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富有可读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设计理念:
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变以理性认知为主为以感性体验为主,采用一些必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凸现事物的形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了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
2、识列数字、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
2、通过读,了解说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和 列数字、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领会与运用。
教学辅助手段:
1、硬件环境:网络教室、宽带接入internet
2、软件环境: 制作《鲸》一课的专题学习网站。
3、cai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这些水底探险队员已经从主题网站和课本的结合学习中了解鲸的体形巨大、鲸的演化及种类等知识。现在我们就要穿上潜水服和鲸来次亲密的接触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旧知识,开门见山地切入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方便快捷。)
二、阅读教学文本,了解生活习性,领悟说明方法
(一)浏览课文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们这些水底探险队员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相机板书:进食 呼吸 睡觉 生长)
【设计意图】(常识性说明文上起来大都枯燥无味,水底探险队员身份的设计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刺激、惊险,充满趣味性。此举意在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细读文本,了解知识,领悟说明方法。
师:请水底探险队员们选择你最喜欢的场景,仔细观察,可别光看热闹哟。观察时注意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将你看到的内容给大家描述一下。
2、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者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的?(课件出示问题)这些问题等下回到岸上可是要和大家交流的。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的展示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相机交流鲸的生活习性(顺序可根据学生的交流改变)
1、“进食”环节交流
(1)学生代表汇报鯨“进食”内容。
师相机板书“多、猛”
(2)分角色(男生须鲸,女生虎鲸)朗读“进食”部分,体会鯨的进食“多、猛”的特点。
(课件展示有关句子)
(3)播放网站有关视频,感受鯨的进食。再分角色(男生虎鲸,女生须鲸)朗读。
(4)学生回答作者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的?
课件展示含有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等说明方法语句,引导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感受鯨的进食过程,形象直观,大大地加深了孩子们对鯨进食“多、猛”的体会,充分体现了网络教学的优越性。两次分角色朗读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会鯨进食的特点。)
2、“呼吸”环节交流
(1)学生代表汇报鯨“呼吸”内容。
师相机板书“直、斜”
(2)学生说一说画一画鯨呼吸时的水柱,体会鯨的呼吸时水柱“直、斜”的特点。
(3)课件出示须鲸好虎鲸的呼吸水柱,加深印象。
(4)学生回答作者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的?
相机抓住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引导体会。
【设计意图】(画一画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自己动一动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睡觉”环节交流
(1)学生代表汇报鯨“睡觉”内容。
师相机板书“圈”
(2)课件出示鯨睡觉时的图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部分学生读鯨“睡觉”内容,部分学生自己做动作演一演,体会鯨的睡觉时“围成一圈、四散游开”的特点。
【设计意图】(表演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基础上,加深孩子们对鯨睡觉这一生活习性的理解,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4、“生长”环节交流
(1)学生代表汇报鯨“生长”内容。
师相机板书“胎生”
(2)学生扮演动物馆解说员,结合前面的知识向前来参观的观众解释“鯨为什么不是鱼?”
(3)学生回答作者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的?
相机抓住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扮演动物馆解说员环节设计,意在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孩子们对“鯨为什么不是鱼?”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水到渠成地突破教学难点。)
三、总结全文 巩固知识
师:到这里我们这次水底探险圆满结束,通过这次和鯨的亲密接触,我们的小探险队员有哪些收获呢?来,畅所欲言,谈谈你的收获。
(师依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将收获归为两大类:1、了解了鯨的“进食、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的生活习性。对鯨有了进一步了解。2、复习巩固了列数字、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谈收获的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的水底探险队员现在可以自由深潜海底找一找你喜欢的鲸的种类,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完后运用我们今天所学到的说明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发现。(师暗示可以看一看资料袋内容,在生汇报时可以展示主题网站有关视屏和图片)
【设计意图】(介绍自己的发现环节设计是本课的一个拓展延伸,旨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通过网页上的相关链接,使课堂学习向课外有机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的巩固加深。)
【板书设计】
9 鲸
生 进食:多 猛
活 呼吸:直 斜
习 睡觉:圈
性 生长:胎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