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朵杏花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正确读写“估计”“掌握”“郑重”“顷刻间”“规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感悟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感悟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预习:

  1、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

  2、查阅竺可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各有各的生长规律,如果我们司空见惯,就不能有所发现。但如果我们能勤于精确的观察,就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这方面的事儿。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词。

  泛出  掌握  吹皱  兴冲冲

  曾经  精确  估计  顷刻间

  郑重  规律  程度  仰起脸 

  正音:郑  皱  掌

  指导写:曾 皱

  学生描红,临写。

  2、指名读长句子。(第1节第一句话,第5节第三句话,第16节)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围绕“第一朵杏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竺可桢请小孩留心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小孩发现了第一朵杏花告诉了竺爷爷。竺可桢看到第一朵杏花特别高兴,郑重地记录下开放的时间。)

  2、竺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感悟: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启发思考: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竺可桢爷爷的什么特点?(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三、围绕中心,朗读课文,感悟人物特点

  第1——5节

  1、轻声读课文第1节到5节,看看竺可桢爷爷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读读反映竺可桢严肃认真的句子,并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弯下腰来”“习惯地问”“又”这些词说明竺爷爷坚持长期观察,他具有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他观察的精确、细致。)

  3、练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情感。

  4、师生对话(第5节引导学生补充人物的对话)

  ☆第6——15节。

  1、师读第6节的内容过渡:这一天,第一朵杏花开了,那孩子可没有忘记竺爷爷的话,那么他怎么向竺爷爷报告这一消息的呢?竺爷爷听了以后的心情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读7——15节。

  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体会情感。

  3、默读圈画,体会特点

  把反映竺可桢严肃认真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人物的特点。

  4、引导交流,重点指导第15节最后一句话。

  (出示这句话)你读了这句话,感悟到了什么?(他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理解“郑重”:严肃认真。

  5、引导补充提示语。

  激发兴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第1——5节中,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提示语,找出来看看写了人物说话时的什么——动作、神情。而这部分对话内容没有提示语,我们能不能补上?

  6、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想一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

  师生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16节。

  1、学生自读,要求模仿竺爷爷的语气说。老师不断鼓励:你学得太像了。

  2、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们都有一双慧眼,希望你们勤于观察,没准儿,你也会有新的发现的。

  五、作业:

  1、写出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顷刻间:1、   2、    3、    4、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春风吹(醒)了青蛙,吹(来)了燕子,吹(开)了菜花。

  “精”(精心)的设计   (精确)的观察  (精妙)的比喻

  (精致)的花篮   (精彩)的节目  (精美)的工艺品

  (精炼)的语言   (精密)的仪器

  “重”(郑重)地宣布   (严重)的问题  (隆重)的典礼

  (慎重)地考虑   (沉重)的负担  (笨重)的机器

  3、课后阅读《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讲的竺可桢的故事。

  板书:      

  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竺可桢 ——————第一朵杏花

  掌握……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