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五山册《世说新语》三则

来源:爱够旅游网

  知识目标

  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重点)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难点)

  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

  第一课时《咏雪》

  学习

  目标

  1.朗读文言文,了解文言大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讨论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学习摹景状物的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内集:家庭聚会②儿女:子侄辈③俄而:不久,一会儿。

  ④欣然:高兴的样子。⑤未若:不如,比不上。⑥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两个原则”: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教学提示‖

  本文篇幅不长,疏通不难,可以在串讲中明确重点文言字词,加深记忆。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强,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撒盐空中”比喻了雪的颜色。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教学提示‖

  通过质疑,让学生感受谢家的浓厚的雅致氛围,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目标导学三:运用比喻,想象写作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师生共点评!

  ‖教学提示‖

  让学生积累咏雪名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提示‖

  此题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说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多加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