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来源:爱够旅游网

  教学要求:

  1、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认识本课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简单的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这一历史事件。

  2、导入。

  刚才老师提到的公主大家知道是谁吗?对,是文成公主。她知书达理,她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的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读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自读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再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别听。

  (2)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呢?

  2、自学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2、思考:课文讲了有关文成公主的几个小故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

  四、小组讨论。

  五、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故事,读出自己的理解。

  2、理请课文的叙述顺序:

  求婚(试使臣智慧)——进藏(出发——搭桥——撒羊毛——住石屋——神鸟抱吉祥——背乃巴山——进藏)——贡献(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

  3、提出疑问;

  (1)唐朝皇帝为什么要试吐蕃使臣呢?又是怎样试的呢?(①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②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

  (2)为什么“她断定这个带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这个姑娘戴鲜花,正是与其他姑娘的区别所在,因为从蜜蜂追花的情景来分析,只有一人戴着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从“鲜花”中,他看到的是尊贵和高雅,戴鲜花对公主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当之无愧的;另外,恐怕“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也暗示了真假公主之意吧。)

  (3)文成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人们喜爱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故事中的文成公主被神化了,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展示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及丰富的想象力。文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快来找找。(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的变化。)

  4、结合课文内容,按故事发展顺序练习讲述课文。

  (注意思路要清晰,重点要讲清进藏途中的几个小故事。)

  5、指名评价。

  6、谈体会。

  (为汉藏两族团结而不为艰险,精神可敬;为唐蕃的经济交流作出的贡献另人佩服,值得学习。)

  六、拓展延伸。

  1、请同学讲述其他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2、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