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同感受西湖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来源:爱够旅游网

  23、古诗两首

  主备人:沈亚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 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3、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4、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反馈的调控。

  教学过程:

  1、  导入:美丽的荷花固然为西湖增添了魅力,下边我们随着著名的诗人苏轼去领略一下,西湖边的另一种自然景象,看看作者在写诗中又流露出什么情感。

  2、  揭题,读题,释题。简介“望湖楼”:望湖楼在西湖之滨,“登楼凭栏,取山形,岭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绿净,楼阁内境中悬”,确为西湖名楼。

  3、  小组合作研究:① 自由朗读诗歌,反复读,达到琅琅上口。② 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③ 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一种自然形象,从哪些诗句可见?任选其中一句或几句用朗读或自己的话来描绘。

  4、  反馈:①“我找到了哪句”“我用……来描绘”②教师适当点拨。下雨前:“黑云翻墨”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雨  中:“百雨跳珠乱入船”此时感受到了什么?(雨大)生活中见到这样的暴雨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雨  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雨过天睛,你想到什么?体会诗人心境的舒畅。

  5、  回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6、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是多么的神奇。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景象的动态美。四句短小精焊,富于音乐美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让我们通过读来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7、朗读:① 自由读    ② 指名读    ③ 指导读④ 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儿,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8、配乐吟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古诗问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

  2、 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 学习古诗1、 自读古诗,读正确。2、 指名读古诗。3、 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4、 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个)  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  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

  五、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1、 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六、 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七、回归整体1、学完了两首诗,夏日西湖的自然景观,如雨后空气,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诗人以高招的笔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让我们再次高呼:“一切景语皆情语”。2、配乐齐读两首古诗

  八、总结延伸

  1、总结: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所能领略到的也只是古诗的点滴魅力,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解读感受到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我们在这堂课中最大的所得。我想和同学们说的是,文学的大门永远向是爱好它的人们敞开的,原同学们都能在更多的诗歌、阅读中获得美的体验。

  2、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背写夏天的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