩 雌 开发与设计能力的产I卜  的茸具  T T\ 阔场(理)rb"场际计 f弋 贸i :参 易公 家庭为纽带生产组织形成卜 、市 l 贸易公闭 (杭卅I、 海夕 商 经 肖 司、海 夕 经销 政府的政策扶持 卜_ 场 海)寺 波 、L 商) 图二:龙泉剑瓷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器物型制造 J 艺品大师 熟练的技能型工 国营 I 1个体(大师)民l l:[业园区 =l==艺品 人、工艺大师 集体企业 I I萤企业的运作 l l台的集聚 日嗣品 技能型的:I:人 收益(个人、博物馆、企事业单位) 46 翁 从发展机理看(见图一):产业集群为 企业创造了一个共享的劳动力市场。由于 大量属于同道工序的企业存在,工人在某 种技艺上的专门化,不会因某家企业的倒 闭,或与其中止合同关系而遭受损失,相 反能轻而易举地进入其他企业。对厂商而 言,则可减少劳动力短缺情况出现,而且 还能容易地从其他地区吸引优秀人才。大 量企业集聚在一起能形成专业的联合需 求,还可确保毛坯加工、供应商、零配件等 专业化供应,不同工序上的技能型劳动力 得以生存。随着木制玩具产业专业化分工 越深、越广,带动的就业人口越多,进而促 进了云和县“小县大城”战略实施。一个 l0万人口的县,县城有6万人集聚,出现 人口和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同时,木制玩具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 业,随着人力成本提升、人民币对美元的 不断升值,如果企业仍然按照低成本、低 附加值的路径发展,那么面对愈演愈烈的 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压力,企业在生产上的 利润将逐年下降,木制玩具产业就会发生 转移或衰落。当前企业大多贴牌生产出 口,或按订单要求进行简单的“运用创 新”,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已经成为云和木 制玩具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障碍。其结果 造成云和木制玩具产业整体“根本性自主 创新”能力的丧失,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 特色。另一方面,木材供应的海外化比重 越来越大,价格的越来越不稳定对木制玩 具业发展产生了持续的压力。 (二)龙泉市宝剑、青瓷产业集群 龙泉剑瓷业属当地的传统产业。近 年来,政府把剑瓷产业确定为重点培育 的主导工业之一。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剑瓷产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并随着剑瓷 工业园区的逐步推进。形成了集聚形态。 交易成本很高;五是尽管进驻的企业特别 是革制品工业经过了工艺改造,但仍然存 在着水体、大气的污染;六是“产学研”合 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入园入区标 准,确保人驻企业的关联性,扩大集群规 模;对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重点要加强 2007年全市剑瓷产业的产值3.17亿元, 从业人员3500多,实现利润总额2380 万元 作机构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形成核心竞争 力,科研成果很难转化;七是产业结构上 并不具有明显的高度化,主导产业基本 上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八是两头 企业间的网络联系,提高集群的经济效 率,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对于成熟阶段的 产业集群,重点在于保护技术创新的优 势,营造企业核心文化。 从发展机理看(见图二):龙泉剑瓷产 业在巩固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工 艺使产业进发了勃勃的生机,其产品既有 在外的加工模式其产业链的延伸有限, 对当地的经济影响有限,俨然成为“独立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单独依靠市场 和企业自发的力量无法形成足够的产业 传统的文化体现,又富于时代性。同时生 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极大改变,民营企业 成为剑瓷产业生产的主体。当前剑瓷产品 的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依然不够明晰,尽 管存在有规模化、集聚生产的产业形态, 但就总体而言并未改变剑瓷产业“小而 散”的状况。其中,剑瓷艺术品的市场较 小,而剑瓷日用品市场较大,单纯艺术品 很难做大做强产业,也无法使这一产业发 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日用品市场 的拓展才能做大做强产业。从大的调整方 向来看,剑瓷产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 升级,就应该艺术品和日用品生产并重, 促使产业领域进一步延伸:一是向旅游业 渗透和延伸;二是向文化产业和教育产业 渗透;三是向日用品生产行业延伸。 (三)水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 水阁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4.4平方公 里,2002年3月启动开发,充分利用低山 缓坡形成_丁业用地,目标是将园区建设向 浙西南中心城市产业功能区提升。目前开 发区已引进入园企业347家,建成投产企 业289家,初步形成了塑料制品、机械制 造、汽车配件、生物制药等产业,2007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103.97亿元,年产值超 亿元企业43家。 从形成机制看:丽水周边省内的发达 地区特别是温州,由于同属瓯越文化,地 缘相近,其发展的到逼机制迫使其一部分 产业要“外溢”,像温州合成革产业几乎是 连根拔起进入丽水。目前进园企业基本上 都能利用原有经营网络渠道,两头在外大 进大出,本地配套只有还未成规模的物 流、仓储,而未形成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 的配套。 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技术档 次不高;二是产品结构层次低;三是企业 空间集聚未能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 体系;四是缺乏风险投资、中间商、人才市 场、产权交易市场等中介服务机构,导致 王国”。 然而,无论从产业内容和集群形式两 个方面来判断,上述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实践的三个典型只能勉强够得上一个萌 芽状态的产业集群。 ——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缺乏上 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支持,未形成自身价 值链、上游供应商价值链、下游经销商价 值链和客户价值链以及四种价值链的整 合,产业集群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集群组织化程度偏低。由于真正 具有控制力从而具有组织能力的企业数 量偏少,导致集群内企业产品雷同,长期 以价格竞争为主,非价格竞争不足。 ——集群创新能力差。企业技术和产 品大多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技术进步 和生产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生产设备 更新,企业用于研发投入极少,导致企业 之间稳定协作和联合关系不能形成,企业 之间的知识交流受到极大的抑制。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的正 相关效应至今不明显,其对产业集群网络 组织形式衍生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阻 碍了产业集群向高层次演进。 ——产业集群国际化欠缺。在经济全 球化背景下,只能建立在内源型发展模式 上,集群内企业嵌入国际分工价值链的速 度和程度没实现根本性突破和提高。 ——缺乏健全的政策体系和社会化 服务体系。一些政府部门往往按照自己制 定的“产业规划”来发展支柱产业,按照重 点扶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未能找到市场 行为与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 (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如何发展 从产业与技术来讲,欠发达地区由于 积累能力弱,只有低技术的产业、产品,关 键是要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而对于 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政府应有相应 的规划,如对初级阶段的产业集群,主要 集群,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不可或缺。地 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应该注意 投资规模和投资密度,而且要十分注意该 投资项目能否在当地扎根,并最终在当地 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同时接轨发达地区, 不仅要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辐射,承担产业 梯度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引进发达地 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培育本土特色产 业品牌和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逐步形 成产业集群。 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种爆发 式的形成过程。经验告诉我们,外生型产 业集群的形成,实际只有那些大中型企业 和机构才能完成这种空间上大跨度的转 移,而那些成千上万的中小配套企业却没 有能力完成这种转移过程。由此可以得出 结论:这种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在空 间上转移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过 程,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过程。如何为此 寻求合作伙伴进行配套,以达到共享共 荣,使产业集聚区的内部组织模式完善、 有序、协调是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的问 题。而且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 须密切注意具有广泛前后联系的主导企 业的进入是至关重要的。要思考明白,扶 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不等同于产业政 策,不能忽略集群是众多经济行为体的集 合体,更不能忽略在集群中承担“根植性” 任务的许多弱小的中小企业。 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动力。要建 立鼓励集群产业创新的支持系统,引导产 业集群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 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强化 集群共享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质量监测机 构、人才机构建设;构建与地方系统相适 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大对企 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现代 化、信息化改造。固 (作者为丽水市委党校副教授)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