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没有春的娇态,没有夏的噪热,没有冬的寒冷。秋天有变化多姿的自然景观,有五谷丰登的喜人气象。秋天是可爱的是甜蜜的是欢欣的。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精美的小诗,用生动活泼的语句描写了黄叶道别、蟋蟀告别、大雁叮咛、秋风歌吟等“秋的声音”,把秋天比作“辽阔的音乐厅”,盛赞秋声的美妙与丰富:“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里,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诗的最后一节写秋声“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激励学生用心聆听秋的声音,用心感悟秋天独特的风情,引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这首诗时,我把引导学生想象与表达当作重头戏,从以下几个环节落实:
一 导入时,我说:“小朋友们,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在秋天里,有许多美丽有趣的现象。请你来说说吧——”
出示句式:秋天到了, 。
学生说了许多秋天带来的大自然的变化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二 让学生整体感悟时,教室里响起了班得瑞乐团“蓝色天际”中优美空灵的音乐,学生随着乐声听教师范读全诗。然后问:“小朋友们,你觉得秋的声音怎样?”
出示句式:秋的声音真 !
学生们很会思考,虽然提供的句式很简洁,但他们表达的话语是个性化的多样化的。
三 “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听听秋的声音吧”——在深入学习文本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想象与表达的训练:
a 黄叶离开了树妈妈,它是怎样向树妈妈道别的?
黄叶对树妈妈说:“ ”
b 蟋蟀要到哪里去呀?
蟋蟀在唱着:“ ”
c 大雁要到南方去了,它要提醒好朋友什么呢?
大雁说:“ 朋友们,快点 ”
“朋友们,早点 ”
“朋友们,要注意 ”
……(这样的处理还让学生理解了新词,明白了:这些透着关爱的暖暖的提醒就叫“叮咛”。)
d:在学“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的诗句时,我让学生看了一组丰收图,并想象说话:
( )的稻谷在歌吟。
( )的桔子在歌吟。
( )的苹果在歌吟。
( )的农民在歌吟。
……
四 在拓展学习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大的空间:“在秋天这辽阔的音乐厅里,你还能听到哪些美妙的秋的声音呢?”
在大屏幕上,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依次出现:
秋日的阳光下,金灿灿的菊花怒放,菊花仙子在歌唱。
月圆的夜晚,青蛙王子唱起了离别的歌。
秋雨姑娘从天而降,千万根银弦在弹奏。
石榴娃娃乐得咧开了嘴,露出了红珍珠牙。
蚂蚁寻找过冬食物,燕子飞向南方;露珠在叶尖闪烁,玉米林里结满硕果;农民们有的在采摘棉花,有的在挥镰割稻.
……
一边看秋景,一边请学生说出自己用心听到的秋声,学生们欢喜地看着,开心地说着。
欣赏完毕,屏幕上再现了刚刚放过的一组缩略图,图片上印着一些拟声词:沙沙 呱呱 唧唧 滴嗒 哗啦 咔嚓 哈哈……
“小朋友,请你选择一种秋的声音,仿照诗的第1节和第2节作一节诗吧。”
学生先自已练说再小组交流后,一个个小诗人“闪亮登场”了,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了对秋声的赞美:
听听,
秋的声音,
燕子拍拍翅膀,
"唧唧",
是和朋友们告别的歌韵。
听听,
秋的声音,
青蛙张开嘴巴,
“呱呱”,
是和田野离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秋雨从天上落下来,
“沙沙”,
是和云妈妈分别的歌声。
听听,
秋的声音,
田野里一片金黄,
“咔嚓”
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
……
五 课外延伸。学完全诗后,我布置了“挑战聪明星”的作业。
1我想背:背背诗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2我要读:读读课外写秋的诗文,积累好词佳句。
3我能写:以《听听,秋的声音》或《看看,秋的色彩》或《闻闻,秋的味道》为题写一首诗,并给诗配画。
在完成“我能写”的作业时,学生们写出了一首首小诗,并配上了有趣的图画。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用稚嫩的笔调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生勇于挑战,写的诗是描绘秋的色彩与秋的味道的。请看一位学生写的《看看,秋的色彩》:
看看,
秋的色彩,
稻谷成熟了,
金灿灿的,
田野穿上了一件金黄的外套。
看看,
秋的色彩,
石榴开心地笑了,
红通通的,
露出了一排排小红牙。
看看,
走进秋,
走进这广阔的画室,
你仔细地看看秋的色彩……
想象与表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只美丽的翅膀,可以让学生飞进智慧的大门,在语言文字构筑的奇妙空间里欢歌曼舞,张扬个性的独特,演绎生命的丰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