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但愿人长久
第 1 课时
主备人
陈石奇
复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法指导等。)
1.教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及挂图、小黑板
导学过程
复备与调整
导入:……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历史上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但愿人长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著名的中秋词的写作经过。
一、课前预习、课上反馈:
预习任务:见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预习反馈:
1.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自己认为需要强化字音的有 ,需要强化字形的有 。
2. 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
3. 同桌互读课文,把自己经过努力读得很棒的难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 四人小组合作,概括课文内容,并推荐代表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设立任务:
1、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放声朗读全文,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a.文中苏轼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找出能体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
b.通过朗读相关句子,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并请同桌作当评价。
【学习建议:细读全文,找出能反映苏轼心情变化的词语,画下来,再读读相关的句子,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
4.自由读第1自然段,苏轼的这种情感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三、当堂训练、检测反馈:
具体见学案“当堂检测”部分
四、回扣目标、总结提升:
读准、读顺、读通课文,理清大致脉络,理解大致文意,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认真朗读课文。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思考:苏轼的情感为什么会经历了“思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变化?读课文时遇到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最好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再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将你的感悟简单地写在旁边。
反馈后亮标
教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