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主旨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甲方在合同中是提出目标的主导方,但在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合同分为范围内和范围外的合同,形式上分为要式和非要式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工作为期限的合同。
法律分析
一般劳动合同里甲方是公司。
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是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是合同的主导方。是合同中双方平等主体的代称,也是为了方便在下文表述时使用简称。虽然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合同的签订也是需要双方协商一致。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还是处于强势主体。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权利。合同期限一般有3种,分别是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选择合适的实体:公司或个人?
在选择合适的实体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对于某些情况,公司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公司作为一个的法律实体,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可以提供更大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有更好的经济实力和信誉。此外,公司可以分担责任和风险,保护个人财产免受损失。然而,个人也有其优势。个人可以更加灵活和迅速地做出决策,避免了公司内部的繁琐程序。此外,个人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对较少。因此,在选择公司或个人时,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权衡利弊,以找到最适合的实体形式。
结语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在劳动合同中,甲方一般指公司作为提出目标的一方,是合同的主导方。尽管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合同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内和范围外,以及要式和非要式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在选择合适的实体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和个人的优势和劣势,以找到最适合的实体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