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回顾来训练孩子们归纳全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教会孩子们在遇到“谁,干什么”这类课题时归纳全文大意的小窍门)

  2.勾画课文如何评价大禹的句子。

  3.发现课文分总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思考题及观察勾画句子的位置,来初步掌握文章结构)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治水?

  2.抓“淹没”、“倒塌”、“冲走”、“冲毁”、“四处逃荒”来理解洪水的凶猛、无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让孩子抓感受洪水凶猛的词语,教师渲染,学生再读从而深刻体会洪水无情而凶猛)

  (二)学习二自然段

  1.面对无情的洪水,禹在想什么?

  2.除了大禹心系百姓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他更坚定地投入治水之中?

  理解:父亲鲧临死时叮嘱儿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初步树立人物形象,从理解鲧的心系百姓转为大禹的心想百姓;重点理解“叮嘱”,引读“一定要把洪水治好”,把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志向。)

  (三)学习三自然段

  1.勾画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句子,并与父亲鲧的治水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大禹科学治水。

  2.抓“常常”、“天蒙蒙亮”、“长年”、“脚跟都烂了”、“只好”等词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设计意图:着重由学生自读自悟,圈出重点词语,自己说说体会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让人物形象逐渐高大、丰满)

  (四)学习四自然段

  1.两个句子对比,自己体会“才”、“仅仅”、“就”、“却顾不得”的意思。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练读

  (设计意图:力图通过两个句子的对比,体会副词的作用,从中感受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并学会一些简单的朗读批注。)

  (四)学习五自然段

  1.通过和第一自然段洪水来时的场景对照,想象洪水退去的景象。

  2.理解“欣欣向荣”。

  三、归纳小结:

  1.为什么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板书回答问题)

  2.全文都是称呼“禹”,为什么题目是“大禹”?

  (设计意图:力图成功塑造大禹这一英雄形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